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4)
2023(10263)
2022(8747)
2021(8233)
2020(6973)
2019(16009)
2018(15783)
2017(31094)
2016(17055)
2015(19074)
2014(19315)
2013(19412)
2012(18287)
2011(16603)
2010(16800)
2009(15687)
2008(15940)
2007(14800)
2006(12888)
2005(11479)
作者
(50789)
(43375)
(42741)
(40912)
(26981)
(21002)
(19552)
(16826)
(16143)
(15284)
(14811)
(14444)
(13606)
(13503)
(13405)
(13395)
(13196)
(12421)
(12306)
(12270)
(10799)
(10621)
(10427)
(9991)
(9841)
(9710)
(9637)
(9568)
(8867)
(8808)
学科
(78108)
经济(77933)
(52179)
(50428)
管理(40295)
农业(33338)
方法(32808)
(31290)
企业(31290)
数学(27857)
数学方法(27606)
业经(22168)
中国(19222)
(17737)
(17132)
地方(15632)
(15482)
(12669)
贸易(12668)
(12642)
农业经济(12485)
(12354)
土地(11914)
(11261)
理论(10936)
(10904)
银行(10879)
(10637)
(10560)
(10371)
机构
学院(251262)
大学(248166)
(103873)
经济(101640)
管理(94289)
研究(86878)
理学(81602)
理学院(80654)
管理学(79186)
管理学院(78737)
中国(66840)
(66701)
科学(55044)
(52199)
农业(51491)
(46068)
业大(46053)
(45589)
中心(41809)
研究所(41349)
(39082)
财经(36551)
(33765)
师范(33435)
(33209)
北京(32091)
农业大学(32061)
经济学(31257)
(30501)
(29724)
基金
项目(166367)
科学(130076)
研究(121303)
基金(120287)
(105411)
国家(104401)
科学基金(88021)
社会(78530)
社会科(73043)
社会科学(73016)
(66249)
基金项目(64384)
自然(55875)
(54916)
自然科(54500)
自然科学(54479)
教育(54377)
自然科学基金(53536)
编号(50385)
资助(48077)
成果(40920)
(37690)
重点(37301)
(36979)
(36818)
课题(33944)
(33916)
(32329)
科研(32128)
国家社会(32027)
期刊
(120676)
经济(120676)
(70358)
研究(69490)
中国(54136)
农业(47658)
学报(44377)
科学(40870)
(35398)
大学(33637)
学学(32149)
管理(27654)
业经(25988)
(24841)
金融(24841)
教育(23356)
(22401)
技术(19252)
财经(18086)
问题(17623)
经济研究(16787)
(16133)
(15465)
农业经济(15138)
农村(15031)
(15031)
世界(13372)
资源(12969)
业大(12688)
经济问题(12468)
共检索到372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少琴  李郁芳  
对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土地的经济保障性弱,风险分摊性差,缺乏强制积累财富化解风险的机制,其效用外溢全社会但却没有建立起与受益边界相匹配的供给制度-组织边界,不具备社会保障四方面的基本特征,不具有对社会保障的替代作用。土地不胜农村社会保障之重,却因被动承载保障功能而损失土地效率和农业绩效,首重保障功能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实际上带给农民的是负效用。政府需在土地之外提供社会保障公共品,以剥离土地的保障功能,释放土地的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琴  杨松涛  张同龙  
基于三轮(2011年、2013年和2015年)的全国微观追踪调查数据(CHARLS),本文通过分析新农保的实施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和意愿租金的影响,来考察社会保障是否存在着对土地保障的替代效应,并进一步基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来分析替代效应的异质型特征。结果表明,村庄实施新农保促使村庄内土地依赖程度超过平均水平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下降18.0%;促使村庄内处于土地依赖程度前30%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下降14.9%;促使村庄内处于土地依赖程度后30%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租金上升17.3%。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对于土地保障的替代效应主要作用于高土地依赖型的农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东梅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明显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项目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外,其理由是农民已获得了土地提供的保障。事实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一方面在弱化,另一方面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家财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构建与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替代土地保障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书霞  
社会转型中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发生的转变是当代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客观基础。农民对公平的诉求手段由土地均分转向了国家统一的、普惠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均分是保障农民公平的基本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相对收益逐渐降低,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可及性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永安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虽然从几乎空白到以"两险"为内容的制度破冰,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仍处于低水平保障状态。当前对土地行使农民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保障"的错误认识仍然根深蒂固,甚至把土地承载社会保障职能的既定"事实"当作"应该"。而农业比较效益远低于其它产业,农业岗位的个人收益低于其它岗位,以及国家功能管制下的农业经营用地地价格低廉等现实因素,都决定了土地不能、也不应该承载"社会保障"功能。本文在清理了把农村"土地保障"当作"社会保障"的理论和认识误区,旨在为深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改革扫清认识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统一的国民社会保障体系之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学界关于农地保障的论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对农地保障性质的不同理解、对农地保障绩效的不同评估、对农地保障前景的不同规划。双方在貌似观点对立的背后,都混淆了"社会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区别,导致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议都存在误区。实际上,以存在农地保障为由反对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有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弱化乃至废止农地保障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方案也潜藏着风险,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与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否被有效替代已经成为农地能否健康有序流转的关键所在。文章选取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田野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较强,63%的农户期待转出农地。(2)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有一定影响:劳动承载力功能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地的价值功能替代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高;当今农地的养老功能替代程度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没有显著直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否被有效替代已经成为农地能否健康有序流转的关键所在。文章选取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田野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较强,63%的农户期待转出农地。(2)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有一定影响:劳动承载力功能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地的价值功能替代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高;当今农地的养老功能替代程度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没有显著直接影响。为促进农地合理流转、最大限度保护农户利益,应健全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其增强新农保的保障能力,消除农户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推动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温鹏  孔祥斌  关欣  王洪雨  赵晶  
为研究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方法,提出土地规模化经营政策。基于"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差异是保障农户权益、促进农地资源流转的关键"的假设,根据农户对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需求差异,从耕地生产功能、价值功能以及劳动承载功能3个方面,提出了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测算方法,并以大兴区和海淀区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验证。测算结果表明,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测算方法能够反映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替代产度的差异,为确定区域耕地流转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希勇  
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且不断强化,但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面临新的困境,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经济效率不高、农村土地流转受阻、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等。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则鼓励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并已成为走出土地保障困境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朱冬亮  
频繁的土地调整是当前我国村级土地制度实践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已有的研究  大多只注意到土地调整的负面效应 ,却忽视了土地调整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  控制职能。在当前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看来 :一方面 ,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资源 ,定期  或不定期的土地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 ;另一方面 ,土地调整客观上也有利于  农民的自我管理和农村社会的自我调节。而对于乡村干部来说 ,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资  源 ,而且是对农村社会实行控制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他们往往利用土地调整 ,对农村社  会进行管理和控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湛忠清  
进入二十一世纪,“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的“三农”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如何抓住我国新一轮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机遇,利用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建立广泛的农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进行可行性研究。从一个侧面为切入点,寻找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可行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德  王士海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设计已经基本完成,部分工作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但城乡失衡情况依然明显。在不同的保障条件和支出水平下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要求不同规模的财政资金。基于对未来财政收入的预测,笔者认为,只要政府职能得以转变,公共财政得以建立起来,即使实现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全覆盖,并且采取较高水平的支出方案,未来的财政能力也是可以承受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同利  王坤  
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对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它的社会性,即将全体社会成员都列入保障范围内。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耿进昂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建立个人社会保障专用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尽快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抓紧建立城乡统一大病统筹的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