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3)
- 2023(12359)
- 2022(9709)
- 2021(8754)
- 2020(6759)
- 2019(15005)
- 2018(14683)
- 2017(27740)
- 2016(14968)
- 2015(16202)
- 2014(15542)
- 2013(14841)
- 2012(13323)
- 2011(11871)
- 2010(12014)
- 2009(11460)
- 2008(10938)
- 2007(9783)
- 2006(8767)
- 2005(7517)
- 学科
- 济(60269)
- 经济(60201)
- 业(41589)
- 管理(40584)
- 企(30124)
- 企业(30124)
- 农(29556)
- 中国(21408)
- 农业(19946)
- 业经(18371)
- 方法(17751)
- 地方(15337)
- 财(15112)
- 数学(14767)
- 数学方法(14616)
- 制(13822)
- 学(11939)
- 发(11497)
- 体(9943)
- 土地(9740)
- 银(9516)
- 银行(9496)
- 融(9436)
- 金融(9435)
- 发展(9338)
- 务(9322)
- 展(9318)
- 财务(9299)
- 财务管理(9283)
- 环境(9225)
- 机构
- 学院(203672)
- 大学(198622)
- 济(80623)
- 经济(78663)
- 管理(75941)
- 研究(68292)
- 理学(65013)
- 理学院(64259)
- 管理学(63137)
- 管理学院(62760)
- 中国(52291)
- 京(41301)
- 科学(40541)
- 财(38026)
- 农(36841)
- 中心(32466)
- 所(32303)
- 江(31519)
- 财经(30218)
- 业大(29582)
- 研究所(29210)
- 范(28794)
- 师范(28559)
- 州(28037)
- 农业(27667)
- 经(27457)
- 经济学(25650)
- 院(25306)
- 北京(24947)
- 经济学院(23135)
- 基金
- 项目(139518)
- 科学(111299)
- 研究(105436)
- 基金(101400)
- 家(87895)
- 国家(87103)
- 科学基金(75544)
- 社会(70350)
- 社会科(66337)
- 社会科学(66321)
- 省(55245)
- 基金项目(53698)
- 教育(47474)
- 自然(46102)
- 划(45937)
- 自然科(45013)
- 自然科学(45000)
- 自然科学基金(44136)
- 编号(43476)
- 资助(38294)
- 成果(34960)
- 发(31543)
- 重点(31427)
- 课题(30201)
- 部(30074)
- 国家社会(29678)
- 创(28993)
- 制(27478)
- 创新(27028)
- 性(26684)
共检索到303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冬华 高慧智 刘玉亭 杨恒 欧静竹
城市更新是存量规划时代的重要方向,广东"三旧改造"是一项改革创新,旧村改造是其主要方式之一,但在具体过程中却普遍面临实施难或实施偏差等问题。研究以广州旧村全面改造为实证案例,从土地再资本化的视角审视城市更新的治理过程。研究发现,城市更新包括有效土地资产的确定、土地资本的增值与分配以及土地再资本化许可,三个环节是实现土地再资本化的完整链条。原土地权属人、社会资本方和城市政府分别把持不同的环节,以捕获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形成了三方分治的治理格局,此乃城市更新实施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尤其是实施过程中的公共价值失衡成为城市更新工作普遍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城市更新实践中出现的全流程干预的探索,可能成为破解三方分治格局,实现公共理性的新起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贺辉文 张京祥 陈浩 逯百慧
深圳的城市更新治理正在新的逻辑下升级,形成新的格局:原业主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甚至推动开发模式转型;政府加强了政策供给,并改革政府部分职能设置;开发商更新经营理念,并成立行业协会寻求更多的影响。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受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语境和底层秩序建构的双重约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治理主体在博弈下主体地位和角色的自主多频演进的结果。但是新的治理格局还存在不适、危局和诸多问题。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治理 旧村改造 深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王韬
基于剩余权相关理论建立城市更新政策分析框架,探讨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变迁机制及其实施效率。研究发现广州市城市更新政策构建了政府、开发商与原业主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网络,基于分成地租契约的自主更新显著提高了制度效率,但城市更新存在多元目标难以协调、过度追求土地开发利益的问题,面临政策稳定性差、规划管控不足的困境。建议在确立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发挥规划管控作用、明确不同参与主体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策制定应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建立土地增值税制度,转变政府角色定位,以分成契约的形式实现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土地收益分享和经营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灿
为推动广东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释放土地资源潜力,实现产业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2009年"三旧"改造在广东正式推开。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有效提升了地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城市环境品质,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果。但随着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功能优化,以土地指标挖潜为指导的"三旧"改造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综合环境容量提升的需求,亟须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城市更新。在此背景下,2015年2月广州市正式成立了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明月 庾峥 张志鸿
基于旧村庄更新模式维度,构建旧村庄更新市场化指数模型,利用2007—2016年广州市面板数据,测算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以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为因变量,以人均土地面积,城镇化率,第一产业产值,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市场政策变量为自变量,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旧村庄更新的市场化程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政策变量、人均土地面积、城镇化率、土地财政依赖度与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率、非农产值比重、政策变量对旧村庄更新市场化程度存在正向冲击,土地财政依赖度为负向冲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沃林 徐云飞 郑荣宝
构建合理的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路径。从目标实现、土地管理及开发效益三方面构建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德尔菲法、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值,以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模型评价法评价广州市白云汇项目、安华汇项目,以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法检验差异度。研究发现: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被验证,不同指标权重方法和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大;白云汇项目比安华汇项目综合得分更高,旧村改造效果更明显。建议建立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基层人员进行评价方法、结果解读等培训;开展绩效评价指标的弹性调整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岭 郭润红 袁同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承华 李智伟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的组成部分。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解读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多维度内涵,结合昆山中华北村改造实践,探讨了老旧小区更新的理念、方法、改造内容,以及在激活地区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转型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提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包含行动和机制两个层面,并关注周边建成环境的优化,实现地区发展活力的整体提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婷 郑荣宝 张雅琪
本研究以旧村改造的利益分配问题为研究内容,发现导致旧村改造分配失衡的原因有各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信息不对称、公众缺乏有序参与等三方面。最后研究以"包容性增长"视角构建旧村改造利益均衡的理论框架,并从多元共治、规范市场参与、公众监督、目标与责任共担等多方面建立利益均衡保障机制。
关键词:
旧村改造 包容性增长 利益均衡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国胜 宋程
城市更新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合理的城市更新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城市更新可引导优化城市职住空间、为交通系统提质增容创造条件,从需求源头和交通供给双重视角促进交通治理。从城市更新与交通系统协同发展视角出发,基于数据驱动能力分析传统城市更新带来的职住距离拉长、交通出行压力增大的现实问题,并解析了路网密度、公交可达性、职住平衡水平对城市更新开发规模的作用机理,提出密度分区主动管控和交通承载力评估反馈双向协同策略。以广州市为例,探索了人口适配性下的区域差别化城市更新治理、低效站点用地导入下的交通可达性提升、存量交通设施品质与效率提升等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交通治理模式,为大城市的城市交通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金燕
江苏省常州市将土地整备规划与城市更新行动紧密结合,通过底数多维分析、趋势多规研判、项目多层遴选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有效提高了土地整备规划的科学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钱天乐 杨廉
为缓解城市转型升级所需的空间压力,珠三角启动了"三旧"改造,探索存量改造的地方试验。因特殊的历史背景,旧村改造成为重中之重。已有研究通常认为,清晰的土地产权和足够的土地租金剩余是旧村改造的前提,然而现实证明很多满足这一前提的旧村却并未如愿改造。若将土地产权和租金剩余视作旧村改造的外部基础,村集体的组织运作逻辑则是改造的内部基础。本文试图从村集体内部入手,分析经联社(行政村)和经济社(自然村)、精英和村民等相关主体的互动影响关系,解释旧村改造无法实现的内在约束。通过研究可知,由于珠三角旧村既有的"内卷化"约束,使得改造要从单一主体主导的开发模式转变为多主体协商的开发模式,在关注政府、村集体、开发...
关键词:
旧村改造 内卷化约束 内部协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岩 方可
美国1950—1960年的"城市更新"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旧城改造"有相似可比之处。这两种形式的城市再发展都是以改善旧城居住条件的名义,运用政府职权和公共补贴去帮助大规模的私人或准私人投资项目。尽管两者很类似,但是美国的城市更新是由地方政府和商业开发投资者共同合作去振兴衰败的城市中心地带,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旧城改造是由新兴的地方精英所推动的,他们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在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中追逐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再发展 成长机器 成长联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晓 傅方煜
低层次快速工业化和城镇空间连绵化是当前广东省城市更新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城镇建设用地的低效开发带来土地存量资源的严重不足。为突破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瓶颈,广东省全面推动实施"三旧改造"规划,寄希望于通过全面拆迁改造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和空间重构的双重目标。本文从规划思想、公益保障、组织模式、资格准入、成本核算、规划衔接、制度建设等方面辩证分析了"三旧改造"规划实施的正负影响,提出只有在总结"三旧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城市更新的规划思路和技术方法,坚持推进城市更新的制度化建设,继续完善现有的城市更新体制,才能突破当前珠三角土地资源贫乏的发展困境,推动广东省乃至我国城镇建设走上集约、...
关键词:
广东省 “三旧改造” 城市更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贺志浩 王月辰 雷嘉欣
城市更新是新时期适应城市发展形势、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本文在梳理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我国城市更新存在政策支持不足、多部门协调难度大、融资压力大、缺乏系统性、更新理念有偏差等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完善支持政策、成立统筹管理机构、多渠道增加项目融资、强化更新片区统筹管理、提升城市更新理念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积极稳妥有序地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更新 难点 解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