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7)
- 2023(7411)
- 2022(6226)
- 2021(5754)
- 2020(4677)
- 2019(10609)
- 2018(9993)
- 2017(19692)
- 2016(10573)
- 2015(11463)
- 2014(11203)
- 2013(11065)
- 2012(9951)
- 2011(8916)
- 2010(8721)
- 2009(8070)
- 2008(7775)
- 2007(6708)
- 2006(5743)
- 2005(5076)
- 学科
- 济(45883)
- 经济(45841)
- 管理(31965)
- 业(31323)
- 企(24295)
- 企业(24295)
- 方法(20072)
- 数学(18587)
- 数学方法(18501)
- 农(12967)
- 学(11344)
- 中国(10495)
- 土地(10137)
- 财(10001)
- 贸(9979)
- 贸易(9975)
- 易(9627)
- 地方(8869)
- 业经(8642)
- 农业(8222)
- 销(7951)
- 供销(7950)
- 制(7615)
- 环境(7199)
- 融(6959)
- 金融(6959)
- 银(6409)
- 银行(6365)
- 务(6101)
- 财务(6084)
- 机构
- 大学(150575)
- 学院(149698)
- 济(63287)
- 经济(62284)
- 管理(59885)
- 研究(53244)
- 理学(52262)
- 理学院(51611)
- 管理学(50774)
- 管理学院(50524)
- 中国(42139)
- 京(35308)
- 农(34857)
- 科学(34722)
- 业大(29247)
- 农业(28012)
- 所(27712)
- 财(26425)
- 研究所(25508)
- 中心(25120)
- 北京(22166)
- 财经(21909)
- 江(21269)
- 经(20173)
- 院(19502)
- 经济学(19345)
- 农业大学(19224)
- 经济学院(17649)
- 省(17365)
- 范(16950)
- 基金
- 项目(109000)
- 科学(85797)
- 基金(82465)
- 家(75357)
- 国家(74779)
- 研究(69390)
- 科学基金(63880)
- 社会(46683)
- 自然(45320)
- 基金项目(44676)
- 社会科(44438)
- 社会科学(44423)
- 自然科(44302)
- 自然科学(44287)
- 自然科学基金(43530)
- 省(40202)
- 划(36241)
- 资助(33174)
- 教育(30079)
- 编号(24970)
- 重点(24248)
- 部(23677)
- 计划(22787)
- 发(22761)
- 创(22530)
- 科研(21772)
- 创新(21230)
- 科技(19738)
- 国家社会(19737)
- 教育部(19434)
共检索到21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洪建
研究目的:以2004年8月31日和2005年5月1日为界,将北京市住宅用地市场分为三个阶段,从土地供应量、地价、竞租曲线、土地—资本替代弹性等方面分析土地供应规则的变化对住宅用地招拍挂出让市场的影响。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土地竞租曲线和土地—资本替代弹性分析。研究结论:(1)经营性项目用地招拍挂供应的政策对住宅用地市场的影响胜于“熟地”供应政策;(2)土地竞租曲线的变化反映土地市场在经过较大波动之后正在适应新的土地供应规则;(3)土地—资本替代弹性分析显示北京市住宅用地的市场效率仍然偏低。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土地供应政策 住宅用地 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洪建 余振国 杜金锋
根据土地供应政策的变化,将北京市商服用地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土地供应政策对商服用地市场的影响;同时,运用土地竞租曲线和土地—资本替代弹性方法分析商服用地招拍挂出让市场的变化。
关键词:
土地供应政策 土地市场 商服用地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永涛 冯长春
基于城市经济学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1993—2006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数据,引入数理统计方法,借助于GIS分析工具和SPSS统计软件,以住宅用地为例对市场改革进程中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的演变表现出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城市的一致性,理论模型能较好解释土地市场建立以来的演变过程;与理论判断相同,基础设施扩张尤其是交通条件改善,引致1999年之后住宅用地容积率空间变化梯度明显变缓;土地—资本替代弹性系数的上升说明,市场力量正在影响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的形成,且市场效率逐步提高,作用深度逐渐增强,将促进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空间效率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晓泊 李双杰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1年以来住宅销售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拟合分析,得到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函数。依照得到的需求函数,参考高级微观经济学内对于效用函数的应用,构建等价收入函数,以此函数来判断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化给北京市居民总体福利带来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揭示大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变化规律,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房价调控和土地利用政策。传统统计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05年后新城区地价增幅明显高于老城区。五环外地区因充足的土地供给、交通状况的改善而逐渐成为住宅开发的重点。南部地区地价涨幅明显,地价"北高南低"现象有所缓解。北京的居住功能已经由老城区转至新城区,环线地价的空间布局呈明显的波浪推移状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丽君
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分析张丽君住宅市场,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渐被世人看好。让我们来看一下,北京普通住宅市场状况。一、北京市普通住宅市场的现状“八五”期间,我市房地产业处于快速发展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通过这段时期的发展和调整,住宅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萍 甄辉
通过选择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并设定量化标准、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1997—2004年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数据进行了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北京市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发现北京市住宅地价多中心影响效应显现";生活质量型"较之"生活便利型"基础设施对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更大;地铁与城市快速路对于住宅用地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互补效应";土地面积对地面单价影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喆
通过地统计、线性回归、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研究2016年北京市住宅售租价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住宅小区出售均价分布空间格局的中心性较强,出租均价形成明显的多中心结构;(2)交通可达性、服务设施、附属资源对住宅出售和出租单价产生显著影响,但在不同价格区间存在差异;(3)住宅特征中,房龄和面积对出售和出租单价都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私密空间(室)、公共空间(厅)的数量对出售和出租单价都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公共空间对出售单价的提升比私密空间作用大,而两者对出租单价的提升作用与此相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鹭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北京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是,农村住宅冬季采暖对环境的污染仍然严重,排放量十分惊人。通过对京郊农村冬季采暖能耗问题的调查,提出了改善北京城市空气质量的新思路,并根据对采暖期节能减排的研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北京 空气质量 农村 采暖 节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亚艺 朱道林 耿槟
以北京市六环内住宅租金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Kriging插值等方法,研究北京市住宅租金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市住宅租金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住宅租金整体上呈现由市中心向外圈层衰减的规律,高—高(HH)集聚类型主要分布于北城,低—低(LL)集聚类型则主要分布在南城。人口密度、城市房地产开发、就业中心、城市功能分区、交通条件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等因素影响北京市租金空间结构形成。其中,交通条件及公共服务设施对区域住宅租金高低有决定性作用。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租赁住宅的需求与供给、住宅居住效用这两方面决定城市住宅租金水平。
关键词:
住宅租金 空间结构 影响因素 北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伟 宋金平 张萌
研究目的:揭示2001年以来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探讨增量住宅用地空间演变带来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研究方法:欧氏距离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研究结果:近郊区住宅用地出让所占比重下降、中心区和远郊区比重上升;住宅出让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近郊大型居住区和旧城区,中、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远郊新城和交通廊道沿线的乡镇;长安街以南地区住宅用地外延扩张较典型,以北内部填充式发展较明显。研究结论:新时期北京市住宅用地存在旧城区有机更新、近郊区内部填充式发展和远郊区分散组团式发展三种方式,并非简单的圈层式蔓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剑 赵菁
本文通过实证和政策研究对北京市2007-2009年住宅市场的楼市进行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为代表的普通住宅小区空置率抽样调研表明,房地产住宅市场本身并未出现严重的"非理性繁荣"。对2007-2009年的金融和行政政策研究发现,2008年楼市的触底和2009年5月楼市的大幅反弹更多是宏观政策调控所致。因此,笔者认为2007-2009年楼市的波动是由外生因素所致,而非内生因素所引起。
关键词:
住宅市场 空置率 宏观调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璟 张红 刘洪玉
本文从各种市场统计数据入手,结合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从开发投资规模、土地供给、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等方面,对2005年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的整体走势和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预测了2006年的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新建商品住宅市场 回顾 预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荣荣 张红
需求变化是影响住宅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北京市1987~2004年商品住宅销售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及城镇人口等数据,借助误差修正模型对北京市住宅市场进行分析,并预测了2005年住宅市场的需求。分析表明:北京住宅市场正处于价格波动较小的长期均衡状态;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口保持稳定增长而房价基本不变的条件下,2005年住宅需求仍将保持平稳的增长趋势,其需求量为2578万平方米;而房价如果提高5%和10%,需求量将分别减少90万平方米和173万平方米;同时,北京市住宅市场恢复长期均衡的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弱;宏观调控对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住宅市场 需求 预测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路英 吴玉鸣
本文基于住宅微观交易数据,利用空间特征价格模型(SHPM)方法解决学校质量变量的内生性问题,考察了学校质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发现,重点小学的学区房价格比其他住宅价格高出7.6%,购房者对学校质量的支付意愿水平高于其他公共设施的支付意愿水平;进一步的空间分位数回归(SQR)的异质性检验表明,购买高价住宅的高收入阶层比购买低价住宅的低收入阶层愿意且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城市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和消费偏好,从而为城市管理者制定学校的空间布局、调控学区房价格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