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9)
- 2023(10722)
- 2022(9598)
- 2021(9145)
- 2020(7730)
- 2019(17914)
- 2018(17899)
- 2017(34911)
- 2016(19066)
- 2015(21382)
- 2014(21543)
- 2013(21264)
- 2012(19258)
- 2011(17359)
- 2010(17211)
- 2009(15829)
- 2008(15264)
- 2007(13119)
- 2006(11360)
- 2005(9895)
- 学科
- 济(73876)
- 经济(73801)
- 管理(54617)
- 业(52281)
- 企(42212)
- 企业(42212)
- 方法(36114)
- 数学(31455)
- 数学方法(31072)
- 中国(19401)
- 农(19223)
- 学(18846)
- 财(17945)
- 业经(15692)
- 地方(15121)
- 环境(15034)
- 和(12979)
- 制(12972)
- 农业(12836)
- 理论(12787)
- 银(11976)
- 务(11962)
- 银行(11940)
- 财务(11901)
- 财务管理(11875)
- 贸(11622)
- 贸易(11617)
- 划(11360)
- 易(11261)
- 技术(11260)
- 机构
- 大学(266660)
- 学院(264538)
- 管理(110611)
- 济(99373)
- 经济(97000)
- 理学(95685)
- 理学院(94631)
- 管理学(92967)
- 管理学院(92519)
- 研究(85853)
- 中国(66387)
- 京(57695)
- 科学(56275)
- 财(45959)
- 农(43312)
- 所(42981)
- 业大(42142)
- 中心(39644)
- 研究所(39614)
- 江(37463)
- 财经(37354)
- 北京(36573)
- 范(34631)
- 师范(34345)
- 农业(34024)
- 经(33989)
- 院(31778)
- 州(30983)
- 经济学(28242)
- 财经大学(27987)
- 基金
- 项目(188176)
- 科学(147051)
- 研究(135984)
- 基金(135719)
- 家(118325)
- 国家(117371)
- 科学基金(100855)
- 社会(83977)
- 社会科(79429)
- 社会科学(79404)
- 省(73712)
- 基金项目(73191)
- 自然(67414)
- 自然科(65725)
- 自然科学(65710)
- 自然科学基金(64477)
- 划(62449)
- 教育(61257)
- 资助(56163)
- 编号(55973)
- 成果(44136)
- 重点(41610)
- 部(40834)
- 发(39067)
- 创(38495)
- 课题(37794)
- 科研(36218)
- 创新(35901)
- 大学(34488)
- 教育部(34485)
- 期刊
- 济(105405)
- 经济(105405)
- 研究(75683)
- 中国(49465)
- 学报(42567)
- 科学(39988)
- 农(38349)
- 管理(37154)
- 财(32892)
- 大学(31424)
- 学学(29588)
- 农业(27197)
- 教育(26652)
- 融(23375)
- 金融(23375)
- 技术(22029)
- 业经(17638)
- 财经(16674)
- 经济研究(15215)
- 图书(14796)
- 资源(14517)
- 理论(13973)
- 经(13905)
- 业(13853)
- 科技(13733)
- 问题(13464)
- 实践(13161)
- 践(13161)
- 技术经济(12846)
- 版(11949)
共检索到375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洁 摆万奇 田国行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生态系统在土地利用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评价。在梳理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评价模型、生态风险空间表达和不确定性分析三个方面,总结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方法的进展,阐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管理在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不统一;(2)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3)生态风险管理环节研究薄弱。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1)关注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2)重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中的作用;(3)加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管理研究;(4)建立并完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的数据管理平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刚 晏涵
在收集国内外研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土地生态学、环境地质学、生态足迹模型、土地覆被及其变化等视角,对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研究综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雯熹 邹金浪 吴群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就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影响机制等问题达成共识。该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研究发现:目前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效率的评价及其影响机制2个方面;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完善了效率的理论体系,但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意义具有一定局限性;土地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更加丰富,但实证研究较多,缺乏理论机制的阐述;未来的研究需要完善城市尤其是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体系,重点考虑土地市场化改革、供给侧改革与土地利用效率的联系,促进经济转型中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黄贤金 姚丽 赵雲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对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尺度上,主要关注宏观空间尺度对微观空间尺度的关注较少;(2)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效率评价和驱动机制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不足;(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DEA方法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不足。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进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黄贤金 姚丽 赵雲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对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尺度上,主要关注宏观空间尺度对微观空间尺度的关注较少;(2)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效率评价和驱动机制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不足;(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DEA方法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不足。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婉晶 揣小伟 黄贤金 郭怀成
研究目的:全面回顾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梳理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内涵的界定、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价方法选择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建立综合、系统、高效、动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管理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评价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规划评价 土地利用 规划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究,并拓展评价研究成果应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功能性 评价研究 进展 展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郝晋珉 孙丕苓 刘超 郑伟然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可为协调土地科学、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概念和分类体系尚未达成共识,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基于行政单元的中宏观尺度研究较多,微观单元落地化研究较少,评价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成果应用不足。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理论体系研究,构建多分类、多层次、多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的特定功能研究成果,加强微观尺度研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功能性 评价研究 进展 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龙 王金叶 郑文俊 滕明君 罗楠
基于桂林市区1986和2006年TM影像,提取2个时相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构建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系统采样和普通克吕格插值,编制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定量评价桂林市区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年间,桂林市区生态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高及较高生态风险区范围不断扩大,较低和中生态风险区域持续减少;生态风险的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高风险区由零散分布趋向于集中连片分布的格局特点;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布的区域以低生态风险和较低生态风险为主,耕地以中生态风险为主,建设用地以较高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为主,其中林地的生态风险等级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市区环境管理和生态风险决策提供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空间分析 桂林市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鹏 李加林 史小丽 王丽佳 刘瑞清
基于1990~2015年浙江省6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对不同时期的浙江省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耕地大量减少而建设用地剧增;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主要为耕地、林地、水域向建设用地转移;其中以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2)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中生态风险区是区域的主导类型,较高、高生态风险区向外扩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杭州湾附近,沿海区域,杭州西南部、衢州和金华三市接壤区域。低等级生态风险区分布在相邻高等级生态风险区的周围,大致成圈层状向外扩散;(3)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转换差异较大。生态风险转移主要是由低向高等级转换,且其生态风险等级年均转换速率呈上升趋势,生态风险转换主要发生在城市、沿海区域如杭州湾附近、温州、台州沿海等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4)浙江省各地级市生态风险值时空分异较大。各市生态风险值主要呈上升趋势,宁波市生态风险变化最大,衢州市变化最小。空间分布上,杭州市生态风险值最高,远大于其他地级市,舟山市生态风险值最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源 黄成敏
以乐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应用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RRM),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规划执行期间,全市生态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上却具有不平衡性,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会出现波动甚至恶化;作物种植、交通运输和人口负荷是规划生态风险的3个最主要来源;而林地和牧草地在所有生境类型中所受到的生态压力最大;对于生态风险结果,主要表现为区域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在功能与结构上的损害。研究结果能够为乐山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成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具有开展区域生态风险防控与管理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张红 尹京苑
研究目的:分析太原市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时空特点和结构演变,选取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方法: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耕地、草地、城镇用地三种土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是太原市15年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耕地减少80.66 km2,草地减少43.64 km2,建设用地增加107.73 km2。研究结论: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增大,同时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使得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明显增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李耀川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收缩这一新现象逐渐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空间中呈现,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转型的挑战之一。在简要梳理城市收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为主线,重点关注收缩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模拟及其政策、空置土地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变动和经济发展维度,对由此引发的土地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关注较少。(2)土地利用模拟在分析和预测收缩情境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上具有较大价值,但不同模型适用于不同研究情景,复合模型将具有更好的解释力。(3)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诉求,绿色空间存储制度是促进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4)城市收缩产生的空置土地为发展生态系统服务提供了空间,应发展适用于我国城市收缩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模式"甚至"减量模式"的背景下,应加大对城市收缩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维度的研究,要积极借鉴并整合资源科学、地理学、生态学、管理科学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并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城市收缩研究的方法创新和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明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土地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这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也是经济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前提。针对国际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几个前沿领域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及持续土地利用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和项目 ,本文对以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佑志 尹占娥 殷杰 张华 张书娟
基于上海市1987年和2007年的Landsat-TM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得2个时相遥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编制上海区域生态风险等级图。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上海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农田面积大幅减少;对半变异函数曲线中块金值、基台值和块金基台比3个主要参数的分析,表明上海市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相关距离在逐年增加;1987年和2007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分别在0.15~0.31和0.12~0.32之间,该指数从市中心向郊区呈圈层状递减,且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在大幅扩大;通过缓冲区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风险 上海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