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2)
- 2023(14094)
- 2022(12291)
- 2021(11619)
- 2020(10075)
- 2019(23724)
- 2018(23081)
- 2017(44030)
- 2016(23752)
- 2015(26974)
- 2014(26860)
- 2013(26626)
- 2012(24684)
- 2011(21967)
- 2010(21849)
- 2009(20232)
- 2008(20300)
- 2007(17419)
- 2006(14632)
- 2005(13158)
- 学科
- 济(102985)
- 经济(102892)
- 管理(72308)
- 业(70484)
- 企(58984)
- 企业(58984)
- 方法(52301)
- 数学(47145)
- 数学方法(46610)
- 财(30099)
- 农(25928)
- 中国(24565)
- 贸(21716)
- 贸易(21712)
- 易(21145)
- 学(20885)
- 务(19964)
- 业经(19909)
- 财务(19907)
- 财务管理(19859)
- 企业财务(18902)
- 地方(18708)
- 制(18566)
- 农业(16695)
- 银(15305)
- 银行(15275)
- 融(14893)
- 金融(14890)
- 行(14420)
- 技术(14124)
- 机构
- 大学(334880)
- 学院(332446)
- 济(139391)
- 经济(136733)
- 管理(133614)
- 理学(115797)
- 理学院(114555)
- 管理学(112516)
- 管理学院(111906)
- 研究(107979)
- 中国(84981)
- 京(72006)
- 科学(65700)
- 财(64859)
- 农(56521)
- 所(53335)
- 中心(52919)
- 财经(52089)
- 业大(51125)
- 江(48982)
- 研究所(48439)
- 经(47604)
- 北京(44721)
- 农业(44667)
- 经济学(43477)
- 范(40785)
- 师范(40338)
- 经济学院(39534)
- 院(39290)
- 财经大学(39120)
- 基金
- 项目(228817)
- 科学(181627)
- 基金(170264)
- 研究(161997)
- 家(148699)
- 国家(147531)
- 科学基金(128152)
- 社会(104452)
- 社会科(99373)
- 社会科学(99344)
- 基金项目(90030)
- 省(87344)
- 自然(85485)
- 自然科(83603)
- 自然科学(83579)
- 自然科学基金(82103)
- 教育(75085)
- 划(74761)
- 资助(71102)
- 编号(64155)
- 部(51708)
- 重点(51206)
- 成果(50920)
- 创(47199)
- 发(47154)
- 科研(45244)
- 教育部(44495)
- 创新(44293)
- 国家社会(43872)
- 人文(43121)
共检索到487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枭 姜汉一
通过2003~2012年北京市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市场出让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影响土地溢价的供给因素,为控制地价非理性上涨、加强地价调控提供研究基础。梳理影响土地成交溢价的微观调控因素有单宗土地面积、起始价格、容积率、规划用途、区位、土地一级开发程度、交易方式以及成交月份;通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宗地建筑面积、起始单价、容积率、出让方式以及成交月份等因素显著。研究表明控制土地溢价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可通过调整土地供给因素控制土地市场的非理性因素,降低土地溢价,从而实现地价调控。
关键词:
土地出让市场 溢价 地价调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波 刘占洋 刘江涛
研究目的:确定住宅用地出让溢价率水平与宗地规模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和区位城市中这一关系的差异。研究方法:理论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总体上宗地规模对土地溢价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化关系,不同规模和区位城市中这一关系有差异。人口介于500万~1 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中土地溢价水平受宗地规模的影响较为强烈,东部和中部城市中宗地规模大小对土地溢价水平影响显著,西部城市不显著。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在总量既定条件下调整宗地投放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土地溢价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哈巍 吴红斌 余韧哲
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二手房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估计了重点小学对应的学区房相对于非学区房的溢价。混合OL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房屋特征、楼盘特征、行政区划和区位指数等特征的情况下,市重点和区重点学区房分别比非学区房的出售价格高出18.4%和5.4%。这种"以房择校"式的就近入学只是将择校费转移到了学区房的价格上,而且可能加剧不同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居住群分效应"。打破这一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均衡,缩小不同学校在质量上的差距。
关键词:
学区房 义务教育 公共品资本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乐勤 孙佑海
研究目的:基于公共地的悲剧模型,构建经营性土地出让中各供给主体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模型框架,并以此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多个供给主体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会导致土地供给趋于饱和并且会进一步导致土地供应过量。研究结论:提出建立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以土地储备为基础的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策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经营性土地 出让 博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娅
本文利用拍卖理论对土地挂牌和招标方式进行分析,证明竞标者向对手隐藏信息是造成挂牌中的竞价集中出现在现场竞价阶段的原因,而且与招标方式相比,挂牌方式因为能够向竞标者显示信息而形成了更高的土地价格;利用北京市土地出让数据证明挂牌方式既可作为调控市场的手段,又在信息显示作用下推高了地价,因此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地方政府的这一行为会削弱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因此要避免挂牌方式的过度使用。
关键词:
土地出让 挂牌 招标 拍卖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迎春 闫雅梅 张文新
基于1992、2012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利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土地利用流量"的新概念来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区际差异。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流量能很好地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数量、方向,以及转化程度、方向;(2)从土地利用流量来看,北京市近20年来耕地减少最为严重,流出面积为2408.97km2,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是流入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3)从土地利用流量比的角度分析,耕地和其他土地均为负值,而其他类型均为正值;(4)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来看,北京市土地利用年均变化速度达到1.15%;(5)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区际差异,将北京市16个区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迅速变化区、较慢变化区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英兵
企业与政府间的政治联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治理机制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等各方面行为。地方政府利用所有权关系和政治手段对辖区内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干涉以达成特定的政治目的,而企业也愿意通过与政府建立联系为其并购行为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而这两种作用方向相反的政治联系对企业的并购所产生的影响如何通过企业在并购中所支付的并购溢价高低反映出来?本文以2003年到2012年间在A股市场上发生的以股权为并购对象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政治联系即政府主导的政治联系与企业主导的政治联系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并购中所承担的并购溢价高低所产生的影响。结论表明,政府主导的政治联系强度与同地并购的盈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伟 宋金平 张萌
研究目的:揭示2001年以来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的空间分布与动态演变,探讨增量住宅用地空间演变带来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研究方法:欧氏距离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研究结果:近郊区住宅用地出让所占比重下降、中心区和远郊区比重上升;住宅出让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近郊大型居住区和旧城区,中、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远郊新城和交通廊道沿线的乡镇;长安街以南地区住宅用地外延扩张较典型,以北内部填充式发展较明显。研究结论:新时期北京市住宅用地存在旧城区有机更新、近郊区内部填充式发展和远郊区分散组团式发展三种方式,并非简单的圈层式蔓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景国 袁一正
利用北京市的相关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北京市房价和地价的因果关系,发现:从短期看,房价对地价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影响,从中长期看,房价与地价各自由自身的供求关系决定,互相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超 肖璐 凌爱凡
本文利用2008—2016年的微观住宅用地出让数据,通过DID模型分析了房产税对我国土地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房产税降低了土地价格。不过动态政策效应发现,房产税对土地价格的负向影响仅表现为短期冲击,主要集中于房产税推出后前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向影响将逐步消失。进一步分析发现,房产税抑制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降低了土地竞争程度,进而降低了土地价格。异质性分析发现房产税降低了重庆和上海的土地价格,但对两地土地价格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重庆房产税推出之后,显著降低了征收房产税的主城九区的土地价格,而对重庆其他区县的土地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本文为研究房产税与土地价格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为房产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房产税 土地价格 土地出让 双重差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舜 陈建伟
在当前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趋向公平、地区及学校间教育差距有所缩小的背景下,我国"学区房"溢价却呈愈演愈烈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分布最具代表性的区县为例,在考察"学区房"溢价水平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将义务教育资源竞争程度、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和经济增长等作为内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和义务教育资源竞争程度对"学区房"溢价水平变化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且前者的相关性要显著高于后者,家庭财富不平等的加剧是近年来我国"学区房"溢价水平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学杰 王丽娟
近年来,北京市郊区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开展创新性探索,创造了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新模式。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的核心是建立乡镇统筹平台,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的收益的均衡分配,体现了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的思想。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工业大院改造为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乡镇统筹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齐福全 李琼
本文利用1978~2003年北京市农村居民资产数据,在描述资产总量和结构变动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农村居民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采取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两者在长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的储蓄—投资转化率较高。但是,这种结果也说明了北京市农村居民投资的资本来源比较单一,直接受制于个人的储蓄。
关键词:
资产总量 投资 储蓄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远索
近几年来,北京房价一路狂飙,引发土地储备供应制度与房价关系的大讨论。部分学者和民众质疑正是土地储备供应制度拉高了房价。因此,有必要结合北京房价现状,分析其土地供应与储备制度的运行现状和绩效,并提出促进楼市健康理性发展的土地供应与储备发展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煜 崔娜娜 沈体雁
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区房"炙手可热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16年北京市六环内6235个二手房小区住宅均价数据,分别使用特征价格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比测度了学区房的教育溢价。研究表明:住房价格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忽视了这一空间效应,导致高估了教育的溢价程度;不同等级教育资源对住房价格的空间溢价明显不同,市重点学区房的教育溢价程度远高于区重点和普通学区房的教育溢价程度。
关键词:
学区房 教育溢价 特征价格模型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