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6)
- 2023(9149)
- 2022(8354)
- 2021(7957)
- 2020(6655)
- 2019(15615)
- 2018(15645)
- 2017(30629)
- 2016(16720)
- 2015(18796)
- 2014(18889)
- 2013(18774)
- 2012(17092)
- 2011(15344)
- 2010(15087)
- 2009(13600)
- 2008(12981)
- 2007(10822)
- 2006(9439)
- 2005(7999)
- 学科
- 济(65510)
- 经济(65441)
- 管理(47446)
- 业(44162)
- 企(37093)
- 企业(37093)
- 方法(31864)
- 数学(27701)
- 数学方法(27364)
- 学(16804)
- 农(16694)
- 财(15513)
- 中国(15443)
- 业经(13725)
- 地方(13303)
- 农业(11202)
- 和(11071)
- 理论(10927)
- 环境(10671)
- 贸(10549)
- 贸易(10544)
- 技术(10221)
- 易(10215)
- 务(10108)
- 制(10053)
- 财务(10049)
- 财务管理(10035)
- 企业财务(9521)
- 划(9335)
- 土地(9211)
- 机构
- 大学(233250)
- 学院(230553)
- 管理(96714)
- 济(86476)
- 理学(84607)
- 经济(84371)
- 理学院(83661)
- 管理学(82216)
- 管理学院(81818)
- 研究(75449)
- 中国(54394)
- 京(50654)
- 科学(49278)
- 财(37741)
- 农(37598)
- 所(37501)
- 业大(37264)
- 研究所(34559)
- 中心(34071)
- 江(32017)
- 北京(31852)
- 财经(31181)
- 范(30801)
- 师范(30537)
- 农业(29683)
- 经(28434)
- 院(28217)
- 州(26479)
- 师范大学(24872)
- 经济学(24519)
- 基金
- 项目(166299)
- 科学(130210)
- 基金(120477)
- 研究(120313)
- 家(105208)
- 国家(104367)
- 科学基金(89760)
- 社会(73799)
- 社会科(69866)
- 社会科学(69845)
- 基金项目(65329)
- 省(64762)
- 自然(60413)
- 自然科(58945)
- 自然科学(58933)
- 自然科学基金(57811)
- 划(55288)
- 教育(54553)
- 编号(49813)
- 资助(49607)
- 成果(39278)
- 重点(36573)
- 部(36279)
- 发(34596)
- 创(34282)
- 课题(33458)
- 科研(32004)
- 创新(31911)
- 大学(30808)
- 教育部(30717)
共检索到323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叶笑 冯广京
研究目的:重新审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和实践,引入动态规划理念,使动态规划理论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方法:借助时空锥理论、人地权籍时空系统理论,探讨动态规划的机理问题。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时空系统的综合性、过程性和多元性带来了纵向时间上和横向空间上的不确定性;(2)在保持土地利用规划原则性和框架性不动的前提下,应增加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弹性;(3)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是一种过程性和发展性规划,然而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并没有反映土地利用规划的这种本质。研究结论:(1)时空锥理论论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晋民 段瑞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陆张维 吴次芳 岳文泽
研究目的: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配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论: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动态分配的思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价,动态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增强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的合理性,有助于发挥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区域配置效率,激励地方政府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区域土地利用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建设用地指标 动态分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苏俊 张继 夏永秋
在建立和求解多目标可持续土地利用动态规划模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处理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其详细步骤为:在分析区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通过现状分析设置土地利用类型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多目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得pareto解集;最后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对规划期内各时间段的pareto解集进行模糊动态优选,以最大优属度判定原则确定出最优决策序列。自贡市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解决多目标协调问题,并通过提供多方案选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侠 王嘉陵 彭补拙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 ,是城市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 ,设计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规划管理系统 ,包括动态监测子系统、预警子系统和决策子系统三部分。系统的建立围绕边缘区土地的增值特点和土地利用动态更替规律 ,通过对边缘区土地质量和地价的动态评价 ,模拟边缘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更替趋势 ,在此基础上 ,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对边缘区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分析和调整 ,并据此提出管理措施。作为一个循环反馈的运行机制 ,系统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为调节的终结 ,以保证规划的合理调整和实施可能 ,从而...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 动态规划管理系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昌品
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为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这门学科成为大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程序的重要实践平台。由王万茂与韩桐魁合著的《土地利用规划学》一书,对高校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帮助。该书紧密结合了土地利用规划学国内外前沿科研成果,系统地阐述了该学科的基本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向东 刘卫东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简称规划)涌现出很多理论流派,充分理解和掌握代表性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流变,对于开展规划研究和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代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期有助于促进对现代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按时间顺序将现代规划理论演变分为4个阶段,阐述了每一阶段不同规划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实践影响,具体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的"物质形态规划论"、"马克思主义规划论",60年代的"综合理性规划论"、"渐进规划论"、"人本主义规划论"、"自由主义规划论",70-8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规划论"和"新自由主义规划论",以及90年代以来的"沟通规划论"、"可持续规划论"、"新制度主义规划论"和"公共政策规划论"等。这些理论派别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相互之间存在着或创新、或继承、或反叛、或补充的复杂关系。最后指出,现代规划理论深受多学科知识和规划实践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并伴随产生了丰富的文献成果;尽管中国学者在现代规划理论构建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与欧美学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理论演变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伟元 李宪文 刘康
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只有短短十几年时间,无论是规划理念还是规划工作制度都还不够成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做才能使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更加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虽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不无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晓炜 赵世强
研究目的: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在特点分析,指出土地利用规划风险存在必然性和多样性。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科学程序,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风险管理 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佳
在美国,土地利用的第一步是综合规划方案。综合规划是制定城市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准则和空间策略,为城市的各分区和系统的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性框架。综合规划通常既包含以文字阐明的政策也包含图籍。综合规划的正文一般阐述所采取的土地利用政策,图籍则标明应当在何处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活动。综合规划的程序合理的规划程序在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红蒂 李宏 王恒 汪延彬 李莉 魏菁华
研究目的:以规划评估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以往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情况,提出土地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为中国土地规划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提供思路及参考。研究方法:资料比较与归纳。研究结果:分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评估制度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结合需求、围绕目标,提出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研究结论:(1)在《土地管理法》修订及《土地利用规划条例》制定中,应对土地利用规划评估制度的目的、时限、主体、程序予以明确;(2)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完善创新,应扎实开展规划评估工作体系、技术体系等基础建设工作。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评估 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世发 蔡玉梅 念沛豪 庄立
研究目的:以服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目标,针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作者从模拟与优化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已有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由传统单一数量结构研究向数量、空间协同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基于GIS技术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重耦合空间协同决策模式,是未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模的发展方向,而关于国土空间多尺度转换机理解释是中国构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优化 模拟 国土规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瑞亮
文章结合新洲市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质量状况识别出新州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内容,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与非重点,按照科学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动态性的原则,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与非重点,建立了新洲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了多级综合评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较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阐述"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论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共政策属性,探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共治理职能"的含义及功效、主要表现和基本特征。概述我国社会转型期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绩,从转型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共治理职能定位及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论述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共治理职能的内在要求,从市场化经济、政治民主化进程、全球化和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