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8)
- 2023(14066)
- 2022(11989)
- 2021(11344)
- 2020(9627)
- 2019(22844)
- 2018(22398)
- 2017(43048)
- 2016(23044)
- 2015(26077)
- 2014(26028)
- 2013(25906)
- 2012(23816)
- 2011(21555)
- 2010(21212)
- 2009(19625)
- 2008(19285)
- 2007(16759)
- 2006(14237)
- 2005(12737)
- 学科
- 济(106660)
- 经济(106566)
- 管理(66271)
- 业(61480)
- 企(49706)
- 企业(49706)
- 方法(49610)
- 数学(45030)
- 数学方法(44556)
- 中国(29501)
- 农(25999)
- 财(25447)
- 贸(22724)
- 贸易(22718)
- 易(22226)
- 学(19872)
- 业经(19153)
- 地方(18097)
- 制(17720)
- 农业(16150)
- 务(15236)
- 财务(15182)
- 财务管理(15142)
- 银(14381)
- 银行(14353)
- 企业财务(14344)
- 环境(14223)
- 融(14060)
- 金融(14057)
- 出(13979)
- 机构
- 大学(330627)
- 学院(327360)
- 济(145982)
- 经济(143300)
- 管理(130115)
- 理学(112748)
- 研究(111604)
- 理学院(111532)
- 管理学(109710)
- 管理学院(109102)
- 中国(86285)
- 京(69897)
- 科学(65905)
- 财(63768)
- 所(54655)
- 中心(52248)
- 财经(52115)
- 农(51488)
- 研究所(49878)
- 经(47712)
- 业大(47240)
- 经济学(46876)
- 江(46405)
- 北京(43791)
- 经济学院(42481)
- 农业(40748)
- 范(40732)
- 院(40615)
- 师范(40334)
- 财经大学(39024)
- 基金
- 项目(223954)
- 科学(178378)
- 基金(167945)
- 研究(160614)
- 家(146351)
- 国家(145282)
- 科学基金(125740)
- 社会(105633)
- 社会科(100525)
- 社会科学(100500)
- 基金项目(88271)
- 省(83538)
- 自然(81539)
- 自然科(79737)
- 自然科学(79714)
- 自然科学基金(78299)
- 教育(73185)
- 划(71666)
- 资助(69998)
- 编号(62863)
- 部(51245)
- 重点(50145)
- 成果(49777)
- 发(47433)
- 创(45896)
- 国家社会(45440)
- 教育部(44250)
- 科研(43687)
- 创新(43221)
- 人文(42658)
- 期刊
- 济(148177)
- 经济(148177)
- 研究(94027)
- 中国(58423)
- 财(49142)
- 学报(48036)
- 科学(46649)
- 管理(45021)
- 农(44654)
- 大学(36826)
- 学学(34771)
- 农业(30369)
- 技术(28053)
- 融(27514)
- 金融(27514)
- 经济研究(25666)
- 财经(25547)
- 教育(25125)
- 业经(22436)
- 经(22038)
- 问题(21865)
- 贸(19129)
- 统计(18233)
- 业(17144)
- 理论(16909)
- 技术经济(16628)
- 国际(15995)
- 策(15891)
- 世界(15867)
- 实践(15134)
共检索到47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路
本文研究了中国城市土地供应结构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通过对全国270个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土地供应存在明显的"内部失衡"和"空间错配"。在城市内部,住宅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比例明显偏低。在空间分布上,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用地供应明显少于中小城市,东部地区的人均土地供应与其他地区相比受到更严格的限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均"招拍挂"土地、人均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的供应量对房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供地总量对房价影响微弱;土地供应"空间错配"主要体现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之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皮亚彬 李超
为了分析地区竞争下地方政府间土地供给结构的策略互动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文在归纳梳理中国土地供应法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和工业用地需求的两城市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基于2006—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约束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有激励以减少居住用地为代价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进行招商引资竞争;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情形相比,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工业用地的供应量更高,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则偏低,工业地价与居住用地的价格差异增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结构的干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高了房价。此外,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会影响到相邻地区的供地策略。研究对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改革、从供给侧解决高房价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光建 魏义方 戴李元 赵宇
近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住房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特征。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房价波动情况,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划分为三类。在此基础上,从全国层面以及不同类别城市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除了地价、居民收入、信贷规模等宏观性的影响因素外,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房价的变动以及不同城市房价水平的差别。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变动趋势 聚类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治国 李成友 刘志有
文章采用我国284个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及东中西部地区数据,构建实证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有效验证。研究发现,当城市非住房部门获得更多土地配给时,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会增加,人口规模反而下降,城市经济总产出会先增加后减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合理的城市土地供给制度导致的土地供需错配降低了匹配城市发展的人口容量、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持久发展,特别是优先考虑非住房用地使用的城市土地供给政策推升了房价,且发现在2009年之前,东部地区非住房用地比重对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的推动效应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不大,而自2009年以来,三个地区非住房用地比重对房价、工资和人均产出推动效应的增幅有所减缓...
关键词:
城市土地供给 住房价格 城市化 土地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斌开 杨汝岱
基于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7年的家户数据,本文研究土地供给、住房价格和居民储蓄的关系。研究表明,住房价格上涨使得居民不得不"为买房而储蓄",从而提高居民储蓄率:住房价格上升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升0.067个百分点,这解释了2002—2007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的45%。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价格上涨主要影响收入水平较低、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较小的家庭;同时,住房价格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影响较大。以土地供给作为住房价格的工具变量有效缓解了内生性问题,2SLS回归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越少,住房价格水平越高,居民储蓄率越高。本文的结论对于降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
关键词:
UHS 住房价格 居民储蓄 土地供给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建新 苗建军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1997-200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动态特征,并考察了城市因素对房价动态参数的影响。所得主要结论有:中国城市房价具有强序列相关和弱均值回归特征;住房使用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及其变化对序列相关系数有显著影响;真实收入及其变化、建造成本、地区市场化指数对均值回归系数有显著影响;各城市的房价动态参数拟合值几乎全部落入震荡收敛区内,东部城市房价的波动振幅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1999年后35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波动振幅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尤其是2007年的房价波动振幅出现了非正常增长,但波动频率变化幅度不大。
关键词:
城市住房价格 序列相关 均值回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珂 李国敏
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畸高,会进一步诱发住房供应结构性失调、建筑市场投资增长过快、土地虚拟资本性质加强,土地所有者和最终投资者权益受损等后果。为此,从住房价格形成机制、机理及其构成要素等方面剖析住房价格过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翊明
中国正值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这一点在世界经济实践中,也应该属于奇迹,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中国凭借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发展势头良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尤济红 刘帷韬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背后的人力资本分布不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过去十几年的中国城市发展中,劳动力技能结构差异(以受教育程度来衡量)不仅在静态上呈现巨大差异,在动态上也表现出日益分化的态势。而对其分化的成因,已有文献还缺乏深入的讨论。本文基于住房价格的视角,探讨中国城市劳动力技能结构为何趋于分化。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升显著推高了城市劳动力技能结构水平,其中的机制主要来源于不同技能劳动力对高房价的偏好差异:高技能劳动力更偏好高房价;当进一步控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后,城市劳动力对高房价的偏好显著下降。因此,中国城市劳动力技能结构分化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城市资源分配和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城市房价的分化上涨是不平衡发展的一个典型表象,而这一表象背后的城市公共资源分配差异带来的劳动力技能结构分化才是需要政策层面予以关注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琳华 钟春平
关于地方政府供地模式同时存在“饥饿供地”和“售地冲动”两种对立观点,造成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困扰。从土地财政视角看,地方政府的最优供地模式取决于房价变动对土地供应变动的反应程度。通过构建2003—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出让的房价响应模型实证发现,房价对土地出让变动并不敏感。地方政府为增加售地收入,更倾向于扩大供地而非“饥饿供地”。区域异质性模型和城市等级异质性模型结果表明,无论东中西部还是一、二、三、四线城市,都更倾向于扩大售地。分位数回归和核密度估计显示,低房价及三、四线城市有更明显的扩大供地冲动。进一步的拓展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也倾向于扩大供地量。但现实中,由于土地指标受到严格宏观控制,结构性供地不足和普遍的售地冲动同时存在。因此,可通过挖掘供地潜力、增加用地灵活性来缓解结构性供求矛盾,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饥饿供地 房价 地价 土地财政 售地冲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倩 封彦 汤勇 尹罡 任国平 旷玟
以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住房价格的中介作用,构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选取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111个资源型城市,基于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类型检验资源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和住房价格,但是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再生型城市的影响系数最大,成熟型城市的影响系数最小。这种差异性与城市的资源保障能力相关。(2)资源型城市总体和成熟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而再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住房价格对土地财政影响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土地财政 经济增长 住房价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如曦 倪鹏飞
本文利用2005-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技术考察了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的区域空间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存在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规律性递减,随着时间推进而微幅减弱但整体相关性始终突出。同时,城市住房价格在局域范围内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除了受收入、信贷、成本等传统因素作用外,中国城市间住房价格还依赖于周边尤其是近邻约400公里范围内城市住房价格波动的空间溢出正向效应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城市间,这种空间溢出及其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一线城市住房价格向域外扩散的过程中还辐射了中国更广的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海珍 尹琪 李苏骁
本文在梳理、总结开放经济条件下住房价格变动机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住房供求、经济增长、股市收益率、房市调控政策、房价预期等因素,分别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国内信贷和跨境热钱对以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为代表的全国住房价格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内信贷和跨境热钱对全国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一线城市房价变动则有显著影响;国内信贷对下一期房价具有正向影响,而跨境热钱净流入对下一期房价具有负向影响。因此,要强化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信贷调控,防范跨境热钱对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雪良
一、问题的提出和假定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合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的繁华程度与人口多寡、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密不可分。住房既是承载人口的基本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构成了城市的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荣荣 刘洪玉
本文致力于研究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的作用机制,从住房需求方程出发,构建了土地供应对住房价格影响的分析模型,并利用1995年1月-2004年7月北京市城八区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供应的确是影响住房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土地供应很大程度上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房价的预期而作用于当前房价的变化。
关键词:
土地供应 住房价格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