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8)
- 2023(12614)
- 2022(10748)
- 2021(9915)
- 2020(8318)
- 2019(19169)
- 2018(18897)
- 2017(36402)
- 2016(19872)
- 2015(22160)
- 2014(21981)
- 2013(21326)
- 2012(19170)
- 2011(17358)
- 2010(17591)
- 2009(16511)
- 2008(16408)
- 2007(14229)
- 2006(12510)
- 2005(11255)
- 学科
- 济(84128)
- 经济(84006)
- 管理(62522)
- 业(55965)
- 企(47705)
- 企业(47705)
- 方法(38629)
- 数学(33959)
- 数学方法(33365)
- 财(23751)
- 农(20380)
- 中国(19686)
- 贸(18957)
- 贸易(18951)
- 制(18623)
- 易(18564)
- 学(17886)
- 业经(17684)
- 理论(14048)
- 务(13688)
- 财务(13640)
- 财务管理(13608)
- 农业(13039)
- 出(12992)
- 企业财务(12866)
- 体(12808)
- 银(12548)
- 银行(12511)
- 技术(12382)
- 融(11988)
- 机构
- 大学(284021)
- 学院(282812)
- 济(116960)
- 经济(114718)
- 管理(110277)
- 理学(96037)
- 理学院(95017)
- 管理学(93061)
- 管理学院(92580)
- 研究(91858)
- 中国(70206)
- 京(59162)
- 科学(56784)
- 财(56196)
- 农(49886)
- 所(46088)
- 业大(45190)
- 财经(44608)
- 中心(42122)
- 研究所(41882)
- 江(41772)
- 经(40605)
- 农业(39478)
- 经济学(37159)
- 北京(36406)
- 范(33721)
- 经济学院(33535)
- 院(33501)
- 财经大学(33339)
- 师范(33265)
- 基金
- 项目(193812)
- 科学(153263)
- 基金(143443)
- 研究(135406)
- 家(127026)
- 国家(126059)
- 科学基金(108368)
- 社会(88571)
- 社会科(84118)
- 社会科学(84098)
- 基金项目(75480)
- 省(75344)
- 自然(71974)
- 自然科(70379)
- 自然科学(70358)
- 自然科学基金(69111)
- 划(63808)
- 教育(63388)
- 资助(59071)
- 编号(52558)
- 重点(43884)
- 部(43202)
- 成果(41552)
- 创(40979)
- 发(39667)
- 制(38704)
- 创新(38385)
- 科研(37415)
- 国家社会(37371)
- 教育部(37172)
共检索到411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国平
土地出让制度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分析土地出让制度对房价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其影响机理,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出让制度 房价 房地产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宝林
土地出让金是政府出让土地一次性收取未来几十年的土地收益,是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向土地使用者收取的土地价格。土地资源的希缺性使土地出让金成为影响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近年来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证明了该结论,并得出应该改变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制度为土地年租制的结论。
关键词:
土地出让金 房价 土地年租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况伟大 李涛
本文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3~2008年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数据,考察了土地出让方式对地价和房价的影响。描述性分析发现,地价房价比不高,均值为10.23%;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均值为62.49%,已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协议出让面积占比最高,其次是挂牌出让和行政划拨,最小是拍卖和招标,土地出让存在明显的"双轨制"。实证发现,房价主要是由供求决定的,而非地价和土地出让方式决定的。因此,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主要是调节房地产供求关系,而非一味地降低地价乃至否定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实证还发现,地价主要是由房价决定的,而非土地出让方式决定的。这表明,"招拍挂"制度并未导致地价的快速上...
关键词:
土地出让方式 地价 房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占录
本文在介绍了现行"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梳理了为抑制高房价实行的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限房价、竞地价及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等出让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一个能够保留现行各种土地出让方式优点,并摒弃其缺点,借助编制计算机专用软件和网络技术,实施全新的土地出让方式——多要素土地拍卖模式。同时,也对多要素土地拍卖模式的运行机制、优点和运用前景作了概括性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张鹏
土地供给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房价和居民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1999-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本文运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土地出让与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出让与房价存在负向的互动关联,两者的相互作用抑制了房价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土地出让面积的增加通过房价的传导作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房地产财富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房价 居民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林辉叶 周建军
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对我国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影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效应;短期内土地出让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对房价的作用效果并无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但就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东部与西部地区仍以地方财政支出影响为主,而中部地区的情况却出现了逆转,土地出让收入对房价的刺激作用要显著大于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世蓉 马小刚
运用制度分析理论来考察土地出让制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的影响,运用SCP范式研究房地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可建立一个房地产市场的制度—行为—绩效理论框架,用此框架分析我国房价——地价的关系,据此制定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培养市场竞争;将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进行宏观调控;重视房地产行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建立完善的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
制度 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市场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岳龙
采用干预分析模型,利用1999年2月—2010年10月中国房价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以"8.31大限"为代表的土地招拍挂政策进行规范的政策评估。研究表明,土地招拍挂政策的实施使全国房价提高了4.7~15.7个百分点。分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招拍挂政策对东部的北京和浙江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的湖南、江西、贵州、宁夏四省区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孟繁瑜 严乐乐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土地供给会直接或间接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进而成为中国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之一。但这一重要决策依据截止目前,仍只是从土地使用面积角度给予计量分析,对于与经济运行统计分析关系更匹配的土地出让收入指标(虽然是土地供给制度的经济产出之一),却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相关研究处于空白。本文首次将土地出让收入做为研究标的,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检验、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等方法,检验其与宏观经济的实证关系并据此检验修正其预测模型,以期进一步明确土地供给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政策改进依据。
关键词:
土地出让 预测模型 模型检验优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一次"苛刻"的土地出让,一座城市的招拍挂情结●敢闯敢试,是深圳城市精神的写照,在土地出让方式创新上也是如此●满足人才群体的住房需求,事关深圳未来的发展和民生2010年10月27日,深圳市,一场不同于以往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琳华 钟春平
关于地方政府供地模式同时存在“饥饿供地”和“售地冲动”两种对立观点,造成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困扰。从土地财政视角看,地方政府的最优供地模式取决于房价变动对土地供应变动的反应程度。通过构建2003—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出让的房价响应模型实证发现,房价对土地出让变动并不敏感。地方政府为增加售地收入,更倾向于扩大供地而非“饥饿供地”。区域异质性模型和城市等级异质性模型结果表明,无论东中西部还是一、二、三、四线城市,都更倾向于扩大售地。分位数回归和核密度估计显示,低房价及三、四线城市有更明显的扩大供地冲动。进一步的拓展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也倾向于扩大供地量。但现实中,由于土地指标受到严格宏观控制,结构性供地不足和普遍的售地冲动同时存在。因此,可通过挖掘供地潜力、增加用地灵活性来缓解结构性供求矛盾,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饥饿供地 房价 地价 土地财政 售地冲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兰峰 徐辉英 达卉莉 黄歆
厘清房价、土地出让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影响关系,能有效指引公共服务补短板、扩供给和提质量,助力解决民生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本文结合全国284个城市的数据,在测度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出让对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公共服务对房价的资本化效应,最后探究了土地供给量对公共服务资本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的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偏向于经济性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对住房价格具有显著的资本化效应,在时序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说明公共服务水平与资本化效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上则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供给量的增加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务资本化效应;出让收入的偏向性支出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与土地供给量变化致使资本化水平提升或降低是土地出让影响公共服务资本化的两条路径。应尽快建立“人地挂钩”的土地供应制度,积极探索土地价值二次捕获的财政工具,完善政绩考核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土地供需空间错配,摆脱地方政府财政困境。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公共服务 资本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贯成 熊强 汪勋杰
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对象,探索土地供应政策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以及各影响因素在空间上的作用大小和空间分布状况,为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调控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研究表明: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土地供应量和结构对房价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土地供给量系数的绝对值有从东北和华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而保障房供给系数的绝对值有从南方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基本经济层面上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与房价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且三个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研究的结论是:GWR模型可以改进传统的回归方法,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娟尔
研究目的:定量反映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一年前的土地供应量对房屋供应量的影响是正的,对房价的影响是负的,两者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但土地供应量增加对降低房价的影响力非常小。两年前的土地供应量虽然影响房屋供应量,但却不影响房价。研究结论:影响中国当前房价的因素非常复杂,增减土地供应量对调控房价有一定作用,但必须同时有其他工具的辅助,否则其效果很可能不够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荆民 何芳
近年来,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使人们开始高度关注房价得以持续快速上涨的深层次原因。虽然造成房价过快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土地供应制度对房价的影响是不客忽视和无可推卸的。本文中笔者运用经济学相关原理,从现行土地的供应价格、土地的供应量和对土地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来探求土地供应制度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房地产价格 供应制度 影响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