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9)
- 2023(10664)
- 2022(9044)
- 2021(8103)
- 2020(6611)
- 2019(15190)
- 2018(14779)
- 2017(28752)
- 2016(15476)
- 2015(17477)
- 2014(17647)
- 2013(17811)
- 2012(16979)
- 2011(15748)
- 2010(15935)
- 2009(14772)
- 2008(14427)
- 2007(12943)
- 2006(11681)
- 2005(10754)
- 学科
- 济(83429)
- 经济(83368)
- 管理(42456)
- 业(41520)
- 方法(34622)
- 企(31739)
- 企业(31739)
- 数学(30812)
- 数学方法(30465)
- 地方(24474)
- 中国(22828)
- 农(20445)
- 业经(16524)
- 学(16370)
- 财(15278)
- 农业(14532)
- 地方经济(14083)
- 环境(13057)
- 贸(12668)
- 贸易(12653)
- 发(12640)
- 融(12548)
- 金融(12547)
- 易(12114)
- 银(12038)
- 银行(12020)
- 制(12019)
- 行(11625)
- 技术(11355)
- 和(11190)
- 机构
- 学院(232122)
- 大学(231341)
- 济(97692)
- 经济(95638)
- 管理(89002)
- 研究(83903)
- 理学(75618)
- 理学院(74705)
- 管理学(73377)
- 管理学院(72965)
- 中国(64957)
- 科学(52192)
- 京(51516)
- 财(43676)
- 所(43068)
- 农(40524)
- 研究所(38959)
- 中心(38732)
- 江(36548)
- 业大(34640)
- 财经(34529)
- 北京(33066)
- 范(32154)
- 师范(31820)
- 农业(31692)
- 经(31328)
- 院(31128)
- 经济学(30073)
- 州(29467)
- 经济学院(27101)
- 基金
- 项目(154489)
- 科学(122506)
- 研究(111633)
- 基金(111390)
- 家(97636)
- 国家(96858)
- 科学基金(82976)
- 社会(71691)
- 社会科(68256)
- 社会科学(68237)
- 省(61387)
- 基金项目(58232)
- 自然(53032)
- 划(51933)
- 自然科(51756)
- 自然科学(51746)
- 自然科学基金(50777)
- 教育(50584)
- 资助(46724)
- 编号(44252)
- 发(38889)
- 成果(35597)
- 重点(35528)
- 部(33933)
- 课题(32098)
- 创(31417)
- 发展(31148)
- 展(30628)
- 国家社会(29960)
- 创新(29513)
- 期刊
- 济(112168)
- 经济(112168)
- 研究(68839)
- 中国(52524)
- 农(36631)
- 学报(35670)
- 科学(34530)
- 管理(33181)
- 财(31477)
- 大学(26845)
- 农业(25612)
- 学学(25177)
- 教育(24698)
- 融(23739)
- 金融(23739)
- 技术(22194)
- 业经(19193)
- 经济研究(17712)
- 财经(17040)
- 问题(14913)
- 经(14686)
- 统计(13915)
- 资源(13703)
- 业(13654)
- 技术经济(12960)
- 策(12728)
- 决策(11512)
- 图书(11368)
- 贸(11353)
- 商业(11139)
共检索到359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寒冰 金晓斌 吴可 韩博 孙瑞 姜国栋 周寅康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著。显著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湘宏 马姝玮
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编制科学性差、调整频繁、实施保障措施贫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做好规划协调工作、维护规划严肃性等建议,并指出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尤其要重视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军岩 于格 于潇萌
胶州湾以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与自然属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的优越条件,但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也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条件。研究胶州湾地区1980年~2000年近2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区域未来发展有较强现实意义。研究表明:①1980年~199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绝对数量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绝对数量增加,耕地主要向城乡建设用地和牧草地等转换;1995年~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少量增加,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都在减少,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多;②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文言 张雷 刘慧 谢辉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满足"自然可能、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等原则,因此,根据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理,构建了以流域整体开发为指导思想、以流域土地利用空间重组为手段的流域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晖
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衡量标准、土地利用规划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作用机制以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就此,还提出不应将沼泽地划入未利用地,而应将其列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用地,严格加以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秀彬 王卫
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的土地,以其处于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核心位置,成为生态环境各要素的联结纽带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又以其用途的多功能性联系着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强化土地管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无疑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利用自然资源与良好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银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佑启
影响农民土地利用活动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中国、比利时政府间合作项目“中国不同气候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在试验基地县北京市房山区所选取的100个农户调查结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土地利用行为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昕 高彦淳
本论文基于旅游本质特征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力进行了再认识。从社会和经济利益群体协调角度,采取德尔非方法构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可持续发展力 指标 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朝旗 金晓斌 周寅康
将主成分分析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应用于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首先,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视角构建了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协调性评价体系;其次,提出主成分TOPSIS法的研究思路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广东省龙门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县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程度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同时经济承载能力是其首要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刚 郭丰恺
文章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阐述了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以四川省的统计数据为例,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及组合优化度相关,同时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发展支柱产业、调整经济结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DEA 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求实 沈红
本文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区域社会大系统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长白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郝性中
滇西北地区是云南地势和纬度最高的区域 ,土地资源以山地高原为主 ;陡坡地多 ,平地少 ;高寒层土地多 ,低热层土地少 ;垂直分异明显 ,水平分异突出 ;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近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陡坡垦殖和轮歇种植日趋严重 ,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使人口—土地—环境矛盾日趋突出 ,导致贫困人口较多 ,部分人口失去生存条件。本区面临生物资源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应从人口—土地—环境互养共生角度出发 ,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 ;因地制宜 ,调整用地结构 ;加强基础建设 ,改善土地开发条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土地集...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开发利用 持续发展 滇西北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宇 范英 魏一鸣
本文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途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区域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大,并逐步进入减速发展阶段,各地区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强,最终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 可持续发展 聚类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