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9)
- 2023(7283)
- 2022(6388)
- 2021(6073)
- 2020(5313)
- 2019(12651)
- 2018(12712)
- 2017(24857)
- 2016(13706)
- 2015(15795)
- 2014(16235)
- 2013(16220)
- 2012(15614)
- 2011(14140)
- 2010(14644)
- 2009(13940)
- 2008(14297)
- 2007(13279)
- 2006(11458)
- 2005(10472)
- 学科
- 济(60486)
- 经济(60414)
- 管理(39094)
- 业(36865)
- 企(30400)
- 企业(30400)
- 方法(29165)
- 数学(24847)
- 数学方法(24537)
- 学(16582)
- 财(16186)
- 农(15855)
- 中国(14412)
- 制(13792)
- 业经(11665)
- 银(11474)
- 银行(11445)
- 贸(11000)
- 贸易(10996)
- 行(10913)
- 理论(10756)
- 融(10667)
- 金融(10665)
- 易(10643)
- 地方(10304)
- 农业(10239)
- 务(9953)
- 财务(9930)
- 财务管理(9891)
- 和(9630)
- 机构
- 大学(210808)
- 学院(207069)
- 济(82415)
- 经济(80403)
- 管理(77002)
- 研究(70766)
- 理学(65341)
- 理学院(64542)
- 管理学(63269)
- 管理学院(62883)
- 中国(56529)
- 京(45893)
- 科学(45299)
- 财(40271)
- 农(39653)
- 所(37755)
- 研究所(34187)
- 中心(33650)
- 业大(33013)
- 江(32855)
- 农业(31766)
- 财经(31766)
- 北京(28943)
- 经(28707)
- 范(27792)
- 师范(27494)
- 州(25925)
- 经济学(25816)
- 院(24981)
- 财经大学(23495)
- 基金
- 项目(130101)
- 科学(100331)
- 基金(93294)
- 研究(92550)
- 家(82128)
- 国家(81454)
- 科学基金(67979)
- 社会(56876)
- 社会科(53642)
- 社会科学(53620)
- 省(50295)
- 基金项目(49366)
- 自然(44726)
- 自然科(43644)
- 自然科学(43627)
- 划(43154)
- 教育(43104)
- 自然科学基金(42845)
- 资助(39065)
- 编号(38444)
- 成果(32514)
- 重点(29635)
- 部(29523)
- 发(27217)
- 课题(26347)
- 创(25907)
- 科研(25439)
- 教育部(24634)
- 大学(24552)
- 计划(24388)
共检索到31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丽国 黄凌翔
中央与地方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违规—监管的博弈。通过分析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两种情况,发现存在"激励悖论"现象,监管成本较高是导致地方政府违规的重要因素,未来应采取改革财政分配制度、引入更先进的监管技术手段等方式促使地方政府遵循中央政策。
关键词:
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 违规—监管 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和平 曹家和
在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兴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有关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监管问题,通过博弈论模型探讨了促使外资在并购中减少违规行为的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完善中国外资并购的相关法规、建立完善的监管者激励机制以及加强对外资的监管力度是解决我国外资并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外资并购 监管 上市公司 博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黄晓蓓 张新民
本文从外部治理的角度考察了分析师对业绩预告违规的影响及其对监管制度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违规的概率;进一步控制分析师跟踪规模后发现,有明星分析师跟踪以及来自高声誉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越多、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越低,预测越准确,这种治理作用越显著。但是分析师的监管作用仅在上市公司受监管较弱时有效,对受监管力度较强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违规行为则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分析师对业绩预告的治理效应仅在监管力度较弱时发挥作用,成为监管制度的有效替代。本文拓展了我国分析师研究的领域与视角,并为监管部门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强制预告 分析师预测 监管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香丽 孙绍荣
对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保证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从监管机构监管的成本和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出发,分析监管机构监管的概率和公司违规的概率。设计合理的监管成本、监管次数与上市公司的成本与违规时的罚金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监管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飞鸽
详细阐述了一个没有被双方接受的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组合的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结论:从长远来看,为更有效抑制金融违规行为的发生,加重对被监管者的处罚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措施却是加重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处罚,加强对监管者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
监管者 被监管者 违规行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春艳 伍利娜
近年来,不断有上市公司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一会两所")处罚,国内外研究上市公司被处罚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被处罚后股票市场的反应,甚少有研究涉及上市公司被处罚后审计师的反应: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是否更加谨慎,是否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通过对2001—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的反应发现,审计师在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及之后的年份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并且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但是处罚程度并没有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及要求的审计费用造成显著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被处罚当年,审计师的反应程度最强烈,出具非标准...
关键词:
违规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舞宇 章宁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建立了不完全信息P2P网贷平台之间以及P2P网贷平台与地方政府之间演化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分析了P2P网贷平台的违规经营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监管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讨论了不同情形下系统的演化稳定状态。研究表明:在理性经济人的条件下,P2P网贷平台和地方政府都会发生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对P2P网贷平台的动态管理,不仅能够改善P2P平台违规经营和地方政府监管不断波动的不确定性状况,而且可以降低平台违规和地方政府弱监管行为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提升P2P网贷行业的自律水平;针对地方政府官员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央政府应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依据P2P平台的经营行为来采取动态惩罚或扶持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福龙 毕世宏
文章主要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必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建立健全法规 ,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等 ,才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步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违规行为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贵 邵毅平
论文通过手工收集中国证监会各派出机构2009—2019年的监管信息公开数据,检验发现,监管信息公开越多,上市公司涉及违规的可能性越小,违规次数显著更少;这种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区分监管信息类型后发现,前述抑制效应主要源自规范性监管信息公开,而不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监管措施类信息公开。区分违规主体后发现,监管信息公开能显著抑制公司和大股东的违规行为,但对高管人员违规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监管信息公开能显著减少公司经营违规,但对信息披露违规没有显著影响。大股东行为、内部控制在监管信息公开和公司违规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但监管信息公开未能通过改善信息披露质量而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相关影响后果检验还发现,监管信息公开在抑制公司违规的基础上能显著增加公司专利申请的数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硕 王文举
本文主要对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这种违规行为的监管进行了博弈分析,并使用基于主体建模的动态仿真方法在Swar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仿真模型,同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指出,严厉的事前监管、完善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以及更高的监管者素质可以有效地杜绝机构投资者侵害违规行为的出现。本文通过运用经济仿真方法对股票市场具体违规行为监管问题进行研究,将股票市场监管、博弈论与经济仿真这三个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对股票市场监管的研究手段,在经济学研究中做出了一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经济仿真 机构投资者 财富侵占 遗传算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海燕 陈华
以我国证券市场1999至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违规监管对管理层薪酬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外部监管在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功能,发现国有企业更为注重其外部声誉和社会形象;当公司发生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后,公司会对主要责任人进行现金薪酬处罚,从而约束管理层的市场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违规监管会显著影响管理层薪酬,对管理层进行薪酬处罚能有效约束管理层行为,从而减少公司的违法违规事件。因此,外部违规监管在缓解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中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功能。另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对国有企业的违规监管处罚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公司治理作用。
关键词:
违规监管 管理层薪酬 处罚公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