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2)
2023(14279)
2022(12307)
2021(11555)
2020(9546)
2019(22249)
2018(21990)
2017(42671)
2016(22851)
2015(25824)
2014(25914)
2013(26011)
2012(24222)
2011(22139)
2010(22000)
2009(20383)
2008(19487)
2007(16743)
2006(14962)
2005(13490)
作者
(67375)
(56144)
(55531)
(53298)
(35938)
(26844)
(25163)
(22094)
(21380)
(19798)
(19363)
(18945)
(17835)
(17796)
(17310)
(17278)
(16548)
(16033)
(16003)
(15838)
(13914)
(13786)
(13389)
(12668)
(12604)
(12459)
(12248)
(12019)
(11248)
(10931)
学科
(115205)
经济(115096)
管理(61812)
(56232)
方法(44950)
(44350)
企业(44350)
数学(39639)
数学方法(39308)
中国(30104)
(25637)
地方(25189)
(24818)
(21342)
业经(21223)
(18871)
贸易(18860)
(18269)
农业(17561)
环境(16850)
(16697)
(15828)
地方经济(15036)
理论(14244)
(14051)
金融(14050)
(13923)
银行(13874)
(13694)
(13342)
机构
大学(337133)
学院(332413)
(147003)
经济(144082)
管理(130060)
研究(122395)
理学(112295)
理学院(110947)
管理学(109254)
管理学院(108652)
中国(91009)
科学(74027)
(73566)
(62396)
(61948)
研究所(56681)
中心(52989)
(52546)
财经(50731)
业大(48249)
北京(47175)
(46614)
(46344)
经济学(45881)
(44473)
(43879)
师范(43533)
农业(41149)
经济学院(41123)
财经大学(37778)
基金
项目(226997)
科学(178917)
基金(167313)
研究(164297)
(146606)
国家(145502)
科学基金(124177)
社会(106205)
社会科(100738)
社会科学(100710)
基金项目(88803)
(84310)
自然(80049)
自然科(78165)
自然科学(78150)
自然科学基金(76725)
教育(73028)
(72416)
资助(69023)
编号(64867)
成果(52313)
(51002)
重点(50829)
(49373)
(45913)
国家社会(44750)
课题(44562)
教育部(43563)
创新(43072)
科研(42927)
期刊
(163709)
经济(163709)
研究(104250)
中国(62687)
学报(51856)
科学(50071)
管理(47635)
(47623)
(44758)
大学(38718)
学学(36566)
农业(33406)
教育(29785)
经济研究(27245)
技术(26926)
(26704)
金融(26704)
财经(25371)
业经(23100)
问题(22652)
(21881)
技术经济(17469)
(17400)
(17388)
资源(16946)
世界(16859)
图书(16341)
理论(15587)
现代(15414)
国际(15355)
共检索到495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王伟凯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期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绝对值以大于1为主,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弹性系数总体小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彬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此,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选择关键环境要素指标,对中国39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除氮氧化物浓度外,其余污染物与收入确实存在倒"U"型曲线现象,说明在未来可预测的年份里,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氮氧化物将成为城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除氮氧化物浓度外,中国城市其余污染物的倒"U"曲线转折点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环境保护政策是慰平中国城市环境兹涅茨曲线的有效办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红星  
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88-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平稳性检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集约度与城市经济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经济规模对土地集约度的弹性系数为正值,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而不必过度依赖土地要素的投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曲福田  诸培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急剧膨胀,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其关系分析判断及其规律的把握成为制定和实施土地资源保护与控制、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与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得出我国每增加1单位二三产业产值、建设用地供给呈现不断减少的基本判断。然后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构建了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与二三产业产值关系的计量模型,并通过中国1989-2006年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我国城镇建设及工矿用地量与二三产业产值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其二,我国边际城镇建设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华福  王海港  
本文区别于经济增长趋同理论,从水平视角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主要基于收入分布视角从流动性方法上分析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不同年份的变动情况,并探寻影响流动性因素。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2012年和2015年两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分析城市人均GDP的位置流动、水平流动性及分解,建立多项式Logit模型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处于较低的流动性,固化严重,但流动性质量较好;其次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流动性更多的是来于净增长,东北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出现位置互换,实际净增长很小;最后市场化指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都增加城市经济增长位置变动的活跃程度,高校数量的作用则相反;中部和东北部比东部更能使城市经济增长向下流动,使城市人均GDP增加值变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辉  
基于Bootstrap-DEA方法,测算2010年全国622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土地效率均值仅为0.371,整体偏低,内涵挖潜空间较大;土地利用效率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规模递减效应,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利用效率越低;"土地招商"和"卖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废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垄断,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功能,盘活存量土地,是破除城市化面临的土地约束的现实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国辉  李湛  
研究目的:研究各种基础设施在关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探讨关中小城市土地利用的前景。研究方法:计量检验。研究结论:充分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但是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搜集关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检验发现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道路建设对关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有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关中特殊的水资源约束下,自来水供给水平的提升却对经济增长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是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保证,本文的检验结果对于关中小城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有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剑武  吴立潮  
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能促进城市经济功能发挥及用地效益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复合系统理论,以长株潭城市群1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引入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经济功能互相作为投入产出指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4个时间段(1986年,1995年,2002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协调度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功能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经济功能总体上协调,在4个研究时段的协调度依次分别为:1.682438,1.570161,1.291063,2.93262。协调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成升魁  丁贤忠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8,人均耕地、草场和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颖  乐立  张文磊  胡琪娟  
[目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法]以贵州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都匀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两个系统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 2009—2016年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协调度等级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初级协调状态;协调发展类型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变为土地利用滞后型。[结论]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总体协调发展度水平仍旧较低,且土地利用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都匀市今后发展,建议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对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同时注重耕地保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忆邵  厉双燕  
快速城市化时期土地问题日趋显要。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澄清了一些认识误区,得出了“房地产价格高涨未必导致房地产资源的高度利用”、“郊区化并未带来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多中心城市模式未必能够有效降低房地产价格”等结论,以裨益于城市的理性增长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及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伟  周生路  吴绍华  
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精明增长与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精明增长的背景、城市精明增长的内涵、城市精明增长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城市精明增长研究概况进行了论述,从精明土地利用与规划、精明土地集约利用、精明土地优化配置、精明土地利用策略四个方面对精明土地利用研究概况进行了分析,并简要讨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迎春  佟连军  尹君  
在城市用地增长管理中,单一考虑土地利用面积数量的变化,忽略用地强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获取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信息,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指数,从地类变更和集约度变化两个方面,对1994~2002年石家庄市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面积扩展和强度增加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可以补偿单一指标认识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的不足,集约度增长指数较好地综合了两个方面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期间耕地仍是城市用地增长的重要来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也成为满足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城市用地扩展并辅以集约程度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组织整体上呈集约化圈层式向外扩散,城市土地利用趋向合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中心区更多向空间立体维度发展,其他区则以内部填充、外延扩展和城市更新等方式实现城市用地增长;在类型上,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空间区位差异性,中心区继续强化城市中心职能,以商业金融业用地等"强"城市属性地类变化为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冀  严汉平  刘世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交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城市化的推进,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失衡,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使用附加人力资本和土地出让的四要素CES生产技术模型构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面板趋同方程,考察了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质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子腾  严金明  高峰  
研究目的:探索柳州市在低碳循环经济导向下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方法。研究方法:通过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中的脱钩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定量分析2003~2012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2003~2012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碳排放未实现脱钩,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变化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建议:通过建立低碳循环经济导向下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式来加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为柳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