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9)
- 2023(18992)
- 2022(16051)
- 2021(14780)
- 2020(12511)
- 2019(28470)
- 2018(27753)
- 2017(53128)
- 2016(28931)
- 2015(32302)
- 2014(32370)
- 2013(32074)
- 2012(29812)
- 2011(26767)
- 2010(26857)
- 2009(24853)
- 2008(24762)
- 2007(21710)
- 2006(18762)
- 2005(16761)
- 学科
- 济(124572)
- 经济(124443)
- 管理(84531)
- 业(80852)
- 企(65133)
- 企业(65133)
- 方法(55009)
- 数学(48788)
- 数学方法(48266)
- 财(40249)
- 中国(36281)
- 农(33848)
- 地方(30010)
- 业经(26150)
- 贸(26049)
- 贸易(26039)
- 学(25401)
- 易(25289)
- 制(22948)
- 农业(22589)
- 务(22296)
- 财务(22240)
- 财务管理(22171)
- 企业财务(21058)
- 银(19085)
- 银行(19023)
- 环境(18652)
- 融(18585)
- 金融(18582)
- 技术(18105)
- 机构
- 学院(410811)
- 大学(410221)
- 济(169701)
- 经济(166242)
- 管理(157760)
- 研究(139998)
- 理学(136082)
- 理学院(134511)
- 管理学(132205)
- 管理学院(131461)
- 中国(106608)
- 科学(87365)
- 京(86648)
- 财(83538)
- 农(74366)
- 所(71333)
- 中心(65526)
- 研究所(64489)
- 财经(63811)
- 业大(63798)
- 江(62380)
- 农业(58757)
- 经(58057)
- 北京(53990)
- 范(52942)
- 经济学(52526)
- 师范(52281)
- 院(50686)
- 州(49280)
- 经济学院(47685)
- 基金
- 项目(278005)
- 科学(218659)
- 基金(202886)
- 研究(196581)
- 家(178649)
- 国家(177170)
- 科学基金(151936)
- 社会(126465)
- 社会科(120058)
- 社会科学(120027)
- 省(109050)
- 基金项目(107584)
- 自然(100131)
- 自然科(97872)
- 自然科学(97843)
- 自然科学基金(96070)
- 划(92213)
- 教育(90387)
- 资助(83058)
- 编号(77674)
- 重点(63032)
- 发(62590)
- 成果(62188)
- 部(61247)
- 创(57667)
- 科研(54239)
- 课题(54037)
- 创新(53993)
- 国家社会(52751)
- 教育部(52210)
- 期刊
- 济(183875)
- 经济(183875)
- 研究(118146)
- 中国(82837)
- 财(68173)
- 学报(68015)
- 农(66913)
- 科学(61503)
- 管理(56127)
- 大学(50815)
- 学学(48349)
- 农业(45189)
- 教育(38226)
- 融(38069)
- 金融(38069)
- 技术(34377)
- 财经(31691)
- 业经(30912)
- 经济研究(30288)
- 经(27184)
- 问题(25878)
- 业(24259)
- 贸(21382)
- 版(20325)
- 统计(20093)
- 技术经济(19931)
- 商业(19061)
- 策(18703)
- 科技(18646)
- 资源(18450)
共检索到61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晨晖 陈长石
本文在借鉴"中心—外围"思想测算发展不平衡指标的基础上,检验了土地出让收入通过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对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根据土地出让收入在不同类型城市间产生异质性效应的理论路径,实证分析进一步得出了与近几年公众直觉相悖的结论,即土地财政的存在并未加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是促进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缓解。通过土地出让获得更充裕、灵活的财政资金,目前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利用政府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源;而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已成为外围城市追赶中心城市的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杜育红 刘远新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原本就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的发展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仲林 尹彦辉 缪言
为了厘清财政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机理、揭示财政政策工具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本文构建考虑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细化财政政策工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财政政策冲击对居民消费、就业、工资水平以及收入再分配的动态效应;模拟了"减税降费、惠及民生"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收入政策方面,消费和劳动减税具有优化消费结构、刺激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而资本减税对于缩小收入差距起到了"反作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增加投资性支出可在短期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在短期提高了经验规则式家庭的消费,但未发现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期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维
美国财政对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调控崔维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超级大国,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世纪末产业革命的滚滚浪潮波及到美国北部各州,使美国步入世界工业大国的行列。而美国南部和西部及山地诸州的经济还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维
财政对美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调控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崔维19世纪末产业革命的浪潮波及到美国北部各州,使美国步入世界工业大国的行列。而美国南部、西部和山地诸州的经济还很落后,这些地区除星星点点的轻工业和采掘业外,没有象样的加工工业。至于农业,不仅生产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崔维
财政对美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调控北京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崔维FianceRegulatesTheDisequilibriumofTheUSAEconomicRegions¥CulWeiAbstract:AftertheSecondWorldWar,wi...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孔繁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从消费的视角来看,东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所导致的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λ假说,通过对两地区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显著差异的存在;而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西部地区金融信贷市场和培养西部地区居民积极的消费理念等政策方法是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可行手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变迁既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又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呈现出的非线性、阶梯型、空间辐射异质性等特征,利用1992—2018年中国省域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有序Logit响应和空间SARAR面板进行建模,以此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迁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从省级层面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态势;从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梯型特征;从空间效应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空间辐射作用强于地理区位。此外,虽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楼国涛 汪金剑 徐丹秋
反向抵押贷款是一种新型金融产品,其主要受众群体为拥有住房且具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口。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影响反向抵押贷款推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提炼,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人口结构是制约我国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因子评分表明反向抵押贷款有望最先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办。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六大类,也得出了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有望最先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最先推广的结论,印证了以上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肇章 陈酉晨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财政科技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DEA-Malmquist)测算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1—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是否存在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对2001—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阐明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结论: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明显,珠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高于粤东西北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珠三角地区的正向效果要强于粤东西北地区。提出政府可以把财政科技支出作为一个抓手,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燕娜 游茂 王小万 王冬 丁丽莎 姜虹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我国31省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策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选取各省前一年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为解释变量,各省当年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总金额及各项财政专项补助金额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前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来年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影响。结果:各省拉动内需的经济状态直接影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尤其是设备购置专项的补助水平。而对于政策性导向为特征的公共服务任务专项投入不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结论:推动供给侧改革利用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以提高地方政府健康投资经济实力,重视对以政策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绩效标准制定以保障政策落实质量。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财政投入 地区经济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乔 王丽娟
本文以全国70个大中城市出让土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地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其中,招拍挂类土地对地方政府财政收益的贡献机制是通过"财政效应",而协议类土地的贡献机制则是通过"引资效应"。空间计量实证分析表明,招拍挂类土地财政的互动行为是"朝顶互动",互动策略是追求出让收入和价格的双增涨,并且以前者为主,这种表现在全国东、中、西部城市都趋于一致;而协议类土地财政的互动行为是"朝底互动",互动策略是出于"引资"的压力不断压低出让价格,这种策略只存在于中部城市,东西部城市并没有采用类似的互动策略,可能与其区位禀赋以及区域面临的竞争程度差异有关。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观察地方政府如何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财政收...
关键词:
土地财政 朝顶互动 朝底互动 空间计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景维民 张景娜
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含有地区差距和市场分割的理论模型,运用1993~2016年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993~2016年,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先上升后下降,但2013年以来地区差距缩小的速度放缓;市场分割程度呈现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整体上,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分割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会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市场分割对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越大,而对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小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越小。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市场分割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蔡靖 吴华清
优化财政分配格局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差异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变化,本文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比例调整作为地方财政激励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市县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财政激励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激励能显著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这一效应具有持续性特征。对于改革前经济发展不平衡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财政激励发挥着“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的城市,财政激励效应更加明显。机制证据表明,财政激励通过加强税收竞争和扩大政府投资两种渠道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激励推进了城市共同富裕发展进程,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的主要表现。本文不仅拓展了税收分成的经济效应研究,而且从财政激励角度廓清了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成因和内在机制。本文结论为新发展阶段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了经验参考和决策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博文
近年来地方政府因财政收入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形成"土地财政",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中企业的发展。本文将企业的发展分解为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力提升的规模效应(数量效应与质量效应),以及处于技术前沿或跨越发展进入技术前沿引致企业生产力提升的技术效应。利用1999-2009年中国286个地级市土地出让与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土地财政收入有利于企业规模扩张中的数量效应,而没有质量效应;结果同时显示土地财政收入制约着企业技术效应的发挥。由此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驱逐"了那些对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