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0)
- 2023(2910)
- 2022(2572)
- 2021(2542)
- 2020(2123)
- 2019(4983)
- 2018(4868)
- 2017(10023)
- 2016(5426)
- 2015(6294)
- 2014(6090)
- 2013(6106)
- 2012(5583)
- 2011(5005)
- 2010(4964)
- 2009(4584)
- 2008(4370)
- 2007(4046)
- 2006(3448)
- 2005(3116)
- 学科
- 济(28466)
- 经济(28442)
- 管理(21084)
- 业(14168)
- 企(12184)
- 企业(12184)
- 方法(9751)
- 数学(8776)
- 数学方法(8742)
- 土地(7357)
- 财(7305)
- 家(6208)
- 中国(6082)
- 销(6076)
- 供销(6072)
- 国家(6026)
- 房(5346)
- 地产(5345)
- 房地(5345)
- 房地产(5345)
- 农(5342)
- 学(5101)
- 财政(5095)
- 城市(4575)
- 政(4396)
- 地方(4223)
- 制(4019)
- 经济学(3971)
- 经济管理(3881)
- 城市经济(3847)
- 机构
- 大学(71974)
- 学院(71653)
- 济(32541)
- 经济(32027)
- 管理(29959)
- 理学(25473)
- 理学院(25236)
- 研究(24984)
- 管理学(24892)
- 管理学院(24760)
- 中国(20507)
- 财(17037)
- 京(15515)
- 科学(13476)
- 财经(12865)
- 所(12359)
- 中心(12237)
- 经(11833)
- 研究所(10877)
- 江(10762)
- 经济学(10445)
- 农(10437)
- 财经大学(9694)
- 北京(9684)
- 业大(9641)
- 经济学院(9407)
- 院(9335)
- 农业(8214)
- 范(8047)
- 州(8009)
- 基金
- 项目(46879)
- 科学(37650)
- 基金(35816)
- 研究(33865)
- 家(30682)
- 国家(30496)
- 科学基金(26684)
- 社会(22866)
- 社会科(21818)
- 社会科学(21812)
- 基金项目(18516)
- 自然(17217)
- 省(16980)
- 自然科(16848)
- 自然科学(16846)
- 自然科学基金(16563)
- 资助(15473)
- 教育(15303)
- 划(14539)
- 编号(13055)
- 部(11129)
- 成果(10886)
- 重点(9945)
- 国家社会(9720)
- 教育部(9620)
- 人文(9290)
- 制(9236)
- 创(9191)
- 发(9079)
- 大学(8969)
共检索到113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忠菊 杨庆媛
以重庆为个案,从土地供应数量、结构和方式三方面分析不同区域土地供应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后认为,增加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有利于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控房价和平抑其波动;未来应扩大土地"招拍挂"供应的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土地配置中的作用,同时从政府"卖地"收益中抽取固定比例用于公租房建设,以构建商品房和保障房市场互不干扰、良性共存的局面;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要体现差别化,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有助于防止房价过快增长,严格限制高档商品房用地供应有利于抑制投机性需求。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土地供应 房价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德洪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地方政府诺思悖论行为的存在,导致我国商品房的房价不断波动,地方政府缺乏稳定房价的内在动力。中央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克服地方政府因诺思悖论行为的发生而导致的房地产市场的混乱。
关键词:
房地产 地方政府 诺思悖论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勇刚 李祥
运用1999~200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变量的面板数据,对住宅价格、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住房价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认为房价要回归理性增长水平,应健全地方政府的财政监管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适当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房价波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丽 钟荣桂
2016年中国面临了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政府调控对房价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35个城市2010~2016年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竞拍过程中的额外规定)和行政调控政策("限贷"、"限购"和住房规划政策)的变化来研究其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得出土地供应调控和"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显著正向作用,但"限贷"和住房规划政策对房价的作用与预期相反并做了相应的分析,最后提出3个稳定房价的建议:(1)在供给侧的调控仍以增加土地供应为核心,各大城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2)在需求侧的调控则以"限贷"、"限购"为抑制房价上涨的短期有效的政策工具。(3)土地制度改革是稳定房价根本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丽 钟荣桂
2016年中国面临了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政府调控对房价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35个城市20102016年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竞拍过程中的额外规定)和行政调控政策("限贷"、"限购"和住房规划政策)的变化来研究其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得出土地供应调控和"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显著正向作用,但"限贷"和住房规划政策对房价的作用与预期相反并做了相应的分析,最后提出3个稳定房价的建议:(1)在供给侧的调控仍以增加土地供应为核心,各大城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2)在需求侧的调控则以"限贷"、"限购"为抑制房价上涨的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丰雷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供应管制通过住房供给弹性渠道对房价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土地供应管制影响房价波动的渠道是:土地供应管制的宽松和收紧通过供地规模、用地成本以及市场预期影响住房供给弹性,再经由供求关系和投机效应的传导影响房价波动。(2)土地供应管制可以解释45%的城市间住房供给弹性差异;地方政府不同松紧程度的策略性供地行为导致住房供给弹性与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中央偏向中西部的土地配额管制政策导致东部城市住房供给弹性低于中西部城市。(3)住房供给弹性决定了房价周期波动,并具有非对称性效应:在市场景气繁荣阶段,供给弹性越小,房价涨幅就越大;在市场不景气阶段,房价跌幅与供给弹性的关系存在方向上的不确定性。研究结论:土地和住房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改革供地制度和调整供地政策,使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在时空维度上相匹配,将有利于熨平房价波动,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晓娜 兰宜生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2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和2SLS估计方法,对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及土地供给流量弹性进行估算,考察土地供给弹性与房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土地供给价格弹性在城市之间表现出巨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及土地供给流量弹性均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对于房价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提高土地供给流量弹性可以显著降低房价的波动幅度;在土地供给流量弹性低的城市,预期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更大。
关键词:
土地供给 价格弹性 预期 房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王忏
本文构建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两地区多部门波动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在房产需求冲击传导和溢出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表明:单个地区的房产需求冲击首先通过房地产部门传导至该地区财政收入,导致当地公共支出波动。在两级政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动机开展对公共支出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因此,另一地区的公共支出也会同向波动,产出、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同步受到影响,冲击带来的影响随之溢出。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地区间竞争的机制将可以传导和放大整体经济波动。更换居民效用函数形式、在非房地产部门引入工业用地作为生产要素等稳健性检验均不会改变结论。此外,基于现实情况,本文还在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时长的内生决策、劳动力的行业间配置、央地税收分成等拓展机制,阐释了拓展机制对模型结果的影响。这一研究将为地区间竞争机制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成唯 陈瑞 严林 廖秋仪
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水平呈现正向相关的理论机制,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5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对两者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涨显著地促进房价水平增长,而房价水平的上涨反过来又会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一方面,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上升导致地价持续上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加,更容易通过土地抵押举债,导致债务规模的升高;另一方面,伴随着住房需求的增加,地方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高了房价。这为中央政府相关房价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江波
目前,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存在"两难"选择,既想控制投资过热和房地产投机,又不得不兼顾促进供给并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这种双重目标,是单一的以紧缩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政策难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志锋
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地方政府的行为值得认真分析,本文认为借助经济人假设能很好地分析地方政府表现出的房价助推行为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会认真对待。解决这一问题,也应该重视经济人行为逻辑,进行体制改革。
关键词:
房价 地方政府 经济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成唯 陈瑞 严林 廖秋仪
分析地方政府债务与房价水平呈现正向相关的理论机制,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5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对两者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涨显著地促进房价水平增长,而房价水平的上涨反过来又会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一方面,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上升导致地价持续上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加,更容易通过土地抵押举债,导致债务规模的升高;另一方面,伴随着住房需求的增加,地方政府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高了房价。这为中央政府相关房价调控政策、债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凯 刘成坤
本文基于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具有"空间依赖"性质的房价、地价空间面板联立方程模型,深入研究房价与地价关系、地方政府行为对房价和地价的作用机制以及城际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邻近城市的房价相互"模仿"并一同推动地价上涨,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呈现"模仿促进"的作用特征;各城市通过尽可能抬高本地地价来拉大与邻近城市地价水平的差距,进而推高房价,实现"以地生财"。此外,研究还证实地方政府通过"价格途径"和"政策途径"均能对房价进行有效调控,且"价格途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数量途径"和"结构途径"作为地方政府控制地价的有效手段,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土地财政背景下,房价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可能存在双向联动效应,形成风险叠加。现有文献不乏房价快速上涨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可能引发风险的讨论,而本文侧重分析两者的双向叠加关系及土地财政的调节效应。具体地,房价上涨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债务风险的提高反过来又强化了地方政府推升房价的动机;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双向联动效应。本文拟从风险的双向叠加视角,分析房地产与债务风险主体微观心理及其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图模拟风险叠加的机理,构建联立方程组以更有效揭示风险叠加的效能。利用中国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的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这种抑制效应越被强化;同时,土地财政依赖也强化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房价的促进效应,并进一步推高了房价。由此可知,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的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以提高房价的方式来缓解其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春合 吴福象
每逢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时,地方政府都采取应对措施削弱调控力度以维护房价,本文从中央地方关系视角考察这一悖论。在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背景下,中央调控政策的相机抉择性造成其对地方政府的软约束,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反应取决于该政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动态博弈模型显示:无论调控政策是否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冲击,地方税率越低,土地出让收入影响因子越高,地方政府越倾向干预;调控对房价预期产生负面冲击时,投资需求比重过高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干预。基于现实数据的推演表明,地方政府只有在房价预期受到调控负面影响时才会选择干预。为缓解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的冲突,中央政府需要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并通过调整央地财政关系来改变地方财政激励。
关键词:
相机抉择 房价预期 中央地方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