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6)
- 2023(12282)
- 2022(10727)
- 2021(10150)
- 2020(8415)
- 2019(19194)
- 2018(19047)
- 2017(37037)
- 2016(19934)
- 2015(22420)
- 2014(21963)
- 2013(21436)
- 2012(19574)
- 2011(17486)
- 2010(17260)
- 2009(15709)
- 2008(14962)
- 2007(12774)
- 2006(10941)
- 2005(9246)
- 学科
- 济(75632)
- 经济(75551)
- 管理(59899)
- 业(56477)
- 企(48186)
- 企业(48186)
- 方法(34253)
- 数学(29133)
- 数学方法(28790)
- 农(20021)
- 中国(19660)
- 学(19309)
- 财(18542)
- 业经(17609)
- 技术(17133)
- 地方(15168)
- 理论(13586)
- 农业(13467)
- 制(13071)
- 贸(12945)
- 贸易(12937)
- 和(12802)
- 易(12547)
- 环境(12512)
- 务(11869)
- 财务(11810)
- 财务管理(11791)
- 技术管理(11668)
- 企业财务(11151)
- 银(11125)
- 机构
- 大学(274840)
- 学院(273087)
- 管理(112694)
- 济(104771)
- 经济(102429)
- 理学(98461)
- 理学院(97323)
- 管理学(95725)
- 管理学院(95218)
- 研究(90186)
- 中国(66132)
- 京(58845)
- 科学(57942)
- 财(46291)
- 所(44614)
- 农(43179)
- 业大(42301)
- 研究所(41158)
- 中心(40812)
- 江(38266)
- 财经(37993)
- 范(36874)
- 北京(36761)
- 师范(36573)
- 经(34714)
- 农业(33978)
- 院(33553)
- 州(31648)
- 经济学(30726)
- 师范大学(29787)
- 基金
- 项目(196203)
- 科学(154817)
- 研究(143771)
- 基金(142391)
- 家(124520)
- 国家(123487)
- 科学基金(106423)
- 社会(89800)
- 社会科(85003)
- 社会科学(84981)
- 基金项目(76649)
- 省(76397)
- 自然(70074)
- 自然科(68425)
- 自然科学(68411)
- 自然科学基金(67163)
- 教育(64725)
- 划(64667)
- 编号(58940)
- 资助(56848)
- 成果(46551)
- 重点(43642)
- 创(42731)
- 部(42685)
- 发(41619)
- 创新(39896)
- 课题(39702)
- 科研(37364)
- 国家社会(36567)
- 教育部(36430)
- 期刊
- 济(110823)
- 经济(110823)
- 研究(77648)
- 中国(51553)
- 学报(43636)
- 科学(41740)
- 管理(40417)
- 农(38692)
- 财(33560)
- 大学(32512)
- 教育(30961)
- 学学(30403)
- 农业(27324)
- 技术(22826)
- 融(19847)
- 金融(19847)
- 业经(19238)
- 财经(17478)
- 经济研究(17412)
- 图书(16180)
- 科技(15174)
- 经(14872)
- 问题(14249)
- 业(13961)
- 资源(13890)
- 理论(13526)
- 技术经济(13140)
- 实践(12610)
- 践(12610)
- 现代(12555)
共检索到385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许豫东,邵阳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发展理念作用等;提出了规制、对策的经济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三个人文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命题。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景璟 韩正彪
文章分析了人文地理学与情报学正在发生的学科交叉课题,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修复进程的情报需求、网络空间概念的形成、人类地理空间活动的信息化特征和跨越地理限制的知识服务新特征等。研究表明,这两个学科存在学科交叉的必然性需求,并且需要探讨学科交叉背景下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情报学 信息化 交叉学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利亚 常斌 周相广
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与过程,它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在一定地域上又受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强烈影响,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同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优点、原理及方法,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实例,采用Idrisi的CA-MARKOV模块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得出河西走廊地区1995年到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与一般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GIS方法和统计方法相比,地理元胞自动机具有快速、准确、实时性强的特点;与动态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蒋兴 李志刚 闫小培 周素红
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因子、人口因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因子;应用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等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土地利用变化 人文因素 深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浮 陈刚 包浩生 彭补拙
利用多期遥感影像 ,对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再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叠加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 ,分析马山区11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 :1988~1998年之间农业景观为主的农田、林地显著减少 ,城镇沿公路迅速向外扩张 ,旅游度假区沿湖岸不断扩大且呈集中化趋势。这一变化趋势的驱动力是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外资大量涌入、城镇人口增长和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秀兰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 ,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 ,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人口与土地利用动态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立了人口与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定量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阶段人口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与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 ,同时也可用于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 ,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长 赵玲玲 袁绍晚
该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为试验研究区 ,以 1 995年、1 997年的广州市海珠区土地利用图和 1 999年海珠区遥感影像图作为信息源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GIS)空间分析工具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预测土地利用的未来动向。着重在GIS上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分析 ,通过对一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并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及土地管理部门等提出合理性、科学性建议 ,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静爱 赖彦斌 徐伟 陈婧
基于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20世纪50年代以来5个时期的县域人口数据,筛选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10、50、100、200、400和800人等特征值,编制了5期人口密度图,分析了区域人口密度时空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关系。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人口密度与耕地比例、城镇用地比例、牧草地比例、林地比例显著相关;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可以近似反演相应时期的耕地比例和格局,为人口驱动力的定量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洁玫 任彧 陈杰
中共中央提出的"五化"发展战略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鹤壁市作为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同时又处于河南省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之列,肩负着保证粮食安全和实现中部崛起的双重重担,基于"五化"视角对鹤壁市过去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使用包括RS和GIS在内的"信息化"手段,运用ENVI、ARc GIS及FRAGStAtS软件方法,对鹤壁市建设用地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耕地基于"农业现代化"、对林地基于"绿色化"进行具体分析。主要结论有:工业化与城镇化下,鹤壁市建设用地实现了扩张与集聚,城市建设向"一核双星"模式发展;农业现代化下,耕地资源丰富且变化日益趋向集中连片,但近...
关键词:
五化 鹤壁市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汉儒 付梅臣
为分析并解释不同人文因素对于土地类型变化的影响,本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CCA)研究了2002-2009年间南京市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大量减少并向建设用地转变,与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收入有较强的正相关;草地和耕地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并且两种地类之间存在相互转变的过程。CCA分析法阐释了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对主要经济因素的响应,不同的用地类型受到的影响大小和方向有所差异,丰富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典型相关分析法 南京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崔飞飞 吕立刚 王静
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2008年4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三生"(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借助ArcGIS和社会学网路分析软件(UcInet),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模型等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苏南地区1985~2008年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985年以来苏南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的大量减少、生态用地的略有增加和生活用地的显著增加;其中,农业生产用地、水域生态用地、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四种地类空间转化明显;农业生产用地为主要转出者,城镇生活用地、农村生活用地为最主要的转入者。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银贵 周伟 程烨 许宁 郝银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综合叙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20多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方向,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土地变化科学研究。土地变化科学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是驱动力因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的交叉性,已从数量模拟研究转向空间模拟研究,从单方法模拟研究转向多种方法结合的模拟研究,从生物物理驱动力的建模方式转向生物物理驱动力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相结合的建模方式。未来的土地变化研究要加强精度的要求,促进土地变化科学的发展,同时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参46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伟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宏观尺度、微观尺度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与方法等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在今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应当加强对不同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问题的综合研究,促进研究所涉及相关理论的综合及模型的集成。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宏观尺度 微观尺度 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玉华,刘彦随,周应华
随着区域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机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主导驱动力的观点已得到共识,但其驱动机制及其驱动力的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和实地调研,揭示了90年代以来温州市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土地利用转化的关键性人文因素主要是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这三种驱动力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主导传导机制。为此国家在实施区域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更加关注主导人文驱动力在具体区域环境下的重要程度及其结合过程。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换 人文驱动力 温州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彬
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变化构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土地特性自身的变化、土地使用者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及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 ,构成土地利用变化解释的理论框架。从土地特性考察 ,多宜性和限制性是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结果 ,总是趋向于使土地的多宜性降低和功能类型减少。竞租曲线、转移边际点以及打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条件分析 ,是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土地利用 -环境效应 -体制响应”反馈环的作用机制 ,构成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模型 ,目前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和地租理论为基础。多视角的探索可能是土地利用变化机理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理论建设 机理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