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1)
2023(13943)
2022(12324)
2021(11429)
2020(9696)
2019(22160)
2018(22078)
2017(42566)
2016(23163)
2015(26155)
2014(26164)
2013(26082)
2012(24161)
2011(21975)
2010(22001)
2009(20192)
2008(19294)
2007(16632)
2006(14809)
2005(13087)
作者
(68317)
(56925)
(56331)
(54036)
(36527)
(27489)
(25668)
(22478)
(21793)
(20360)
(19445)
(19428)
(18401)
(17987)
(17498)
(17492)
(16792)
(16720)
(16428)
(16176)
(14246)
(14030)
(13691)
(13013)
(12758)
(12646)
(12641)
(12446)
(11467)
(11105)
学科
(110139)
经济(110027)
管理(64959)
(57849)
(47336)
企业(47336)
方法(42449)
数学(36683)
数学方法(36321)
地方(27041)
(26597)
(25955)
中国(23784)
业经(21677)
(21434)
环境(18343)
农业(17710)
(16205)
(15856)
地方经济(15543)
(15397)
贸易(15386)
理论(15265)
(14778)
(13744)
(13250)
财务(13189)
财务管理(13166)
(12960)
金融(12957)
机构
大学(332000)
学院(330191)
(134286)
经济(131326)
管理(129477)
研究(116250)
理学(111902)
理学院(110508)
管理学(108625)
管理学院(108037)
中国(85296)
科学(74388)
(71752)
(59472)
(58166)
(56120)
研究所(54488)
中心(51911)
业大(51625)
(48329)
财经(46914)
北京(45465)
(44742)
师范(44339)
农业(43943)
(42514)
(42506)
经济学(39869)
(39052)
师范大学(36077)
基金
项目(228221)
科学(178160)
基金(164943)
研究(164148)
(144811)
国家(143633)
科学基金(122276)
社会(102646)
社会科(97054)
社会科学(97024)
(88845)
基金项目(88767)
自然(80844)
自然科(78749)
自然科学(78732)
自然科学基金(77269)
(74969)
教育(73450)
资助(67324)
编号(66898)
成果(53410)
重点(51295)
(49363)
(49345)
(46328)
课题(45710)
科研(43380)
创新(43268)
大学(41803)
国家社会(41752)
期刊
(154612)
经济(154612)
研究(97225)
中国(63754)
学报(54633)
科学(51167)
(50658)
管理(46381)
(43560)
大学(40347)
学学(38121)
农业(35236)
教育(32152)
技术(27454)
(25228)
金融(25228)
经济研究(24131)
业经(24035)
财经(22902)
问题(19971)
(19575)
资源(18819)
图书(18022)
(18001)
技术经济(16669)
科技(15800)
理论(15589)
现代(15225)
(15221)
实践(14114)
共检索到487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芬  甄霖  黄河清  韩鹏  刘雪林  姜鲁光  魏云洁  
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致区域生态过程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1997年~2007年鄱阳湖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三产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受偿意愿与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围绕生态环境保育政策的实施,对1997年~2000年,2000年~2005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改变对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功能产生影响,而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不仅从宏观上影响鄱阳湖区的产业结构,而且从微观上影响鄱阳湖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证实了生态补偿是鄱阳湖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鹏  黄河清  甄霖  鄢帮有  闫慧敏  姜鲁光  
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受偿意愿和家庭生计。论文以鄱阳湖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通过Logistic方法建立了农户受偿意愿与单位耕地产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分别以耕地、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结构调整为主要补偿对象的三种典型生态补偿模式。利用回归分析和年龄移算法,对湖区未来20 a三种生态补偿模式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总额变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结构调整补偿模式较其他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为高效利用国家补偿资金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能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劳动力提供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菲  门明新  霍习良  
为减少滨海生态脆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河北省重要的生态脆弱区——黄骅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4个角度切入,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黄骅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黄骅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动态变化度达97.30%,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2年土地利用功能实现率为0.65,处于中度可持续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黄骅市土地利用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特点,生产功能主要集中在市域远离海边的西部,生态功能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域东北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辉  赵敏娟  史恒通  
对流域微观主体生态补偿意愿的研究有利于流域内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适合生态脆弱区实际的生态补偿意愿属性指标体系,利用选择实验法,对石羊河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对900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估计的结果表明:在自然景观比例、旅游指数、沙尘天气数、森林覆盖率、草地覆盖率、旱生植物面积、水量、水质以及家庭支出9个生态环境属性中,除旅游指数外,其他8个属性均显著影响受访者选择;边际支付意愿较大的属性分别是:自然景观比例、森林覆盖率和草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彦  赵小敏  欧名豪  
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对环鄱阳湖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以实现空间有序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环鄱阳湖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在土地利用政策层面协调主体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芬  甄霖  黄河清  魏云洁  杨莉  曹晓昌  龙鑫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统计学的Multinomial Logistic方法,研究生态补偿机制中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行为与选择的问题,确定农户是否具有生态补偿意愿,及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有近51.5%的受访农户接受生态补偿政策,23.7%的农户不愿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还有16.3%的农户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选择维持原样的农户占8.51%。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出收入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激励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造成家庭人口数量多的农户生态补偿意愿高的根本动因;农业经营者老龄化现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瑜琦  王雯  李建林  
基于甘肃省榆中县1996年土地详查电子数据库和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分析该区域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格局变化,以及不同坡度等级下土地利用方式尤其是耕地转入转出变化。结果表明:从变化总量看,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及交通水域用地面积均有增加,草地、园地面积减少;从空间分布看,中部农耕条件较好乡镇的耕地被建设用地和林地挤占现象显著,耕地增加区域集中在北部干旱山区及南部二阴山区;从不同坡度等级区域看,小于15°区域内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显著,大于15°区域内尽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推进,但仍有部分经济落后乡镇存在坡耕地面积增加现象。可见,在耕保、城镇化和生态工程的三重压力下,如何保证耕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花林  刘曲  姚冠荣  谈明洪  
根据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特征,本文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1个县(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总体评价结果由2006年的"临界可持续性"等级(II)提升至2010年的"可持续性较好"等级(III)。但在空间差异上,2010年与2006年相比,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阶段的县(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倩  孙虎  昝梅  
以干旱区生态脆弱区新疆艾比湖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手段和生态经济学的方法,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探讨了艾比湖区域1990—2007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07年间,艾比湖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程度呈增大趋势;1990,2001和2007年艾比湖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53.63,63.01和56.96亿元,呈波动性变化;研究区生态系统的服务性功能远大于生产性功能。2001—2007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速度较快,作为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生态系统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军涛  
土地利用问题是实现生态脆弱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运用数学模型从区域角度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各种变化 ,对于深入认识生态脆弱区环境变化的原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 ,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文琦  刘彦随  王建兴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G IS软件对榆林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5年榆林市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较快,耕地、林地、园地、城镇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别达-0.46%,0.39%,0.09%,0.03%。1990—2005年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增长态势,16年间增加了19.26亿元,同期耕地生态价值减少了8.19亿元,林地、草地生态价值分别增加了27.25和0.27亿元。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16年间靖边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0.27亿元,其他各县均呈现增长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海燕  赵小敏  黄宏胜  
协调土地利用分区与主体功能区对于指导区域空间有序开发、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的差异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从分区目标、分区内容、分区指标和分区方法等4方面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和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指出两者的协调应在战略层面实施;然后以环鄱阳湖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区主体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图等,通过制定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分区属性赋值规则,在ArcGIS9.2中进行叠置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得到环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分区图,将环鄱阳湖区划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和湿地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用途管制措施。结果表明,将主体功能区成果应用于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在用地上落实分区成果、实现地域功能管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瑜  张胜  毛显强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而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又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 ,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本文以鄱阳湖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案例 ,对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 ,即谁补偿谁 ,补偿多少和怎样补偿作了初步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丽英  刘彦随  任志远  
榆林市地处北方毛乌素沙地向陕北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特大型神(木)府(谷)煤田、靖边天然气田的开发建设,区内人口快速增长,工矿业规模日益增大,经济活动对土地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强。本文将现代遥感和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1985年、1995年和2000年的3期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化指数、分离度等指标,进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并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揭示了榆林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主导人文驱动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冷清波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