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9)
2023(7608)
2022(5804)
2021(5340)
2020(4268)
2019(9426)
2018(9684)
2017(18485)
2016(10501)
2015(11868)
2014(12323)
2013(11854)
2012(10531)
2011(9539)
2010(9791)
2009(9024)
2008(9177)
2007(8624)
2006(7906)
2005(7361)
作者
(29682)
(25360)
(24589)
(23609)
(15528)
(12017)
(11214)
(9729)
(9700)
(9057)
(8605)
(8322)
(8089)
(7858)
(7690)
(7579)
(7535)
(7280)
(7078)
(7060)
(6398)
(6312)
(6086)
(6006)
(5936)
(5669)
(5664)
(5439)
(5181)
(5076)
学科
(44972)
(44873)
经济(44829)
(35912)
农业(29858)
管理(22553)
业经(16680)
(15757)
企业(15757)
中国(13984)
土地(11232)
(11146)
(10994)
方法(10493)
地方(10386)
农业经济(10185)
发展(9282)
(9269)
(9193)
农村(9181)
(9084)
(8849)
数学(8553)
数学方法(8468)
(8418)
(8377)
(7532)
银行(7522)
(7168)
人口(7075)
机构
学院(148763)
大学(140476)
(59681)
经济(58299)
管理(53722)
研究(49533)
(47228)
理学(45236)
理学院(44788)
管理学(43950)
管理学院(43719)
中国(41918)
农业(35738)
(30506)
科学(30486)
业大(29254)
(26349)
(25886)
(25717)
中心(24898)
研究所(22793)
农业大学(21934)
(20305)
(20279)
师范(20108)
(19868)
财经(19674)
北京(18600)
经济管理(17735)
(17696)
基金
项目(91807)
研究(72794)
科学(71149)
基金(63230)
(54411)
国家(53757)
科学基金(45424)
社会(45016)
社会科(42005)
社会科学(41992)
(38862)
编号(33843)
基金项目(33728)
教育(32076)
(30302)
(27871)
自然(26787)
成果(26782)
自然科(26034)
自然科学(26030)
自然科学基金(25544)
资助(23982)
课题(22459)
(22013)
重点(20368)
(19874)
(19325)
(18751)
(18622)
(18583)
期刊
(80951)
经济(80951)
(53441)
研究(42910)
中国(39921)
农业(35818)
学报(22964)
科学(22310)
业经(21113)
(19801)
教育(19247)
大学(18452)
(18355)
金融(18355)
学学(17406)
(16534)
管理(16198)
农村(14094)
(14094)
农业经济(13908)
技术(13802)
问题(12340)
(10134)
世界(9528)
经济问题(9473)
经济研究(9265)
农村经济(9192)
财经(9062)
资源(8791)
社会(7968)
共检索到23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莉  
文章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纯忠  秦欣璐  
结合数学模型探讨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的权重赋值,运用线性加权平均与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家庭农场信用评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提高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的社会认知度;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家庭农场发展;建立融资担保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家庭农场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加强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联动,争取政策扶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鸿渝  郭肖会  冉楚云  
家庭农场,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科学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农场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新型模式,它兼具小农经济和集体农场的优势,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缺陷。家庭农场的兴起,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商品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正星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透视国有农场改革,从理论上探讨了国有农场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是既存在制度供给不足,也存在着制度供给过剩;采取强制性和诱发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有利于促进农场制度达到新的均衡;制度变迁中存在四个关键问题,制度变迁首要任务是政企、社企必须分开,其次是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推进产权改革和完善治理结构。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秦伟平  汪全勇  石冠锋  刘文霞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结合兵团农场实际情况,团场人力资本可以划分为普通型、技术专长型和经营管理型三类,以此为基础,对兵团农场目前存在的正规教育、健康保健、农场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迁移等一般人力资本投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农场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和方式依旧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农场存在着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现象。根据团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独特性选择适合农场实际的人力资本组合投资模式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农场人力资本高投资低投入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伍士林  
"三权分置"的实施符合当下农村土地利用现状,顺应了农村集体、承包农户和经营主体的各自需求,厘清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从而也为农户土地经营权资本化经营带来了新契机。但农户土地经营权资本化经营尚属初期,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户土地经营权资本化经营的内涵及其运作机制,探讨了当下农户土地经营权资本化经营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杨永坤  
本文结合调研情况,认为家庭农场是今后商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形式,将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占重要位置。围绕与其他经营主体关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在宏观政策层面如何引导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来  
本文结合近期在浙江、广东等地调研中了解的实际情况,认为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表现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为经营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是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家庭农场应当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单元;自然禀赋、生产传统、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获得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适度规模",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下应该以替代相对稀缺资源为创新投入点来实现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益;需要正确认识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规模化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在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共存的现实,不能"拔苗助长";"四化"建设同步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新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莉  胡勇  
研究目的:合作农场作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有其生产机制、运行模式。论文基于江苏省太仓市东林合作农场的案例分析,分析合作农场面临的挑战诸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从生成机制来看,合作农场属于政府推动与村干部组织的一项外生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为农地经营主体,其发挥了"政社一体、多组织合一"的制度优势;但当前的运行模式中,行政权力的过高控制致使生产管理者和生产者缺乏参与激励,政社边界不同、组织目标多元又为股份合作改革带来挑战,从而限制合作农场的效益发挥和公平性的进一步提升。研究结论:合作农场是城乡一体化与土地经营主体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勇  何佳灿  易朝辉  
土地经营权稳定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流转成本高、集中连片难、流转期限短等三个方面。本文考虑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偏远地区三种地域特征,选取上海松江、山东东平、安徽繁昌和桂北F县四种发展模式作为样本,对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做法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构建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机制必须因地制宜;村集体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核心力量;政府支持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必要条件;集体主导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有效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熊彬雁  易朝辉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农民分化与家庭农场成长过程中农地关系的演变,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内部动力的形成及作用机制,探讨现实中动力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农地流转发生和家庭农场发展的危害。结果表明,农户土地供给动力和家庭农场土地需求动力的同时存在是流转交易发生的重要基础。农地流转交易的发生还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需动力要有足够的强度,二是交易成本一定要足够的低。外部动力来源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地方政府的机制创新和村集体的实践创新等,是强化内部供需动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地顺利流转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外部动力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和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有效增强内部动力,科学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调研发现,外部动力不足、过度和失当的情况在现实中同时存在。它们分别通过影响内部动力从而导致家庭农场发展总体偏慢、部分地区出现大跃进、部分地区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政府应通过科学构建外部动力来合理调节内部动力,确保土地流转动力机制的充分平衡运行。一是要从消除流转农户后顾之忧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两个方面强化供需动力,破解整体动力不足问题;二是要应尊重市场规律,正确定位角色,避免过度推动土地流转;三是要将重点放在夯实基础和科学补贴上,防止动力失当带来家庭农场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勇  何佳灿  易朝辉  
土地经营权稳定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流转成本高、集中连片难、流转期限短等三个方面。本文考虑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偏远地区三种地域特征,选取上海松江、山东东平、安徽繁昌和桂北F县四种发展模式作为样本,对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做法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构建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机制必须因地制宜;村集体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核心力量;政府支持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必要条件;集体主导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有效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子风  杨忠伟  王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且内部各利益相关方加速博弈、角力加剧,农村地区面临"内外交困"的发展困境。在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从剖析农村发展困境背后不同群体的发展诉求入手,在借鉴国外成长经验与结合国内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家庭农场"模式的内涵要义并概括其核心要素,阐述了该模式在加快农地有序流转、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现实优越性,并探讨了当下我国推广该模式的历史机遇、现实困境,就其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光志  陈雪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适时建立并完善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相关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家庭农场主体法律制度、改革现行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形成;建立适应家庭农场发展要求的农产品认证法律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信任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C2C交易的发展可以为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交易的活跃提供广阔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