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4)
2023(9267)
2022(8171)
2021(7627)
2020(6698)
2019(15793)
2018(15795)
2017(30238)
2016(16963)
2015(19530)
2014(19924)
2013(19523)
2012(18574)
2011(16793)
2010(17074)
2009(15693)
2008(15617)
2007(14078)
2006(12112)
2005(10819)
作者
(51002)
(42852)
(42495)
(40612)
(26965)
(20626)
(19692)
(16897)
(16252)
(15294)
(14565)
(14480)
(13820)
(13365)
(13365)
(13358)
(13306)
(12425)
(12416)
(12339)
(10742)
(10682)
(10401)
(9892)
(9692)
(9645)
(9507)
(9436)
(8802)
(8698)
学科
(68692)
经济(68618)
管理(42514)
(38485)
(28783)
企业(28783)
方法(28707)
数学(25439)
数学方法(25161)
(21184)
地方(19467)
(17503)
中国(17356)
(16447)
农业(13870)
(13835)
业经(12810)
(11947)
贸易(11941)
(11441)
(10597)
理论(10387)
环境(10377)
土地(10374)
(10147)
(9623)
(9618)
金融(9615)
银行(9584)
地方经济(9401)
机构
大学(237902)
学院(237862)
(90636)
经济(88228)
管理(86477)
研究(85381)
理学(73183)
理学院(72160)
管理学(70669)
管理学院(70219)
中国(64591)
科学(56059)
(54820)
(49223)
(44940)
(41782)
研究所(40961)
中心(40626)
业大(40622)
农业(38991)
(38527)
北京(34902)
(33800)
师范(33433)
财经(32535)
(31245)
(30537)
(29231)
(28621)
技术(27320)
基金
项目(158694)
科学(121592)
研究(114321)
基金(110719)
(98019)
国家(97181)
科学基金(80750)
社会(68301)
社会科(64343)
社会科学(64318)
(63344)
基金项目(59623)
(54670)
自然(53366)
教育(52284)
自然科(51926)
自然科学(51906)
自然科学基金(50917)
编号(48355)
资助(45141)
成果(39837)
重点(36183)
(35177)
课题(34440)
(34135)
(31869)
计划(30621)
科研(30496)
创新(29907)
大学(28841)
期刊
(104264)
经济(104264)
研究(68263)
中国(54462)
(44434)
学报(42656)
科学(37853)
(33812)
大学(30641)
农业(29770)
学学(28572)
教育(28019)
管理(27990)
技术(20819)
(19850)
金融(19850)
业经(17715)
(16483)
经济研究(15531)
财经(15317)
问题(14844)
资源(14295)
图书(13480)
(13189)
(13144)
科技(11026)
(11016)
理论(11010)
技术经济(10927)
业大(10808)
共检索到363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丁扬  安萍莉  张凤荣  姜广辉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灿  汤惠君  王枫  张凤荣  
为深入探索城镇化空间推进的过程及其特征,利用顺义区1992、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率指数,并运用900m×900m网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定量、定位分析。研究发现:1)耕地在研究期间减少突出,减少幅度达24.26%,建设用地和林地增加幅度明显,分别上升了15.34%和11.37%;其他土地、水域和林地的动态度相对突出,分别为5.82%,4.16%和2.78%;林地在空间上新增和减少的规模变化最为明显,空间分析模型显示为20.52%;相对于整个研究区而言,耕地和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大全  林坚  梁进社  赵俊  
象任何一种决策一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存在与现实情况的不符之处。因此,在开展新一轮规划修编时前有必要对上一轮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为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和参考。基于《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评价》研究时收集的相关资料,借助ARCGIS9.0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GIS的技术和方法,在分析和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识别规划执行最关心的三种类型:符合规划地块、超出规划地块和规划未实施地块,并将三种类型的地块定位和定量地绘制在规划执行情况评价图上。作为一种探索,作者设计了一套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评价的GIS技术路线和方法。本方法具有简便、操作性强,可进行常规性或经常性的规划执行情况监测等特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伟  张凤荣  陈曦炜  
论文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中村庄迁并工作的公众参与方法、结果和结论。首先,运用自助法(Bootstrap)抽取了北京市海淀北部地区15个村的150家农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让农民参与到土地利用规划中村庄迁并方案的制定之中。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了农村村民的基本情况、居住现状,村民对土地利用规划中村庄迁并模式、房屋拆迁安置方式的看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①64.67%的农民对于目前的居住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有12.00%;②38.90%的农民表示愿意居住楼房,而不愿意居住楼房的农民比例则达到61.10%;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年龄的降低、收入的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孔祥斌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问题,为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提出在北京市这种特殊人地矛盾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和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北京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是保持耕地生产能力的平衡,耕地可以纳入城市系统,成为北京市的绿色隔离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荣第  
本文通过大城市鞍山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论述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客观性、必要性,及其规划的任务、原则、内容、成果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琼  吴斌  欧名豪  欧维新  郭杰  
研究目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辨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基础上,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探寻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策略。研究方法:标准化访谈,李克特量表法。研究结果:就一般地级市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涉及17个利益相关者,按照影响力和利益性属性可以分为4种类型,其中市级政府、省市级层面的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地方行政主管官员等9个主体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建立上下级政府和部门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加强督查力度、完善官员考核机制以及加强规划信息公开等,可以促进冲突的化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为探讨平谷区在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分级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地形信息,对平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在各地形因子分级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平谷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园地和林地为主,1993—2008年的15年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和交通用地面积明显增加;2)平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分级差异明显。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转化主要发生在0~300m高程带和小于15°的坡度带,林地与草地的互转主要发生在高程300~800m、坡度大于8°的阳坡与半阳坡;园地与草地的转化主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礼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新疆为例于礼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概况新疆辖有13个地(州),3个自治区辖市,13个地州辖市,71个县。自1988年2月至1997年10月,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9年零8个月,共完成县(市)规划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章成  杨娟  任国业  
为了给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经验,使新一轮规划更接近实际发展状况及更具可操作性,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轮土地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游仙区上轮规划实施综合评分为77.7,等级一般。效果指标得98分,规划实施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生态退耕和结构调整致人均粮食有所降低;执行性指标得57.4分,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力度不足致完成性指标得分54.9分;限制性上限指标全部超标,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超过指标2倍以上;实施后期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调整,限制性下限指标勉强达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阳,周生路,李春华,周寅康,彭补拙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区、农村的过渡地带,在土地利用方面具有特殊性,也存在许多矛盾。本文联系鹿城区实际对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内容要点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城市边缘区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红波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以雨花区为例,客观分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郊结合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思路,希望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平谷区1993—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①1993—2008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大幅度增加;②坡度、高程及地形位对平谷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有着重要影响。③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低地形位区间,草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地形位区间,林地、未利用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高地形位区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琴  郝晋珉  张富刚  杨君  
随着“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规划理念逐步融入我国规划体系,人们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提高。本文即从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策,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旭  李晓兵  符娜  李超  
战略环境评价以其高层次和直接性的特点,被运用到政策和计划、规划的评价上。战略环境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上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展,本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引入到战略环境评价中来,使其作为评价方法对北京市1996年~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战略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规划期内增加了23.90×108元,规划起到了增加生态效益的效果。然而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规划期间内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则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力度滞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为缓解生态系统人均服务价值下降的趋势,则需要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而2006年的土地利用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