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2)
- 2023(17263)
- 2022(14566)
- 2021(13529)
- 2020(11253)
- 2019(25881)
- 2018(25713)
- 2017(49030)
- 2016(27145)
- 2015(30305)
- 2014(30353)
- 2013(29596)
- 2012(27076)
- 2011(24307)
- 2010(24215)
- 2009(22437)
- 2008(22147)
- 2007(19469)
- 2006(17303)
- 2005(15467)
- 学科
- 济(107135)
- 经济(107007)
- 管理(74963)
- 业(70668)
- 企(58225)
- 企业(58225)
- 方法(47085)
- 数学(40718)
- 数学方法(40245)
- 农(30149)
- 中国(29721)
- 财(27239)
- 学(25491)
- 业经(24664)
- 贸(23272)
- 贸易(23261)
- 易(22666)
- 制(22411)
- 地方(20416)
- 农业(19430)
- 理论(17780)
- 银(16650)
- 银行(16576)
- 技术(16376)
- 融(16364)
- 金融(16363)
- 体(16304)
- 和(15827)
- 行(15820)
- 环境(15794)
- 机构
- 大学(386034)
- 学院(382089)
- 济(151097)
- 经济(147819)
- 管理(147015)
- 研究(133578)
- 理学(126762)
- 理学院(125296)
- 管理学(122897)
- 管理学院(122233)
- 中国(99813)
- 科学(85149)
- 京(83747)
- 农(71566)
- 财(69581)
- 所(68934)
- 研究所(62819)
- 业大(62617)
- 中心(59834)
- 江(57074)
- 农业(56449)
- 财经(55304)
- 北京(52812)
- 范(50981)
- 经(50379)
- 师范(50377)
- 院(48151)
- 州(45568)
- 经济学(45481)
- 财经大学(41106)
- 基金
- 项目(261122)
- 科学(203356)
- 基金(188685)
- 研究(185480)
- 家(167531)
- 国家(166139)
- 科学基金(140795)
- 社会(116281)
- 社会科(110128)
- 社会科学(110097)
- 省(101485)
- 基金项目(100159)
- 自然(93222)
- 自然科(91075)
- 自然科学(91046)
- 自然科学基金(89416)
- 划(86336)
- 教育(85308)
- 资助(77386)
- 编号(74614)
- 成果(60468)
- 重点(58800)
- 部(56951)
- 发(55192)
- 创(53737)
- 课题(51920)
- 创新(50248)
- 科研(50092)
- 计划(48365)
- 大学(48213)
- 期刊
- 济(167658)
- 经济(167658)
- 研究(114430)
- 中国(79118)
- 学报(69826)
- 农(65466)
- 科学(61164)
- 管理(54292)
- 财(52431)
- 大学(51999)
- 学学(48816)
- 教育(44805)
- 农业(44342)
- 融(34159)
- 金融(34159)
- 技术(31796)
- 财经(27572)
- 业经(27419)
- 经济研究(26732)
- 经(23705)
- 业(23110)
- 问题(22397)
- 图书(20093)
- 版(19526)
- 科技(19240)
- 贸(18728)
- 业大(18527)
- 理论(18336)
- 技术经济(18234)
- 现代(16694)
共检索到57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屠帆 葛家玮 刘道学 钟琴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工业地价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基于T市1999—2015年工业用地出让的地块信息,实证研究政府影响因素、企业特征、区位特征和地块特征对工业地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虽然现有工业地价形成不同于成熟市场机制下由供需双方决定价格,但是当工业用地供应量增加时,工业地价会受到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协议、挂牌和拍卖方式依市场化程度从弱到强传递市场信号,对工业地价产生影响。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政策对工业地价产生了拉动效应。研究结论:要改进工业用地配置绩效,应将新增工业用地供应与存量使用情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童锦治 李星 王佳杰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框架,本文利用我国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试图对近年来急剧膨胀的地方土地出让收入给出多视角的解释。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与财政收入对于土地出让规模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用地的生产率水平则与之负向相关;就区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的土地出让收入的横向竞争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而单位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与财政收入的影响则较弱,土地成本的约束更加凸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文 郑明贵 钟昌标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地级市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与地级市碳排放绩效,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及调节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检验了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与城市碳排放绩效之间呈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且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双重目标约束在土地出让市场化与碳排放绩效关系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效果和内在机理,为推进土地出让市场化发展、提升城市碳排放绩效和优化目标约束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升艳 陈杰 赵刚
城市土地从计划配置向市场化配置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缺乏直接的检验。本文通过构建多个土地出让市场化指标,基于1999—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在长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机制为,土地出让市场化通过融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上升,既可以通过提高土地资本化程度,增加城市融资规模来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又可以通过土地价格信号的更有效发挥,引导生产要素组合更有效匹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琳
对我国各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化程度进行评估,研究土地使用权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市场而不是政府部门计划手段实现配置的,具有很强的政策意义。本文利用DEA-CCR模型和K-W检验评估我国各地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结果显示,北京、四川、海南、宁夏4个省(区,市)是DEA-CCR相对有效的,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我国土地出让市场化进程相对均衡。提高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招标、拍卖出让比例,规范出让程序,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维护土地市场交易秩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波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讨土地出让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市场进入及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对所有制差异企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推进通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城市寻租腐败程度而增加企业进入的概率,且所有制属性的差异导致企业社会属性和政企联系不同,使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国有企业进入市场没有任何限制,但大大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市场进入概率。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土地出让市场化改革,减少土地出让的所有制差异,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市场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市场化 所有制差异 企业进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涛
近两年来,上海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出现大幅反弹,高溢价地块的相继入市开启了新一轮房价上涨的通道。本文采集了上海市2013-2014年公开出让的住、商、办土地成交数据,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出让土地溢价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宗土地出让面积、土地用途、区位和摘牌人性质是影响土地溢价率的显著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通过优化出让手段来控制土地溢价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房价 土地溢价 微观因素 溢价调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艳 李安林 黄晓丽 牛乐德
基于上海市2004—2021年的12 520宗土地出让样本,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上海市土地出让总体呈现中心城区聚集程度高、外围地区聚集程度低的特征;土地出让地块沿主要交通干线呈轴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2)住宅和商业用地的地价呈一定的圈层结构,多中心特征明显,而工业地价尚未形成多中心结构;地价由高值中心向外围地区呈现圈层式递减,且在递减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凸起、跳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3)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且利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4)不同用地类型的冷热点区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住宅用地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地区,逐渐向郊区拓展;商业用地核心热点和次核心热点地区集中分布在大型商圈分布地带;工业用地热点区域向工业园区聚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先明 李波
本文利用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土地出让市场化通过影响企业融资能力、产业集聚与企业创新程度三个机制,显著减少企业退出风险,且土地出让市场化转型还促进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导致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降低了高生产率企业的退出风险,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地,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没有任何作用,但显著降低非国有企业的退出风险,并且,在政策不稳定的城市,土地出让市场化对该城市企业退出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减少政策更稳定城市的企业退出概率。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市场化 企业退出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志宏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长,社会上主流观点大多直接将土地出让收入等同于"土地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及其收益分配的关注与改革呼声日益高涨。中央政府及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不断调整并出台了新的管理政策,规范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优化了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支出结构,本文通过梳理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发展演变及构成,分析近些年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总结目前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中存的在问题,提出对应改革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出让收入 收支管理 收益分配 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况伟大 李涛
本文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3~2008年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数据,考察了土地出让方式对地价和房价的影响。描述性分析发现,地价房价比不高,均值为10.23%;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均值为62.49%,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协议出让面积占比最高,其次是挂牌出让和行政划拨,最小是拍卖和招标,土地出让存在明显的"双轨制"。实证发现,房价主要是由供求决定的,而非地价和土地出让方式决定的。因此,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主要是调节房地产供求关系,而非一味地降低地价乃至否定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实证还发现,地价主要是由房价决定的,而非土地出让方式决定的。这表明,"招拍挂"制度并未导致地价的快速上...
关键词:
土地出让方式 地价 房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旭 卢新海 龚梦琪
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BM-DEA模型,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研究结果:(1)无论是系统GMM还是差分GMM,土地出让市场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系数也均显著为正,但后者的作用程度要明显大于前者;(2)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负,土地出让市场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交互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土地出让市场化总体上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从作用机制来看,土地出让市场化导致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反向发展,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正向发展,进而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提升作用。鉴于此,提出:(1)地方政府应继续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2)政府应适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更加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娅
土地出让政策与土地价格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土地出让政策变迁,从理论角度考察出让政策对不同用途土地价格的影响。然后利用上海市的土地交易数据,通过两步回归法进行验证,证明了上海市的土地出让政策显著降低了住宅用地相对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方伟 杨继东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在地方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会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有何影响?本文以工业用地配置为切入点,将2008—2013年我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与同期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相匹配,构建每宗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研究市场化进程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微观层面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高;(2)在传导机制上,市场化进程能够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进而提高配置效率;(3)对于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城市,市场化进程对土地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关键词:
市场化 土地出让 地方政府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娅
研究目的:对中国土地市场中新兴的"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定配建,竞地价"招标方式相对比。研究方法:建立有限价的两阶段拍卖和封闭式拍卖模型,分析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研究结果:(1)在限制拍卖起始价的前提下,结合"溢价率超50%需上报"的规定,"限地价,竞配建"方式可有效控制地价并促进保障房的开发;(2)"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可通过相应的招标方式实现,但并不同于"定配建,竞地价"的招标方式。研究结论:"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和"定配建,竞地价"招标方式是促进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若希望落实保障房建设,挂牌方式更好;若希望降低地价,招标方式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