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2)
- 2023(8158)
- 2022(7210)
- 2021(6656)
- 2020(5836)
- 2019(13544)
- 2018(13327)
- 2017(25870)
- 2016(14321)
- 2015(16433)
- 2014(16073)
- 2013(16191)
- 2012(15406)
- 2011(13802)
- 2010(14153)
- 2009(13339)
- 2008(13644)
- 2007(12638)
- 2006(10964)
- 2005(9992)
- 学科
- 济(62936)
- 经济(62882)
- 管理(43644)
- 业(41829)
- 企(34332)
- 企业(34332)
- 方法(28695)
- 数学(25323)
- 数学方法(25069)
- 财(17258)
- 农(17191)
- 贸(16865)
- 贸易(16861)
- 易(16502)
- 中国(16113)
- 技术(14365)
- 学(14225)
- 出(12585)
- 业经(12368)
- 制(12163)
- 地方(12109)
- 农业(10993)
- 技术管理(10091)
- 银(9896)
- 银行(9871)
- 行(9436)
- 融(9189)
- 金融(9187)
- 土地(9175)
- 务(9168)
- 机构
- 大学(208532)
- 学院(206586)
- 济(89090)
- 经济(87266)
- 管理(79286)
- 研究(70019)
- 理学(67221)
- 理学院(66454)
- 管理学(65346)
- 管理学院(64942)
- 中国(55145)
- 京(44625)
- 科学(42405)
- 财(41983)
- 农(36894)
- 所(36141)
- 江(33311)
- 中心(33021)
- 财经(32562)
- 研究所(32345)
- 业大(31024)
- 经(29373)
- 农业(29002)
- 经济学(28378)
- 北京(28151)
- 范(26436)
- 师范(26210)
- 经济学院(25795)
- 州(25648)
- 院(25220)
- 基金
- 项目(131577)
- 科学(103116)
- 研究(96469)
- 基金(94922)
- 家(82597)
- 国家(81931)
- 科学基金(69490)
- 社会(61640)
- 社会科(58466)
- 社会科学(58445)
- 省(51766)
- 基金项目(50264)
- 教育(43842)
- 自然(43797)
- 划(43373)
- 自然科(42768)
- 自然科学(42752)
- 自然科学基金(41975)
- 编号(38880)
- 资助(38561)
- 成果(32020)
- 部(29771)
- 创(29674)
- 重点(29478)
- 发(28568)
- 创新(28065)
- 课题(26888)
- 国家社会(25692)
- 科研(25331)
- 教育部(25285)
共检索到319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澄
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5月1日前实行的《行政诉讼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的争议一般都通过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而当涉及出让人与出让合同有关的行政行为时,受让人只能单独就该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且行政诉讼中法院只能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能处理相关的民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新的《行政诉讼法》实施后,法院以公法调整为主、私法调整为辅原则审查土地出让合同,因此有必要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合同》示范文本作相应调整和修改。土地出让合同要明确实现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目标的合同目的,明确合法、信赖利益保护的行政协议原则。土地出让合同内容除将公开招拍挂文件及相关的审批材料作为合同的必要条款外,还要体现民事契约中双方之间权利义务的平等关系;要明确规范行使行政优益权条件及程序,完善行政司法救济途径,以体现行政性和协议性兼容的特点。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隆基 彭贵才
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为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仍然需要完善审查技术,因此应当运用《行政诉讼法》第64条,扩大行政裁量司法审查的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裁量行为的程序审查。
关键词:
行政裁量 行政诉讼法 司法审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忠
依法缴纳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权人的法定义务。有关法律规定:出让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缴纳出让价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约定及时缴纳,最迟付款时间不得超过一年。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并未严格执行法规文件的要求,未按时收缴出让金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家土地督察公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已督促有关地方政府追缴土地出让收入282.37亿元、耕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彦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土地出让价格差异较大以及对土地供应缺乏有效控制。土地出让收入的区域差异加剧了区域间财政收入能力的横向失衡,也加大了中央政府均衡区域间财政能力的难度,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土地出让收入 区域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学泉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从立法目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完善证据制度、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强化执行等方面作了诸多实质性修改,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功能导向明确,价值指引清晰。税务机关应当适应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新要求,在理念思维、实施决策、出台制度、内外管理、行政执法、税收服务、化解争议以及诉讼应对等方面谨守权责边界,坚守法治底线。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司法审查 税收法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霏
A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A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B公司到A县投资。B公司通过挂牌程序竞得了某项目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在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取得了国有土地使用证。B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后,A县所在市的自然资源局因上述项目用地未经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审批,涉嫌违法批地立案查处,责令A县政府注销国有土地使用证并收回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于是,A县政府决定收回案涉土地,并注销B公司已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证。A县政府与B公司因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效力及后续处理等问题发生争议。
关键词:
审批手续 土地出让合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玉琼
按照有关规定,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的竞买保证金,在确定中标人或竞得人后,转为土地出让定金。但由于两者在性质、比例规定等方面的差别,当双方出现违约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有很大差别,且实践中这类纠纷也时常发生。因此,如何界定竞买保证金和定金,是处理建设用地出让合同纠纷的重要内容。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戴中祥 杨增
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面广量大,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给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要面对、适应新《行政诉讼法》的要求,切实解决法治思维、执法理念偏差、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关键词:
公安行政执法 证据收集 执法规范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军
土地出让五忌一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盲目性不经周密论证和充分考虑用地者的能力,只要用地者到土地部门申请,肯交出让金,不管你上什么项目,有无建设资金来源,一律出让给土地使用权。这就给“炒地皮”者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国有土地资产的闲置和流失。二忌无计划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逍遥
问题2015年2月,甲房地产公司与A区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合同项下宗地出让方案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本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2015年6月,该市规划局向甲公司发放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明确此项目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准予办理用地手续。此后,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了以上合同中涉及的A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逍遥
问题2015年2月,甲房地产公司与A区国土资源局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合同项下宗地出让方案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本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2015年6月,该市规划局向甲公司发放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明确此项目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准予办理用地手续。此后,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了以上合同中涉及的A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出
关键词:
合同效力 生效条件 出让合同 土地出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琳
本文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为契机,通过现有制度的协调从而实现两部行政基本法律能够在受案范围、审理标准、法律适用、当事人资格、权利救济等方面加以衔接,实现两部法律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衔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娅
研究目的:对中国土地市场中新兴的"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进行研究,并与"定配建,竞地价"招标方式相对比。研究方法:建立有限价的两阶段拍卖和封闭式拍卖模型,分析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研究结果:(1)在限制拍卖起始价的前提下,结合"溢价率超50%需上报"的规定,"限地价,竞配建"方式可有效控制地价并促进保障房的开发;(2)"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可通过相应的招标方式实现,但并不同于"定配建,竞地价"的招标方式。研究结论:"限地价,竞配建"挂牌方式和"定配建,竞地价"招标方式是促进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若希望落实保障房建设,挂牌方式更好;若希望降低地价,招标方式更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从财政学角度考察分析我国土地出让金这个土地财政问题。揭示了土地出让金实质是一次性收取未来几十年的土地地租收益,具有是租非税、似税非税性质;透视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已成为"第四财政",评价"第四财政"的功过得失,特别指出土地出让金在为政府带来巨额收益的同时,也暴露出短期行为、"寻租"温床、利益分配不合理等深层次弊端,建议当前在我国宏观调控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应对土地出让金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整顿;最后还从理论上对"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个新理财理念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土地出让金 第四财政 地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