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8)
- 2023(11123)
- 2022(10099)
- 2021(9637)
- 2020(8126)
- 2019(19265)
- 2018(19325)
- 2017(37918)
- 2016(20712)
- 2015(23425)
- 2014(23560)
- 2013(23254)
- 2012(21032)
- 2011(18952)
- 2010(19095)
- 2009(17250)
- 2008(16683)
- 2007(14141)
- 2006(12329)
- 2005(10665)
- 学科
- 济(82499)
- 经济(82412)
- 管理(58113)
- 业(54165)
- 企(45957)
- 企业(45957)
- 方法(41219)
- 数学(36141)
- 数学方法(35440)
- 农(20460)
- 学(20109)
- 中国(19670)
- 财(18569)
- 业经(17093)
- 地方(15924)
- 理论(15432)
- 农业(13653)
- 和(13465)
- 贸(13065)
- 贸易(13057)
- 制(12776)
- 易(12660)
- 技术(12546)
- 环境(12523)
- 务(12110)
- 财务(12033)
- 财务管理(12014)
- 划(11378)
- 企业财务(11356)
- 教育(10712)
- 机构
- 大学(288764)
- 学院(287133)
- 管理(117595)
- 济(107631)
- 经济(105044)
- 理学(102734)
- 理学院(101586)
- 管理学(99368)
- 管理学院(98875)
- 研究(93587)
- 中国(68117)
- 京(62626)
- 科学(60966)
- 财(47180)
- 所(47142)
- 农(46704)
- 业大(45492)
- 研究所(43242)
- 中心(42248)
- 江(40830)
- 北京(39573)
- 财经(38600)
- 范(38458)
- 师范(38109)
- 农业(36747)
- 经(35092)
- 院(34555)
- 州(33500)
- 技术(31413)
- 经济学(30812)
- 基金
- 项目(201908)
- 科学(157926)
- 研究(145485)
- 基金(145237)
- 家(127073)
- 国家(126044)
- 科学基金(108390)
- 社会(88376)
- 社会科(83693)
- 社会科学(83666)
- 省(79693)
- 基金项目(77432)
- 自然(73383)
- 自然科(71683)
- 自然科学(71669)
- 自然科学基金(70292)
- 教育(67836)
- 划(67698)
- 资助(61275)
- 编号(60476)
- 成果(48057)
- 重点(45028)
- 部(43847)
- 发(42115)
- 创(41772)
- 课题(41476)
- 创新(38829)
- 科研(38806)
- 大学(37631)
- 教育部(37232)
- 期刊
- 济(113854)
- 经济(113854)
- 研究(81150)
- 中国(55193)
- 学报(46166)
- 科学(43271)
- 管理(42311)
- 农(41687)
- 教育(34982)
- 大学(34364)
- 财(34254)
- 学学(32111)
- 农业(29560)
- 技术(26867)
- 融(19214)
- 金融(19214)
- 业经(19117)
- 经济研究(17738)
- 财经(17308)
- 图书(17038)
- 业(15313)
- 问题(14691)
- 科技(14644)
- 经(14615)
- 资源(14165)
- 技术经济(14078)
- 理论(13948)
- 统计(13377)
- 版(13040)
- 现代(12957)
共检索到407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世发 蔡玉梅 念沛豪 庄立
研究目的:以服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目标,针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作者从模拟与优化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已有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由传统单一数量结构研究向数量、空间协同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基于GIS技术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重耦合空间协同决策模式,是未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模的发展方向,而关于国土空间多尺度转换机理解释是中国构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优化 模拟 国土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谢俊奇 赵言文 杨枫
研究目的:综述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研究领域的进展,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国际土地利用对比研究宜强化应用导向;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和城市规划相融合的趋势;空间体系的研究受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刚性和弹性将统一在过程规划之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趋向于政策导向的方法。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应以空间规划为平台,加强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江龙 赵小敏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中几种常用人口预测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服务。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利用人口历史统计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分时段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观察值比较,得出预测误差的大小,通过预测误差大小的分析比较,总结了各种预测模型的特性与适用条件。研究结论:一元线性回归法适用于数据直线趋势较明显的预测;历史数据较少时,可用指数平滑和移动平均数法;数据情况复杂时可采用GM(1,1)模型法;自然增长率等资料准确可靠时可采用人口自然增长法或马尔萨斯法;宋健模型法用于短期预测的精度较高;土地规划中人口预测应多种预测方法综合运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周琳 张叶笑 叶子君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研究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产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提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建设重点问题及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规划学经历了关注全域农地合理利用、以加强耕地保护为关键、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3个演进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评价技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推动由"土地用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伟元 王庆日 蔡玉梅 贾克敬 王菲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
土地利用规划是协调社会经济活动中各方利益冲突、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手段,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同行政级别之间、土地发展权与公共利益这三对关系的协调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协调各方利益的主要体现。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对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协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不同行政级别之间、土地发展权与公共利益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关系协调 国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华 张勃
国际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及响应,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成为必然。由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论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的一些相关问题: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尺度依赖性;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数据问题;③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位置与数量。回顾了已有的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①基于行为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②经验统计模型;③最优化模型;④混合/综合模型;⑤动力模拟模型。最后总结了现有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模型 模拟 尺度依赖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贾冰 李升峰 贾克敬 徐小黎
研究目的:评述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和深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理论意义等研究已比较透彻;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清楚,但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等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实际操作性有待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可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要加强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环评 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蔡玉梅,董祚继,邓红蒂,杨枫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土地利用评价和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不同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90年代以来FAO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提出不同阶段下FAO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5个趋势:规划重点由协调土地用途的冲突为主走向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并重:规划内容由适宜性评价为主体走向持续性评价和制度安排并重:规划过程由自上而下为主走向上下结合:持续重视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不断发展为规划服务的土地利用决策工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于2007年7月28~30日在古都西安举行。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分会场"创新土地利用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到会研讨代表120余人,收到参会论文68篇,共有26位专家学者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摆万奇 赵士洞
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主要模型,重点介绍了植被模型和引入社会驱动力的LUCC模型,并归纳出LUCC模型的以下发展趋势:①新一代的LUCC模型应该能够模拟LUCC的主要社会经济和自然驱动力,包括从LUCC到驱动力和全球变化的主要反馈关系;②具有明确的空间关系,能够以适当的空间分辨率,比较好地预测长期的(50~100a)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及有关的生物物理参数,如植被特征、资源的积聚和退化等;③能够更好地认识LUCC与其主要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在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动态和后果;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对政策、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市场变化等社会变量的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理论演变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炜 赵世强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必然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风险管理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