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3)
- 2023(7029)
- 2022(6263)
- 2021(5906)
- 2020(5200)
- 2019(12470)
- 2018(12364)
- 2017(24409)
- 2016(13565)
- 2015(15583)
- 2014(15811)
- 2013(15749)
- 2012(15143)
- 2011(13718)
- 2010(13674)
- 2009(12707)
- 2008(12529)
- 2007(11266)
- 2006(9617)
- 2005(8410)
- 学科
- 济(56986)
- 经济(56935)
- 管理(32584)
- 业(31494)
- 方法(26374)
- 数学(23628)
- 数学方法(23401)
- 企(23280)
- 企业(23280)
- 农(17570)
- 学(15715)
- 地方(13598)
- 财(13089)
- 中国(12764)
- 农业(11742)
- 土地(11642)
- 业经(10253)
- 贸(10121)
- 贸易(10118)
- 易(9739)
- 制(9398)
- 和(8753)
- 环境(8554)
- 务(7457)
- 理论(7444)
- 财务(7442)
- 财务管理(7419)
- 银(6932)
- 银行(6893)
- 企业财务(6859)
- 机构
- 大学(194856)
- 学院(194220)
- 济(74852)
- 经济(72999)
- 管理(71385)
- 研究(69071)
- 理学(61248)
- 理学院(60385)
- 管理学(59176)
- 管理学院(58807)
- 中国(52332)
- 科学(46904)
- 京(43101)
- 农(42103)
- 所(37155)
- 业大(34674)
- 研究所(34211)
- 农业(33682)
- 财(33224)
- 中心(32672)
- 江(30683)
- 范(27383)
- 师范(27114)
- 北京(26840)
- 财经(26561)
- 院(25202)
- 州(24229)
- 经(23919)
- 经济学(22739)
- 省(22639)
- 基金
- 项目(131910)
- 科学(101416)
- 基金(93539)
- 研究(92790)
- 家(83776)
- 国家(83095)
- 科学基金(68740)
- 社会(55736)
- 社会科(52557)
- 社会科学(52536)
- 省(52433)
- 基金项目(50919)
- 自然(46670)
- 自然科(45414)
- 自然科学(45401)
- 划(45163)
- 自然科学基金(44568)
- 教育(42085)
- 编号(38569)
- 资助(37900)
- 成果(30861)
- 重点(30448)
- 发(29078)
- 部(28869)
- 课题(26760)
- 创(26392)
- 计划(26247)
- 科研(25989)
- 创新(24823)
- 大学(24022)
共检索到283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博 马建华 秦艳培
文章应用盒子计数法计算了郑汴之间沙岗土地各种土地覆被类型空间分布的分维值,讨论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分形性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是一种分形事物。分维是综合表征LUCC空间分布状况的一个特征参数,其值域为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郝星耀 臧淑英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这种变化进行数量化的描述.该文以大庆市为实例,介绍了以TM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土地覆盖信息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三次方程,来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的动态情况.该文还介绍了方程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并通过对方程进行多次求导,得到新的方程,来描述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速度、加速度以及加加速度.从实例分析的结果来看,所建立的方程可以准确、全面地表达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情况.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LUCC 动态方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秀兰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 ,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 ,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人口与土地利用动态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立了人口与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定量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阶段人口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与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 ,同时也可用于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 ,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晓娜 封志明 姜鲁光 张景华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业翠,刘彦随,邓旭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正可为此提供支持,并相互促进。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的利用这种关系,无论对我们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还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都异常重要。本文对二者的研究目标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二者的结合方式和途径,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能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理论、研究方法支持,同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益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深化,二者的结合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强 陈健飞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LUCC驱动力的研究是探索LUCC驱动机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地统计为研究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以福建省1985年TM和2002年ASTER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数据源,编制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图层和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变化图层,分别计算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福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具有方向性,5个一级地类和整个区域所有地类的椭圆长轴都大致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分布方向与地形和海岸线较为一致。结构方差所占比例为88.92%,空间相关性较强,结构性因子以地形等自然要素为主,在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春,彭补拙
利用马鞍山市 1983、1996、2 0 10年的土地详查、土地现状和土地规划数据 ,分析了马鞍山市 1983— 1996年以及1997— 2 0 10规划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及其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揭示出 :马鞍山市 1983年以来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 ,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增加、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规划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是土地管理、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的土地管理法的严格施行 ,将使今后我国区域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不同程度的向着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俊 邵全琴 刘纪远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会对近地面的气温测量产生影响。论文基于气象站点气温资料,1:10万LUCC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气温资料,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拆解出土地覆被对气温变化的单独贡献,借助Sen趋势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计算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1980—2010年间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气温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 a来LUCC对气温的影响总体表现出显著升温的作用,增加趋势为0.29℃/10 a。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对气温升高趋势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沙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而且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同一种土地覆被类型在不同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伟科 封志明 杨艳昭 孙小舟 游珍
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利用ArcGIS9.2软件平台,对1995年和2005年两期L andsat TM、MSS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取了西辽河流域10年间隔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资料,分析了西辽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及空间转移规律。研究结果显示:①1995年和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覆被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面积分别占全区的2/5和3/10,10年间土地利用整体特征并未发生重大改变;②西辽河流域绝大部分土地利用变化发生在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3个地类,三者的变化绝对值约占全区的93.77%;③10年间北方农牧交错带各种土地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转移变化,其中草地是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龚直文 姚顺波 党晶晶
根据陕北志丹县19972006年(退耕前,退耕后)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对应年份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分析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是该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施,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居民用地和耕地类型之间的面积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是耕地和林地之间发生双向转化,且主要是在于19992006年间。人口和经济是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自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该地区土地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龚直文 姚顺波 党晶晶
根据陕北志丹县1997~2006年(退耕前,退耕后)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对应年份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分析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林地和草地是该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施,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居民用地和耕地类型之间的面积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是耕地和林地之间发生双向转化,且主要是在于1999~2006年间。人口和经济是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自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好转,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后立胜,蔡运龙
作为当前研究的前沿领域,LUCC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仅丰富而且繁杂。本文从LUCC研究计划的根本目标出发,指出LUCC所研究的诸多科学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质是因果关系,而且LUCC研究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三个研究构成环节(LUCC原因、LUCC状况和LUCC结果)和四个核心研究内容(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LUCC状况、LUCC效应研究与作用机制、LUCC模型模拟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文章针对此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此外,作者对LUCC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LUCC研究的主要趋势是走向综合,LUCC的环境效应研究与LUCC微观机理与过程的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两个热点,而研究尺度的综合和模型构建是LUCC研究的两大难点问题。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实质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琦 陈兴鹏 师满江
土地利用/覆盖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当代土地覆盖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土地利用的结果。本文以黑河中游甘州区为例,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得出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盖整体结构中,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农用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人文因素 甘州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春阳 周海丽 于章涛 张清涛
基于“3S”技术的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信息处理 ,已成为定量和深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重要基础。文中从信息处理流程和方法的角度 ,建立了一个基于“3S”技术的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信息处理基本模式 ,并重点分析讨论了相关的处理技术的和方法 ,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嘉琦 徐艳 陈伟强
为了解科尔沁沙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人类活动程度情况,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选取1992、2001和201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网格尺度下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土地利用程度、作物生育期降水量等方面来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呈现出"西草东耕、中部交错"的基本格局,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沙地有所增加,草地、水域、盐碱地减少。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9%29%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中部,此地区受人类浩动干扰影响较大。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重由41.7%增加到45%,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草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