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3)
2023(14760)
2022(13188)
2021(12519)
2020(10772)
2019(25162)
2018(25212)
2017(49038)
2016(27331)
2015(31256)
2014(31631)
2013(31264)
2012(29411)
2011(26561)
2010(26843)
2009(24841)
2008(24916)
2007(22223)
2006(19244)
2005(16864)
作者
(83110)
(69520)
(69060)
(66001)
(44127)
(33603)
(31555)
(27410)
(26306)
(24931)
(23883)
(23567)
(22087)
(21996)
(21624)
(21522)
(21492)
(20516)
(19974)
(19920)
(17546)
(17176)
(17037)
(15809)
(15660)
(15656)
(15437)
(15372)
(14140)
(14020)
学科
(110829)
经济(110704)
管理(75061)
(71078)
(58428)
企业(58428)
方法(54501)
数学(47357)
数学方法(46655)
(29527)
(29199)
(26794)
中国(26555)
业经(22352)
地方(21873)
(19853)
贸易(19846)
农业(19517)
(19192)
理论(18840)
(18802)
(17773)
(17109)
财务(17026)
财务管理(16981)
环境(16595)
企业财务(15993)
技术(15575)
(15498)
银行(15425)
机构
大学(401945)
学院(397891)
管理(153272)
(150299)
经济(146660)
研究(135114)
理学(132707)
理学院(131066)
管理学(128264)
管理学院(127556)
中国(99334)
科学(89998)
(87525)
(72889)
(71287)
(68027)
研究所(65467)
业大(65241)
中心(61445)
(59296)
农业(57960)
北京(55195)
财经(55115)
(54692)
师范(54143)
(49794)
(48720)
(48083)
经济学(44426)
师范大学(43758)
基金
项目(270527)
科学(209659)
基金(194075)
研究(191251)
(171315)
国家(169948)
科学基金(143395)
社会(116087)
社会科(109776)
社会科学(109741)
(106087)
基金项目(103832)
自然(96901)
自然科(94581)
自然科学(94550)
自然科学基金(92797)
(90509)
教育(88335)
资助(81441)
编号(78565)
成果(64491)
重点(60998)
(58966)
(56744)
课题(54548)
(54459)
科研(52542)
计划(51280)
创新(50941)
大学(49763)
期刊
(163853)
经济(163853)
研究(111190)
中国(74754)
学报(71459)
(65579)
科学(63958)
管理(52780)
大学(52005)
(51611)
学学(48870)
农业(45334)
教育(43574)
技术(34223)
(29594)
金融(29594)
业经(26415)
财经(26029)
经济研究(24921)
(23518)
图书(22909)
(22105)
问题(21975)
(20759)
技术经济(19907)
资源(19642)
科技(19151)
理论(18989)
统计(18835)
业大(18476)
共检索到574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会义,何书金,张明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尤其是空间变化研究 ,离不开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数据基础主要是矢量格式的土地利用图件和遥感解译制图成果 ;模型基础包括 GIS的时空数据模型、属性数据模型和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原理模型 ;而数据处理过程则涉及GIS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编辑功能、空间分析功能、数据库操作功能、空间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图形显示功能等。本文结合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实例分析 ,从上述三方面详细阐述了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仕龙  李壁成  于强  
论文借助PRA,结合实地测量和GIS,以宁夏南部山区的上黄村为例对小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重建和恢复了其25年来各时期的土地利用过程,绘制了上黄试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图,并对其土地利用的数量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从数量上看,耕地和林地变化最为显著,年变化率分别达到了8.0%和9.2%;从空间分布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耕地向林地、草地及园地转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佑启,PeterH.Verburg,徐斌  
通过 GIS建模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的变化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着重对耕地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 ,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自然与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并且区分不同的规模尺度与不同的区域类型 ,将对提高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的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为  张凤荣  姜广辉  
本文利用 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 1 993年和 2 0 0 1年的土地利用现状 ,揭示了海淀区 1 993年~ 2 0 0 1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速度、方向、分布特征和乡镇间的差异。研究表明 :8年来海淀区土地利用年均变化率为 2 .1 % ,其中以牧草地、林地和耕地变化速度最快 ,其年变化率分别为 61 .5 %、 2 1 .5 %、 - 5 .6%。可见 ,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李秀彬  
该文利用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河北南部平原 1 985年和 2 0 0 0年土地利用现状 ,揭示了河北南部平原 1 985年~ 2 0 0 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 ,明确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方向、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差异 ,阐明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 ,河北南部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主 ,二者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 80 %和 1 4% ,而耕地中以旱地为主 ,占耕地的 99%以上。 1 985年~ 2 0 0 0年期间 ,由于气候干旱、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发展 ,水田和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大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鲁光,聂晓红,刘恩峰  
利用 1986年和 2 0 0 0年两个时相的航空影像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解译 ,通过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对矢量化的解译成果进行空间分析与查询统计。研究表明 :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圈层和扇形结构特征。自内而外可分为三个圈层 ,但与西方圈层模式相比 ,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圈层功能以居住和商业金融服务为主 ,且居住用地比重偏大 ;中间圈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比较均衡 ,随时间变化较平稳 ;外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明显 ,工业用地比重较大。各圈层又可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城市功能的扇形地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金萍  汤庆新  张保华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庆华,刘高焕,陆洲,龚争辉,Marco  
本文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体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单元 ,即“图谱单元”,它是记录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 ,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 ,并提出了研究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图谱的概念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吕钢  陈佑启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路云阁,许月卿,蔡运龙  
根据贵州省平坝县克酬流域1973年MSS影像数据,1989、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信息获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方向,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流域土地利用以农田和灌草用地为主,1973-2000年林地和灌草地减少,农田、水域、村镇、交通用地增加,林地转化为灌草、灌草转化为农田及农田转化为村镇居民点和公路用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海拔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有密切关系。1973-2000年农田、林地和灌草分布的海拔高程和坡度均呈增加趋势,这和上述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规律相一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刘斌,周全斌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分析了不同生态背景下的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的空间分布。具体表现为对不同温度带、不同降雨带、不同高程带上的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总体上我国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寒温带以下、降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秀兰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 ,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 ,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人口与土地利用动态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立了人口与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定量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阶段人口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与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 ,同时也可用于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 ,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盛和  何书金  
论文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涵义出发,细分出未变化部分、转移部分和新增部分等3种空间类型,并据此对现有测算土地利用变化速率的数量分析和动态度模型进行了评析,提出了修正后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旨在更为精细和准确地测算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以北京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作为案例,对3种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分析测算模型由于细分并同时考虑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移及新增过程,能更为准确地测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与速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祥征  刘彦随  赵涛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三期Landsat TM图像的解译成果,分析了安康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格局。研究表明,近15年来,安康市土地利用转移量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之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转移趋势不明显。三个时段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量差异比较明显。1985-1995年。耕地变化以转人为主,其中由草地转入的比重最大,占耕地总转人量的96.02%。1995-2000年,耕地以大量转出为主,共有1 503.21 hm2的耕地转为其它用地,其中转向林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田光进  张增祥  王长有  刘斌  魏成阶  
利用1986、1996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得到海口市1986~1996和1996~2000年土地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海口市的土地变化规律表现为耕地、林地、滩涂及未利用地转化为城镇、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通过分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口市林地、水体等自然景观随着人类的干扰,分维度降低;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分维数降低;城镇扩大,斑块数量减小,用地趋于集中;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增加,用地趋于分散,复杂度增加。海口市土地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城镇面积的扩大,其次是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建设用地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用地扩大,海口市土地结构表现为利用程度逐渐深化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