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9)
- 2023(12402)
- 2022(9843)
- 2021(9091)
- 2020(7335)
- 2019(16465)
- 2018(16448)
- 2017(31148)
- 2016(17337)
- 2015(19341)
- 2014(19626)
- 2013(18920)
- 2012(17082)
- 2011(15422)
- 2010(15752)
- 2009(14889)
- 2008(15039)
- 2007(13835)
- 2006(12560)
- 2005(11717)
- 学科
- 济(70737)
- 经济(70626)
- 业(58980)
- 管理(50751)
- 农(49838)
- 企(38207)
- 企业(38207)
- 农业(33212)
- 业经(23985)
- 方法(22433)
- 财(21490)
- 制(20557)
- 中国(19954)
- 数学(19120)
- 数学方法(18910)
- 体(15339)
- 地方(14284)
- 发(13989)
- 务(13307)
- 财务(13267)
- 财务管理(13227)
- 学(13016)
- 企业财务(12665)
- 农业经济(12572)
- 银(12068)
- 银行(12052)
- 土地(11995)
- 发展(11544)
- 展(11528)
- 行(11477)
- 机构
- 学院(246560)
- 大学(240653)
- 济(100293)
- 经济(98071)
- 管理(92383)
- 研究(80645)
- 理学(78457)
- 理学院(77672)
- 管理学(76370)
- 管理学院(75939)
- 中国(65894)
- 农(57241)
- 京(50745)
- 财(50130)
- 科学(47106)
- 农业(43329)
- 所(40431)
- 江(40407)
- 业大(40210)
- 中心(39110)
- 财经(38150)
- 研究所(35559)
- 经(34475)
- 范(31736)
- 州(31659)
- 师范(31445)
- 北京(31306)
- 经济学(29729)
- 省(28645)
- 院(28484)
- 基金
- 项目(155944)
- 科学(123098)
- 研究(119806)
- 基金(112311)
- 家(96493)
- 国家(95524)
- 科学基金(82457)
- 社会(77008)
- 社会科(72500)
- 社会科学(72482)
- 省(62455)
- 基金项目(59482)
- 教育(54161)
- 编号(51664)
- 划(50527)
- 自然(50343)
- 自然科(49103)
- 自然科学(49092)
- 自然科学基金(48247)
- 资助(43736)
- 成果(42247)
- 制(35456)
- 课题(34897)
- 部(34815)
- 重点(34590)
- 发(34202)
- 农(32431)
- 创(32180)
- 国家社会(31937)
- 性(31769)
- 期刊
- 济(124536)
- 经济(124536)
- 研究(73175)
- 农(62456)
- 中国(59643)
- 农业(41860)
- 财(41339)
- 学报(37046)
- 科学(35185)
- 管理(31935)
- 大学(29848)
- 融(29373)
- 金融(29373)
- 学学(28071)
- 教育(27941)
- 业经(26655)
- 技术(20892)
- 业(19550)
- 财经(19145)
- 问题(17626)
- 经济研究(16384)
- 经(16282)
- 农村(15607)
- 村(15607)
- 农业经济(15290)
- 版(14934)
- 世界(13215)
- 经济问题(12379)
- 现代(11697)
- 资源(11476)
共检索到38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世安 方石玉
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20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最本质、最重要的成果。然而在新的形势下,现行承包地分配机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南海市平洲区等地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股份化改革试点得以成功,这对当前积极探索新的土地使用制度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贵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上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相互冲突,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范围和方式存在限制,实施困难。在具体的环节中,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流转,还是配套的保障措施的形成上都存在较大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立法方面进行推进,取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合理限制,形成科学、可操作的流转程序,完善相应的登记制度,探索农地以用代征的新路径,建立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
关键词:
农村土地使用权 土地流转 流转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农地使用权股份化利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我国农地使用权股份制改革,必须以保障农民权益,稳定与发展相结合、充分实现农地效益为基本前提。其制度设计应该完善现有的个体农户的农地使用权股份化制度,促进个体农户经营有机联合;建立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实施股份合作制经营,促进集体共有财产权与个体农户农地使用权有机统一;循序渐进将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使用权 股份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艳
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土地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更好发展提供理论贡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云生
现行农村地权立法禁止一般农村土地权利抵押,致使土地功能实现路径与政治功能等同一致,生存与稳定等土地的原始功能被无限扩大并加以推广,土地沦为政治理想的附属物,失去了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独立功能。土地家庭化分割经营,其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以公平正义名义寻求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满足,藉此维系社会,主要是维系广大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而非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价值,最终导致土地价值萎缩。本文认为,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自由设定抵押,不仅可以增进土地效益,还能发挥土地融资、劳动力转化、规模化经营等复合功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红菊 高雄 杜跃平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农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其弊端日渐突出 ,因此 ,中国迫切需要进行新的土地制度创新。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 ,“公司 +农户”的农地股份制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土地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重构和再造政府职能 ,实行政企分开 ;二是股价确立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由农民自主地与股份公司协商确定 ;三是需要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的同步进行
关键词:
农地 改革 股份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蒂姆·汉斯达德 李平
一、实地调查中的发现 我们在山西的实地调查是在中国针对农村土地制度建设进行的第五轮实地调查。调查中走访了34个农户,其中包括21个荒地承包户和四个投了标但未成功的农户。就荒地问题进行的实地调查全都在吕梁地区的四个县。 如以前一样,我们的实地调查方法是“快速农村评估”。在调查中不是让农户被动地回答一套问卷,而是鼓励农民主动参与这种半组织性的调查活动。我们使用了一套基本的议题表,具体问题就是根据这些议题而提出的。在一次调查中一般都没有问完所有的问题,有时还脱离基本的议题表而讨论一些没有料到但令人感兴趣的新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我国《物权法》采纳了用益物权的概念,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定为一种用益物权,在权利内容上规定了可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农村土地使用权用益物权法律性质的确定,使农村土地产权由"弱化"、"残缺"的使用权逐步走向私法物权意义上的财产权,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进入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赋予农村居民土地财产权和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为核心,就是要从法律上建立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让土地用益物权成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
关键词:
用益物权 财产权利 土地使用权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毕宝德 唐忠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是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该怎样建设与完善,近年来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观点和主张,全面、系统地研究农村土地制度的著作还不多见。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探索》一书,可以说是近年来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一本开拓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大才
本文站在各个角度, 对当前土地使用权流动所面临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揭示了土地流动的主要障碍是土地使用权流动的内生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均不成熟。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当前土地流动障碍的对策, 并进一步提出了土地证券化和土地股份公司制经营是土地流动和土地经营形式的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恒富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这些人剩下的土地,正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那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手中。农地流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要使农地流转顺畅进行,必须形成规范的制度。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规范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磊
土地作为农民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只有当其能够合理流动,自由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其他生产要素组合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但长期以来,土地的流转与生产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偏差,不能够与其他生产要素自由组合,导致农地利用陷入一个"数量悖论"。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在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条件下,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抛荒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从中可得到两点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景骥 徐一丁 赵昌文
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变土地无偿、低偿承包为有偿承包,变土地使用权的无偿转让为有偿转让,才能对土地配置形成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这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在推动土地使用权商品化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采取相应对策以加速其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延松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在我国具有坚实的政策基础和现实条件 ,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实现了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但在土地使用权转移过程中存在着以行政手段为主、暗箱操作、有法不依等非市场化操作现象。为解决此问题 ,应该选择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它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而且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土地管理制度、反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土地使用权 转移 市场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中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之上 ,认为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 ,并结合我国的农村的实际情况 ,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制度变迁 流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