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1)
2023(5882)
2022(5030)
2021(4332)
2020(3642)
2019(8298)
2018(8203)
2017(15715)
2016(8368)
2015(9414)
2014(9629)
2013(9769)
2012(9292)
2011(8787)
2010(9171)
2009(8723)
2008(8265)
2007(7476)
2006(7042)
2005(6471)
作者
(27369)
(22981)
(22948)
(21926)
(14488)
(11215)
(10371)
(9146)
(8822)
(8255)
(8171)
(7684)
(7537)
(7335)
(7258)
(7034)
(6634)
(6607)
(6552)
(6411)
(5948)
(5701)
(5476)
(5310)
(5269)
(5128)
(5007)
(4925)
(4794)
(4452)
学科
(65183)
经济(65137)
管理(24383)
方法(20389)
数学(18034)
数学方法(17762)
(17422)
地方(17063)
(14944)
(14061)
企业(14061)
地方经济(12365)
环境(12174)
中国(10562)
(10126)
业经(10037)
经济学(9966)
土地(8543)
资源(8179)
(7949)
(7834)
生态(7785)
(7671)
农业(7122)
(6845)
(6546)
问题(6125)
(6009)
金融(6009)
(5809)
机构
学院(134869)
大学(134707)
(65302)
经济(64027)
研究(52132)
管理(50109)
理学(42219)
理学院(41686)
管理学(40861)
管理学院(40631)
中国(39392)
科学(32312)
(29537)
(27482)
(26341)
研究所(24974)
中心(22809)
(22654)
财经(21048)
经济学(20959)
(20823)
业大(20204)
北京(19009)
(18901)
(18836)
经济学院(18391)
农业(17501)
科学院(17309)
(17169)
师范(17056)
基金
项目(86803)
科学(68025)
基金(62858)
研究(60863)
(55358)
国家(54997)
科学基金(46488)
社会(40641)
社会科(38645)
社会科学(38628)
(34038)
基金项目(32642)
自然(29243)
自然科(28385)
自然科学(28378)
(28230)
自然科学基金(27801)
资助(26525)
教育(25771)
编号(22763)
(20279)
重点(19918)
(18644)
成果(17895)
国家社会(17374)
(16495)
课题(16455)
发展(16343)
(16097)
科研(16077)
期刊
(81916)
经济(81916)
研究(41496)
中国(28279)
科学(20419)
学报(20398)
(20113)
(19822)
管理(18583)
大学(14920)
学学(14400)
农业(13887)
经济研究(13229)
技术(12358)
财经(11144)
业经(10912)
统计(10789)
问题(10142)
(9962)
金融(9962)
(9755)
资源(9740)
技术经济(9402)
(9240)
决策(8734)
(7213)
教育(7198)
世界(6768)
经济问题(6678)
(6426)
共检索到21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坚  
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评价方法许坚一、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对土地的利用需要从诸多方面进行论证与分析,并通过论证与分析确定该项利用的意义与价值,选择最优的或满意的方案。这一过程称为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原理是在对土地利用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忠国  高军  
从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特性入手 ,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探讨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珠  张琳  叶晓雯  张燕  
在TOPSIS方法下,充分考虑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结合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构造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2010年的农用地综合效益、建设用地综合效益、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①我国土地利用效益偏低,2010年全国平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值仅约0.28;②我国土地利用"成本投入—效益产出"比过高;③我国地域差异显著,农用地综合效益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建设用地综合效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高效益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昌朝  
用来评价经济效益的方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历史考察法。它是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报表、文献资料,对一个时期的部门、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经济效益的水平。2.差额计算法。它是以绝对量形式(但必须是价值量形式)评价经济效益水平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模式有:(1)以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或产出与投入的差额表示;(2)以年度节约额表示,这是苏联常用的对两种方案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3)以可能收入与可能支出的差额表示;(4)以项目整个寿命期中的资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即净现值)表示;(5)以净效益表示,即总收益减去总费用,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宝山  马海霞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新疆的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并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结合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从城市建设和农业开发等两个角度,提出了新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瓦利  谢德体  
以三峡库区开县为例,根据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对研究区内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优化后景观破碎化程度显著降低,景观比例变化巨大,优势嵌块体被经济林地替代,有林地重新恢复为景观基质,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降低,优势度显著增大,人为干扰活动显著增大,且由不合理变得合理化。这种变化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①有林地重新恢复为开县景观的基质,森林覆盖率显著增加,将由目前的22.55%增至66.29%,净增2倍,同时,陡坡耕地全部消失,水土流失规模和强度将得到有效控制,现有不少嵌块体的逆向演替将不复存在,使整个景观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发展。②由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将更充分,系统生产潜力亦得到较大发挥,经济效益相应地大幅度提高。尤其经济林地成为优势嵌块体,将使经济林产品总产量净增15.1倍产值净增11.2倍,整个开县大农业总产值可望突破18亿元,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产值将比1992年净增加1.96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子生  刘彦随  贺一梅  陶文星  许婧婧  
实施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战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最佳切入点之一。在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原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分级系统及定量的划分标准,以推进山区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云南省为实例,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该省县域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评定了全省126个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等级。结果表明,云南省目前土地利用生态友好度(DEF)平均值只有48.01,属"不友好"级。全省约2/3的县目前在土地利用生态友好性上表现为"不友好"和"很不友好"级,其中1/5以上的县份表现为"很不友好"。尤其以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杰  
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四川省土地利用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测算了各指标权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了土地利用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益的高低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的阶段类型。研究表明,四川省目前土地利用经济产出效益略滞后于土地利用经济投入效益,仅自贡市的土地利用经济产出超前于经济投入;四川省土地利用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益空间格局均呈显著的不均衡性,高值区集中于以成都为核心的小范围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四川省南部、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的西部和以广元—巴中为中心的东北端;四川省土地利用经济投入与产出效益处于拮抗耦合与中度失调发展阶段类型,耦合度格局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但高值耦合区并不排除存在虚假耦合现象;协调发展度高值区分布于以成都为核心,覆盖其毗邻的绵阳、德阳和南充等不规则圈层区域,低值区集中在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四川省西部范围区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光宏  马艳  
城郊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的协调耦合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城市扩展的合理性。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对1998—2011年武汉市远城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进行测算,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动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武汉市远城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增长趋势,但后者增速较缓且有波动性。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演化曲线来看,武汉市远城区土地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近年来耦合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武汉市未来远城区土地利用效益可能进入极限发展阶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章伟  陈凤桂  张虹鸥  陈莉  
利用文献资料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广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空间分异,探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程度,为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功能调整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空间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偏低。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珠江三角洲外围城市则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滞后型。广东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与社会经济效益逆向发展的态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红梅  刘卫东  刘会平  林育欣  刘勇  
研究目的:定量研究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动态耦合规律,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演化分为3个阶段。土地利用效益在1984—1990年,处于持续、稳定、最佳协调状态。1991—1996年,处于耦合变化状态,即从最佳协调状态向不甚协调发展。1997—2005年有所下降。宁波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变化近似于对数曲线。1984—1987年,耦合度从-16.17°快速增加到44.71,°从低级共生到协调发展。1988—2005年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耦合度缓慢增长,接近90°。目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涛  史培军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论文旨在通过回顾1980年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土地政策改革过程,分析中国城市土地政策改革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从土地产权制度和地租、地价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政策改革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工具变量法对政策变化进行量化,并将其与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土地政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和0.879。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洋  侯淑婧  宗科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山东近五年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旨在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下一步提高山东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翁礼馨  
加强经济效益统计,不仅要求合理制订各个领域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而且需要完善统计评价方法。本文拟就经济效益统计评价的若干方法上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友敬  
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是很多的,据不完全统计,仅研究开发的评价方法就有数百种之多,其中许多方法都可用来评价经济效益。根据我国现有的计划水平、统计水平和管理水平,可用来评价经济效益的方法,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历史考察法。它是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统计报表、文献资料,对一个时期(或一个历史阶段)的部门、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经济效益的水平。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指标或指标组的计算,反映基期与报告期、报告期与历史发展平均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