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1)
- 2023(11629)
- 2022(9746)
- 2021(8573)
- 2020(7119)
- 2019(15788)
- 2018(15429)
- 2017(29696)
- 2016(15647)
- 2015(17168)
- 2014(16921)
- 2013(16962)
- 2012(15611)
- 2011(14349)
- 2010(14566)
- 2009(13722)
- 2008(12897)
- 2007(11381)
- 2006(10333)
- 2005(9107)
- 学科
- 济(85133)
- 经济(84970)
- 管理(45959)
- 业(41314)
- 企(31452)
- 企业(31452)
- 方法(29801)
- 数学(24617)
- 数学方法(24453)
- 学(20554)
- 地方(19579)
- 中国(18706)
- 农(18690)
- 业经(17643)
- 环境(15554)
- 财(15209)
- 地方经济(12944)
- 农业(12701)
- 和(12673)
- 制(12368)
- 贸(12362)
- 贸易(12356)
- 易(11962)
- 经济学(10705)
- 理论(10355)
- 发(10179)
- 划(10139)
- 资源(9742)
- 融(9578)
- 金融(9577)
- 机构
- 大学(233727)
- 学院(232468)
- 济(103155)
- 经济(101158)
- 管理(87776)
- 研究(85547)
- 理学(75929)
- 理学院(74995)
- 管理学(73787)
- 管理学院(73386)
- 中国(63020)
- 科学(54695)
- 京(49736)
- 农(45863)
- 所(44426)
- 财(42736)
- 研究所(40875)
- 业大(39044)
- 中心(38114)
- 农业(35990)
- 财经(34800)
- 江(34548)
- 经济学(32430)
- 经(31582)
- 北京(30942)
- 院(30660)
- 范(29723)
- 师范(29327)
- 经济学院(28969)
- 科学院(27688)
- 基金
- 项目(162171)
- 科学(127063)
- 基金(119444)
- 研究(110768)
- 家(107474)
- 国家(106619)
- 科学基金(90054)
- 社会(75912)
- 社会科(70980)
- 社会科学(70954)
- 基金项目(63842)
- 省(62665)
- 自然(58784)
- 自然科(57323)
- 自然科学(57306)
- 自然科学基金(56297)
- 划(53114)
- 教育(47772)
- 资助(47017)
- 编号(41925)
- 重点(37053)
- 发(36031)
- 部(34599)
- 创(33286)
- 成果(32314)
- 国家社会(32250)
- 科研(31251)
- 创新(31250)
- 计划(31097)
- 教育部(28915)
- 期刊
- 济(118775)
- 经济(118775)
- 研究(64384)
- 中国(46426)
- 学报(44065)
- 农(40346)
- 科学(39344)
- 财(32148)
- 大学(32013)
- 管理(31070)
- 学学(30566)
- 农业(27104)
- 经济研究(20249)
- 业经(18283)
- 财经(17836)
- 融(17476)
- 金融(17476)
- 技术(17313)
- 经(15569)
- 问题(15257)
- 业(14072)
- 教育(13929)
- 资源(13591)
- 图书(12974)
- 技术经济(12216)
- 版(11986)
- 贸(11442)
- 业大(11267)
- 商业(11092)
- 科技(11074)
共检索到34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成胜 朱鹤健 吕晞 刘耀彬
应用谢高地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1995~2005年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和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人口数、GDP和城市化水平三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①1995年以来福建省耕地、林地、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而园地、建设用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由于前者大于后者,因而导致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降低;②福建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总人口数、GDP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压力和负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一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延琼 章家恩 李韵 李逸勉
在对谢高地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分析了1996-2008年广东省农用地变化所引起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影响农用地变化的总人口、GDP、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间,尽管园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但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林地为主,其次为农田,林地和农田面积减小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且林地和农田减小量大于园地和水域的增加量,从而使全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3年间降低了23.11×108元;②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闪闪 赵言文
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和农业科技进步是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政治经济政策的制约、市场经济的引导,也是不可忽略的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奇 师学义 黄勤 张琛 马桦薇
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晋城市2001-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系数修正,对晋城市10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趋势,其余用地呈减少趋势;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108.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春花 王克林 陈洪松 张明阳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状况波动频繁,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可以为该区正在进行的生态重建提供依据。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在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洞庭湖区生态资产划分为7类,利用洞庭湖区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点,前10年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亏损,后10年生态价值回升并有所提高,表明湖区生态建设出现一定成效;②虽然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湖区生态系统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湿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洞庭湖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程飞 杨朝现 梁永莉 侯俊国 付凯 邵丽亚
选取西南丘陵山区重庆市荣昌县为研究区,以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的影响,以客观刻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等主要驱动因素影响,区域人类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的改变,致使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了3 387.16hm2、建设用地和林园地分别增加了3 634.40hm2和11 447.64hm2;②受生态退耕还林等主导因素的作用,研究期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增了19 264.09万元,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呈现正效应,除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食物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忆楠 李志军 王东 陈源泉
为评价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采用当量因子法分析2010—2016年该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价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灵丘县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增加163.91 hm~2,增加最多;草地减少137.92 hm~2,减少量最大; 2)灵丘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30亿元以上,7年间生态价值总体有稍微下降趋势,共减少667.02万元,水域生态价值减少幅度最大,减少384.24万元;3)耕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相关,水域、林地、园地、草地及未利用地呈正相关。总体上,灵丘县土地利用未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但也不能忽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进一步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保护生态用地,积极探索基于生态保护的生态资产运营模式和机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树清 李方 国志兴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在获取松嫩平原三期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成因及其所引起的生态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松嫩平原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耕地、城镇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在增加。该地区总生态价值从1986年的34 926.10×106美元减少到2000年的31 744.54×106美元,减少率为9.11%,净损失值为3 181.56×106美元。1995-2000年的5年时间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对生态价值变化的空间区域分析表明,黑龙江省部分生态价值损失不大,而吉林省部分,特别是吉林西部环境脆弱带生态价值损失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王秀红 张红旗 杨阳
本文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85年~2008年间,新疆伊犁河谷新垦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利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思路,分析了20多年来,新垦区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上的变化。结论如下:①1985年~2008年间,研究区耕地不断增加,但草地有退化为盐碱地或沙地的倾向;②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6.19%。在新垦区今后的农业开发中,一方面,应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防止过度开发引起的草场沙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土壤侵蚀加重及农田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另一方面,应通过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盛晓雯 曹银贵 周伟 成陆 张辉
[目的]文章旨在研究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差异,为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强度的敏感性。[结果](1)2000~2015年期间,北京市以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天津市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河北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4 498.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 655.65亿元,2015年下降到4 547.64亿元,其中,天津市、唐山市、沧州市和廊坊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7.16%、15.8%、7.62%和14.73%;(3)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小,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目前土地利用的变化。[结论]应该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后建 王学雷 宁龙梅 芦云峰
分析了1996~2001年武汉市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并计算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计算,结果发现:①在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在减少,其中耕地减少最多,达12.32×103hm2,林地、湿地和建设用地在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为11.70×103hm2;②ESV由1996年的457.74×107元减少到2001年的456.14×107元,5年减少1.61×107元;③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的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在增加,气候调节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顿耀龙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带来了地表结构的巨大变化,而且对生态系统服务也造成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综述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归纳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动态评估方法和时空动态评估模型的研究、强化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生态学机制研究和注重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结果的集成应用研究等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孟雪源 陈刚 郑志元
【目的】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用地结构转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对编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调整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参考价值。【方法】利用安徽省太湖县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建立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在600 m×600 m格网尺度下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定量,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聚集特征与冷热点分异规律。【结果】(1)2000—2020年太湖县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速度总体缓慢,建设用地增长了1.43%,耕地减少了1.00%,草地、林地、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建设用地逐年增加;(2)土地利用综合变化指数高于0,全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构正处于成长期;(3)20 a来,太湖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水域和林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贡献率最高;(4)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呈正相关,以低-低聚集区和高-高聚集区为主,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集聚的相关度也随之增加。从冷热点分布状况看,太湖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在总体上呈现“中热北冷,南部冷热分异明显”的分布特征。【结论】太湖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需要关注水体面积保护与南部建设用地扩张两者的土地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加强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的提升。图4表7参31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民侠 乌日汗 郑怀兵 闫德民
通过对无锡市1999~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核算。结果表明:1999~2012年无锡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数量锐减,林地稳步增加,水域面积明显减少;无锡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40.55亿元减少到2012年的38.17亿元,减少5.86%,主要是由耕地和水域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所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以河流和湖泊为主,占总价值的65%以上。因此,无锡市应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重点保护河湖生态系统,严格保护现有耕地,维护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确保城市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无锡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文甫 周介铭 杨存建 赵景峰 罗怀良
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对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价值变率模型,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对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省土地利用以林地和牧草地为主,1996~2006年耕地、未利用土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园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1996~2006年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6年的7 214.588×108元上升到2006年的7 305.018×108元,增加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