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0)
2023(8469)
2022(6586)
2021(6113)
2020(4864)
2019(10917)
2018(10974)
2017(22034)
2016(11950)
2015(13389)
2014(13503)
2013(13481)
2012(12173)
2011(11139)
2010(11243)
2009(10658)
2008(10587)
2007(9860)
2006(9061)
2005(8203)
作者
(34456)
(29627)
(29014)
(27573)
(18231)
(14129)
(13080)
(11496)
(11398)
(10311)
(10045)
(9822)
(9374)
(9285)
(8956)
(8688)
(8463)
(8459)
(8293)
(8273)
(7305)
(7270)
(7134)
(6995)
(6726)
(6600)
(6492)
(6358)
(6045)
(5797)
学科
(59763)
经济(59612)
(45790)
(40401)
农业(30106)
管理(27379)
(21035)
企业(21035)
方法(20627)
业经(19210)
中国(16712)
数学(16498)
数学方法(16425)
土地(12409)
(11860)
地方(11837)
(11788)
(11726)
(10468)
农业经济(10262)
发展(9729)
(9718)
(9253)
农村(9241)
(9072)
(8952)
贸易(8945)
(8916)
(8652)
理论(8238)
机构
学院(176338)
大学(172256)
(77128)
经济(75662)
管理(68115)
研究(61686)
理学(58631)
理学院(58022)
管理学(57060)
管理学院(56778)
(50996)
中国(50636)
农业(38782)
科学(36650)
(36524)
(33311)
业大(32816)
(31633)
中心(29519)
研究所(28318)
(27880)
财经(26384)
(24030)
农业大学(24021)
(23141)
师范(22989)
经济学(22902)
北京(22467)
(21323)
经济管理(21083)
基金
项目(114753)
科学(91404)
研究(85833)
基金(84541)
(73470)
国家(72713)
科学基金(62483)
社会(58139)
社会科(53610)
社会科学(53591)
基金项目(45384)
(44770)
自然(38729)
自然科(37781)
自然科学(37774)
教育(37469)
自然科学基金(37136)
(36533)
编号(36149)
资助(32685)
(29641)
成果(28242)
(26339)
(25796)
重点(25115)
国家社会(23824)
课题(23635)
(23249)
(22478)
(22031)
期刊
(96092)
经济(96092)
(56120)
研究(51290)
中国(42802)
农业(37719)
科学(28570)
学报(27825)
(23747)
大学(22247)
业经(22167)
(21847)
金融(21847)
管理(21387)
学学(21338)
(17730)
教育(15335)
农村(14189)
(14189)
问题(14164)
农业经济(13927)
财经(13559)
技术(13016)
经济研究(12568)
世界(11728)
(11631)
(10653)
资源(10307)
经济问题(10119)
社会(9439)
共检索到274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本文将土地流转市场细分为"关系型市场"和"要素型市场",构建"土地依赖-社会关系嵌入-农地非市场化流转"的理论框架,揭示农地非市场化流转现象的内在逻辑。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集中表现为"关系型市场",农地流转主要发生于熟人之间;已有文献忽视了特殊的人地关系及其所引发的特殊的交易关系;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和务工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农户生存保障主要依靠对土地的依附和对亲友的依赖,农户不敢轻易转出土地;社会关系嵌入有利于降低农地流转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农地非市场化流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金国  谢婧  
按照关系嵌入的内涵将关系嵌入分为正式合作关系嵌入和个人社会关系嵌入两个方面,研究它们各自对家族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两者的交叉效应,从而提出建议:建立有效的非正式合作关系、强势的家族企业合作圈和合理合法化的非正式社会网络,以提升家族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罗必良  
本文将农地流转市场分为"关系型人情市场"和"要素型租赁市场",并构建"土地依赖-交易费用-农地流转非市场行为"的理论框架进而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农地流转市场集中表现为"关系型人情市场",农户对亲友邻居的农地流转存在非市场化的定价机制;2农户生存保障离不开对土地的依附和对亲友的依赖;3土地依附性、非专用土地资产、专业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社区资本、交易频率以及对亲友信任度等因素,促使农地转出给亲友邻居,而社会保障水平、通用性人力资本以及合约稳定性则有助于促进农地流转给社会主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之间的行动逻辑,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加快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是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又与现行的行政分权和财政集权体制有关。要加快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之间的行动逻辑,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测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加快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较高的土地财政依赖是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形成又与现行的行政分权和财政集权体制有关。要加快中国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需要地方政府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而且需要调整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力度,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凌霄  张忠根  
笔者以强弱关系为视角,构建市场化影响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作用的理论框架,并基于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化加强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对农户总收入的正向回报,且对强关系的增强效应更大;市场化对强关系收入回报的增强作用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上,而对弱关系收入回报的增强作用则体现在工资性收入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姜鑫生  
农地制度是各相关方的正式博弈规则,它的合理与否对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从根本上影响着广大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因而,要辨别农地制度的合理,性自然不能简单的从微观效率出发。同时,这一正式制度的制定也必然有其现实依据,笔者则以粮食安全为基点,以中央、地方和农民三方博弈的视角辨析了目前我国的农地制度的合理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甜  杨钢桥  赵微  汪文雄  
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运用嵌入性社会结构理论对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行为机理进行研究,构建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自主因素"与"嵌入因素"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农地整治项目区实地调查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行为嵌入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导致其行为决策受到"自主因素"和"嵌入因素"的双重约束;项目特征和参与者特质构成的"自主因素"与村庄特征、社会资本网络、政府支持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嵌入因素"均对农民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网络是影响农民参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体现了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民参与行为的强嵌入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童伟  
发展农地流转市场被认为是减少耕地抛荒的重要举措,但农地转入主体往往对细碎偏远地块缺乏兴趣,这是否会诱发新的耕地抛荒值得深入探讨。利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大数据库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耕地抛荒的影响。结果显示,农地转出户更可能抛荒耕地,致使耕地闲置荒芜。当村庄存在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农地流转诱发的抛荒将进一步加剧,而村集体组织实施的流转则有助于缓解该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机服务发展增强了农地流转对抛荒的激励作用,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使得耕地抛荒问题更为普遍,这是由细碎偏远地块的作业成本高造成的。随着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细碎偏远地块更容易被市场放弃,应重视公共干预在农地配置和高效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朋程  
现有研究表明,获取与创新有关的知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依赖是企业对外合作的重要动因,但对知识依赖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开放式创新和网络嵌入理论为基础,结合组织间依赖的相关研究,探讨知识依赖、关系嵌入和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中小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依赖和关系嵌入显著影响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关系嵌入在知识依赖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即知识依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需要借由关系嵌入得以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士银  朱红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季虹  
本文通过考察农地改革历史、农地使用现状 ,在总结农地使用制度改革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并借鉴已有成功经验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