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3)
2023(10694)
2022(9631)
2021(9101)
2020(7649)
2019(17872)
2018(17876)
2017(34325)
2016(18651)
2015(21111)
2014(21132)
2013(20853)
2012(19156)
2011(17118)
2010(17009)
2009(15268)
2008(14671)
2007(12523)
2006(10865)
2005(9317)
作者
(55591)
(45918)
(45493)
(43340)
(29202)
(22178)
(20816)
(18247)
(17525)
(16238)
(16036)
(15500)
(14500)
(14434)
(14294)
(14086)
(13816)
(13552)
(13102)
(13084)
(11508)
(11166)
(11141)
(10375)
(10371)
(10258)
(10196)
(10025)
(9223)
(9205)
学科
(72822)
经济(72747)
管理(51630)
(48202)
(40438)
企业(40438)
方法(35889)
数学(31168)
数学方法(30658)
(19771)
(18336)
中国(17336)
(17060)
业经(15704)
地方(14494)
(14043)
理论(12627)
农业(12369)
(12156)
(11801)
(11800)
贸易(11794)
银行(11751)
环境(11721)
(11443)
(11227)
金融(11226)
(11187)
技术(11185)
(11089)
机构
大学(263077)
学院(260567)
管理(105997)
(96056)
经济(93705)
理学(92306)
理学院(91233)
管理学(89358)
管理学院(88909)
研究(87060)
中国(65119)
科学(58533)
(57511)
(45214)
(44648)
业大(43348)
(43011)
研究所(41240)
中心(39977)
(36750)
北京(36276)
农业(35941)
财经(35204)
(34384)
师范(34044)
(32454)
(32076)
(30373)
技术(28308)
师范大学(27697)
基金
项目(187867)
科学(146400)
基金(135783)
研究(132938)
(120214)
国家(119278)
科学基金(101701)
社会(80740)
社会科(76456)
社会科学(76433)
(73279)
基金项目(72829)
自然(69521)
自然科(67872)
自然科学(67860)
自然科学基金(66581)
(62814)
教育(60523)
资助(56722)
编号(54278)
成果(42758)
重点(42166)
(40598)
(39070)
(38398)
课题(37296)
科研(36545)
创新(35860)
计划(35684)
大学(34371)
期刊
(100493)
经济(100493)
研究(71689)
中国(49277)
学报(45828)
科学(42127)
(40101)
管理(37509)
大学(33626)
学学(31758)
(30746)
农业(28617)
教育(27253)
技术(22539)
(20219)
金融(20219)
业经(16560)
财经(15766)
经济研究(15329)
图书(15199)
(14493)
资源(14138)
科技(13824)
理论(13383)
(13257)
问题(12890)
实践(12599)
(12599)
技术经济(12513)
(12395)
共检索到369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春阳  陈晋  陈云浩  史培军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中常用的分类后比较法中存在的误差累积 ,夸大变化程度的缺陷 ,提出了把变化矢量分析和分类后比较法相结合进行混合动态监测的新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区的实例研究来看 ,尽管该方法对单景图像分类精度提高不明显 ,却可以大大降低常规分类后比较法中误差累积的程度 ,改善了常规分类后比较方法中误差累积、出现不合理变化类型的缺陷 ,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定量信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慧平  朱启疆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纳遥感动态监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方法、目前的水平、及与其相关的遥感图象分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我国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的研究工作,分析了研究特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摆万奇  赵士洞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预测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LUCC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覆盖变化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全球和区域综合模型;·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成武  黄利民  
文章从LUCC计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了其相应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我国LUCC研究的新思路:(1)从研究的空间尺度来看,应遵循"先局部、再整体;既分工、又合作"的研究思路;(2)从研究的时间尺度来看,应遵循"聚焦近期、兼顾历史、瞄准未来"的研究思路,用考古等研究方法重现5000多年来各个时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状况,建立与竺可桢先生建立的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相匹配的LUCC变化序列;(3)从研究的技术手段来看,应注意多源信息的复合使用,重视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集成使用)的运用;(4)开展跨学科研究;(5)结合国家建设与发展需要开展研究;(6)加强理论集成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翔  林辉  薛晓坡  
准确地从遥感影像通过分类方法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课题。在建立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对株洲市1999年、2003年和2007年3个时相CBERS星CCD数据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土地覆盖信息,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我国中部丘陵地区,利用多时相CBERS星CCD数据开展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999年至2007年间,株洲市林地、水体和城镇居民点面积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林地和城镇居民点面积增幅较大,增速呈放缓趋势,从而造成农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这可为株洲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郝星耀  臧淑英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这种变化进行数量化的描述.该文以大庆市为实例,介绍了以TM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土地覆盖信息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三次方程,来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的动态情况.该文还介绍了方程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并通过对方程进行多次求导,得到新的方程,来描述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速度、加速度以及加加速度.从实例分析的结果来看,所建立的方程可以准确、全面地表达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情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茜  于德永  孙云  郝蕊芳  刘宇鹏  刘阳  
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过去,科学界致力于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论文重点阐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影响机制,总结土地利用/覆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得出现阶段研究存在四点不足:1缺乏景观格局与气候过程关系的认识;2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3区域气候模式存在局限;4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指出基于可持续性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摆万奇  柏书琴  
探讨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基本涵义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阐述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简称LUCC) 的全球环境效应,分析了它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概括总结了我国LUCC 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杨鹏  
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以为我国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何英彬  
尺度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尺度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复杂关系,讨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尺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华  张勃  
国际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及响应,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成为必然。由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论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的一些相关问题: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尺度依赖性;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数据问题;③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位置与数量。回顾了已有的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①基于行为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②经验统计模型;③最优化模型;④混合/综合模型;⑤动力模拟模型。最后总结了现有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发展的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朝林  
利用70 年代、80 年代和90 年代(SPOT)3 个时段北京市土地利用资料进行土地利用/ 覆盖研究,分析其变化机制。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形式主要以轴向扩展、卫星城建设、工厂郊迁、郊区大型中价商城建设、郊外别墅区等为主,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形式有:①内城更新与改造;②商贸街的重建;③粗放型用地向集约型用地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为民  初彩霞  吴中元  
本文通过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态安全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地利用/覆盖情景模式下的生态安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慧梅  郝永利  任志远  
【目的】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高效持续利用能力。【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空间转移矩阵、修正动态度及开发程度等模型分析关中地区1990—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结果】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而复杂,耕、林、草之间的双向流转空间上并存,1990—2000年相对剧烈,2000—2007年较为有序稳定,整体向着改善生态的方向发展;17年建设占用耕地共18.33万hm2且以水浇地为主,空间上主要发生在关中盆地区、时间上主要在后一阶段。修正的单一和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表达不同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对比区域间土地利用类型变更速度差异;后者结合变化幅度还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秀兰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 ,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 ,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人口与土地利用动态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立了人口与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定量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阶段人口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与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 ,同时也可用于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 ,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