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7.23.48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0)
2023(14090)
2022(11417)
2021(10158)
2020(8243)
2019(18377)
2018(18153)
2017(33700)
2016(18434)
2015(20488)
2014(20175)
2013(19692)
2012(18303)
2011(16845)
2010(17213)
2009(15887)
2008(15424)
2007(13808)
2006(12717)
2005(12042)
作者
(55284)
(45793)
(45775)
(43302)
(29276)
(21999)
(20770)
(17839)
(17807)
(16547)
(15790)
(15602)
(14983)
(14735)
(14521)
(14194)
(13601)
(13480)
(13467)
(13287)
(11593)
(11523)
(11213)
(10754)
(10549)
(10394)
(10387)
(10151)
(9508)
(9200)
学科
(77948)
经济(77854)
管理(47533)
(45982)
(34923)
企业(34923)
中国(28092)
(25233)
地方(23141)
方法(21833)
业经(20049)
(18908)
数学(17610)
数学方法(17309)
农业(17114)
(16983)
(16058)
(14943)
(13709)
金融(13708)
(13615)
银行(13576)
(13231)
(13005)
贸易(12990)
环境(12512)
(12467)
理论(12287)
地方经济(11965)
(11462)
机构
学院(257848)
大学(256054)
(101565)
研究(100248)
经济(98997)
管理(90082)
中国(76505)
理学(75304)
理学院(74268)
管理学(72679)
管理学院(72224)
科学(62810)
(58338)
(52604)
(51019)
(47770)
研究所(47324)
中心(44777)
(43046)
农业(39778)
业大(39757)
(37823)
北京(37385)
师范(37341)
(37038)
财经(36073)
(34109)
(33666)
(32648)
经济学(30461)
基金
项目(167113)
科学(130178)
研究(121960)
基金(117644)
(104763)
国家(103825)
科学基金(86978)
社会(76050)
社会科(71801)
社会科学(71781)
(67035)
基金项目(60789)
(57180)
自然(55535)
教育(55122)
自然科(54159)
自然科学(54143)
自然科学基金(53130)
编号(50205)
资助(47595)
(42149)
成果(41559)
重点(38774)
课题(36717)
(35208)
(34678)
发展(33285)
(32748)
创新(32489)
科研(31544)
期刊
(129914)
经济(129914)
研究(82519)
中国(68109)
(49747)
学报(44046)
科学(41210)
管理(36884)
教育(35626)
(35622)
农业(33984)
大学(32744)
学学(30414)
(26957)
金融(26957)
业经(22870)
技术(22424)
经济研究(20381)
(17929)
财经(17099)
问题(16381)
(14893)
图书(14816)
(12989)
资源(12857)
(12612)
现代(12440)
科技(12405)
世界(12340)
(11964)
共检索到42298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蒋仁开  张冰松  肖宇  薛翠翠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利用规划如何保障和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不仅决定城镇的增长边界,而且也影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2)土地利用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城市发展用地的两难挑战;(3)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还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规划应当主动地服务城镇化发展,统筹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城镇化同步发展的需要,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修改的主体、目标、任务、实施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哲远  
农村城镇化中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考赵哲远一、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认识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探讨集约利用城镇存量土地的方法,能缓减城镇增量土地扩张压力。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土地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土地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城镇土地配置越合理、使用越充分,土地价值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伟元   王庆日   蔡玉梅   贾克敬   王菲菲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周琳  张叶笑  叶子君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近日,由中国土地学会规划分会、国土资源部规划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等单位主办的土地利用规划继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无锡召开。研讨会吸引了100多位来自多家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规划部门的负责同志。代表们围绕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于2007年7月28~3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分会场"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到会研讨代表120余人,收到参会论文68篇,共有26位专家学者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世发  蔡玉梅  念沛豪  庄立  
研究目的:以服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目标,针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作者从模拟与优化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已有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由传统单一数量结构研究向数量、空间协同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基于GIS技术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重耦合空间协同决策模式,是未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模的发展方向,而关于国土空间多尺度转换机理解释是中国构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谢俊奇  赵言文  杨枫  
研究目的:综述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研究领域的进展,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国际土地利用对比研究宜强化应用导向;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和城市规划相融合的趋势;空间体系的研究受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刚性和弹性将统一在过程规划之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趋向于政策导向的方法。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应以空间规划为平台,加强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关小克  李乐  
当前,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涌现,这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后期管理中环境公义设计和管制模式的缺失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态均衡发展。如何维护和提升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精明增长,将是一种极大考验。何为环境公义缺失?环境公义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维持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在这次高规格的土地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来自东中部地区的 18个省、市、区以及 4个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管理厅(局)长,分别做了发言。围绕“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座谈主题,介绍了各地的工作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面临的新形势,畅谈了今后的工作思路与打算。  本期特别策划,从中选发了四个地方的典型发言,分别是江苏省的“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浙江省的“探索土地管理新路子”、上海市的“创新思路,确保双赢”、天津市的“建立‘双储双控’土地管理新机制”。编辑部认为,这些发言既有特色,又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一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晖  
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衡量标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就此,还提出不应将沼泽地划入未利用地,而应将其列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用地,严格加以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晶  
协调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利用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保障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与社会安定,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研究通过治理目标秩序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维化、治理结构网络化的风险治理路径,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问题,拓展公共部门回应社会转型、结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野,为转型期资源利用安全问题的风险治理策略研究提供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