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8)
2023(3387)
2022(2890)
2021(2832)
2020(2560)
2019(5813)
2018(5727)
2017(11053)
2016(6307)
2015(7082)
2014(7182)
2013(7256)
2012(6486)
2011(5767)
2010(6065)
2009(5856)
2008(6221)
2007(5626)
2006(5170)
2005(4830)
作者
(17906)
(14898)
(14500)
(13860)
(9549)
(6875)
(6796)
(5820)
(5753)
(5381)
(5137)
(5070)
(4717)
(4664)
(4660)
(4583)
(4339)
(4332)
(4317)
(4267)
(3629)
(3574)
(3484)
(3385)
(3341)
(3332)
(3312)
(3230)
(2980)
(2822)
学科
管理(27909)
(24048)
(20283)
企业(20283)
(19405)
经济(19383)
(10819)
保险(10727)
(10674)
方法(8766)
(8154)
财务(8133)
财务管理(8109)
土地(7907)
企业财务(7686)
(7529)
中国(7298)
数学(7014)
数学方法(6923)
(6904)
银行(6901)
(6337)
(5414)
(5232)
(4767)
金融(4767)
(4729)
制度(4728)
(4713)
经营(4645)
机构
大学(82803)
学院(81834)
管理(36254)
(29491)
经济(28388)
理学(27777)
中国(27729)
理学院(27441)
管理学(27105)
管理学院(26909)
研究(24876)
(20349)
(19730)
(14885)
科学(14741)
财经(14276)
中心(13492)
(13181)
(12932)
北京(12712)
(12653)
公司(11915)
(11847)
业大(11375)
研究所(10961)
(10902)
财经大学(10685)
农业(10398)
(9636)
(9054)
基金
项目(46735)
科学(36070)
基金(34117)
研究(33282)
(29552)
国家(29313)
科学基金(25415)
社会(20108)
社会科(18927)
社会科学(18917)
基金项目(17797)
自然(17789)
自然科(17312)
自然科学(17308)
(17181)
自然科学基金(16985)
(15336)
资助(14946)
教育(14729)
编号(13853)
成果(11224)
(10431)
重点(9897)
课题(9431)
科研(9176)
(8877)
(8790)
(8738)
大学(8674)
教育部(8664)
期刊
(38031)
经济(38031)
研究(27798)
中国(24788)
(19022)
管理(16330)
(15228)
金融(15228)
科学(11890)
(11180)
学报(10589)
大学(8002)
学学(7401)
技术(7146)
财经(7110)
农业(7074)
财会(6491)
会计(6392)
(5958)
教育(5887)
(5875)
资源(5787)
国土(5215)
现代(5050)
业经(4897)
土地(4839)
通讯(4526)
会通(4502)
图书(4478)
理论(4424)
共检索到14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炜  赵世强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必然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骆东奇  罗光莲  张孝成  田水松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特性分析,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源的五个方面,即土地利用规划的预测性、实施的长期性、决策主观性、土地利用的低可逆性、土地资源的系统性,描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的主要表征:诱发泥石流或其发生频率增加、水土流失加剧、人居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气候异常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燕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者,也是体现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最直接载体,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实施管理方式,影响着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施策理念。上海市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获批以来,土地管理面临的资源环境紧约束、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压力大、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上海市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将推进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优化用地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燕  
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者,也是体现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最直接载体,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实施管理方式,影响着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施策理念。上海市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获批以来,土地管理面临的资源环境紧约束、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压力大、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上海市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将推进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优化用地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张雨榴  夏方舟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利用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发挥土地利用规划配置土地要素的关键基础和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的核心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优化土地供应的数量、空间和时序结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研究结果:在系统论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协调、有序和系统三个视角出发,从数量角度提高土地利用供求的匹配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从空间角度统筹各类横向规划布局和各级主体纵向行政尺度,从时序角度协调规划的机动弹性、细节空间和地类动态变更机制。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张雨榴  夏方舟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利用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发挥土地利用规划配置土地要素的关键基础和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的核心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优化土地供应的数量、空间和时序结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研究结果:在系统论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协调、有序和系统三个视角出发,从数量角度提高土地利用供求的匹配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从空间角度统筹各类横向规划布局和各级主体纵向行政尺度,从时序角度协调规划的机动弹性、细节空间和地类动态变更机制。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协调的系统观、有序的系统观和动态的系统观,着重对土地利用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时序关系进行调整,形成功能协调、层次有序和动态反馈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升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谢俊奇  杜官印  纪文燕  
研究目的:建立适合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评宜采用规划导向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程序上主要采取与规划过程并行的方式,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体系相适应,选择相应的模式。研究结论:评价对象的差异决定了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的方法有所不同,宜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出发,使评价的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寒峰  杨涛  杨明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规划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规划模式,指出交通系统不仅要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还要引导城市的发展。分别从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发展、差别化分区和交通战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的方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素娟  陈为峰  胡金叶  许广永  陈龙亮  赵娜  
为了解未来15 a土地利用长期规划对湿地变化的影响,明确建设用地扩张对湿地的威胁,揭示湿地丧失的潜在风险,制定积极的湿地保护策略,根据山东省垦利县2005年TM影像和2005—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规划期间建设用地扩展对区域湿地的侵占威胁,并对湿地退缩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现状湿地面积为107 497.80 hm2,占全区总面积的46.32%,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②根据现有规划,到202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将增长542.50 hm2;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中,约29.54%是由湿地转换而来,湿地被建设用地扩展侵占比较严重;③规划期内,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关小克  李乐  
当前,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涌现,这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后期管理中环境公义设计和管制模式的缺失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态均衡发展。如何维护和提升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精明增长,将是一种极大考验。何为环境公义缺失?环境公义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维持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昌品  
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为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这门学科成为大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程序的重要实践平台。由王万茂与韩桐魁合著的《土地利用规划学》一书,对高校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帮助。该书紧密结合了土地利用规划学国内外前沿科研成果,系统地阐述了该学科的基本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卉  王群  
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不确定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弹性-滚动-监测"模式,并系统阐述该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实施保障机制,以缓解和减轻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