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2)
2023(4943)
2022(4077)
2021(4089)
2020(3449)
2019(7611)
2018(7811)
2017(15536)
2016(8733)
2015(9768)
2014(9859)
2013(9907)
2012(9526)
2011(8633)
2010(8915)
2009(8519)
2008(8736)
2007(8276)
2006(7584)
2005(6734)
作者
(25138)
(22138)
(21227)
(20253)
(13425)
(10683)
(9550)
(8622)
(8224)
(7733)
(7445)
(7368)
(6750)
(6692)
(6682)
(6474)
(6403)
(6309)
(6093)
(6008)
(5616)
(5488)
(5271)
(5198)
(5070)
(4964)
(4907)
(4653)
(4485)
(4429)
学科
(44462)
(40128)
经济(39990)
(34077)
农业(29441)
管理(20139)
(14156)
企业(14156)
业经(13074)
方法(12186)
土地(11356)
数学(10635)
数学方法(10455)
(9955)
农业经济(9809)
中国(9329)
(9141)
农村(9134)
(9026)
(8749)
(8730)
(7711)
地方(7401)
(7214)
(7088)
劳动(7086)
发展(6988)
(6980)
收入(6629)
及其(6438)
机构
学院(127998)
大学(123558)
(52418)
经济(51257)
管理(49111)
(46471)
研究(43038)
理学(42074)
理学院(41653)
管理学(40808)
管理学院(40620)
中国(36529)
农业(35269)
业大(27954)
科学(27080)
(26688)
(22933)
(22463)
中心(21900)
农业大学(21859)
(21155)
研究所(20271)
(17640)
财经(17165)
(16789)
(16705)
师范(16572)
经济管理(16355)
北京(16206)
(16174)
基金
项目(80092)
科学(62296)
研究(60547)
基金(57505)
(49872)
国家(49288)
科学基金(41639)
社会(38379)
社会科(35664)
社会科学(35649)
(32415)
基金项目(30817)
(27405)
编号(27293)
自然(25929)
教育(25825)
(25688)
自然科(25248)
自然科学(25241)
自然科学基金(24782)
资助(22849)
成果(21796)
(18294)
(17739)
重点(17063)
课题(17013)
(16249)
(16021)
(15958)
(15620)
期刊
(69747)
经济(69747)
(53043)
农业(35906)
研究(34435)
中国(34375)
学报(21988)
科学(21140)
业经(18274)
大学(17579)
(17067)
学学(16890)
(16208)
(15279)
金融(15279)
农业经济(13560)
农村(13482)
(13482)
管理(13086)
教育(11806)
问题(10603)
技术(10331)
(9581)
农村经济(9013)
世界(8937)
财经(8393)
经济问题(8334)
资源(8145)
业大(7644)
社会(7633)
共检索到20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其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违背中央精神和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即农民没有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职能错位,暗箱操作,以各种借口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价格低,农民不能从中受益;租期过长;等等。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稳定的大事,当务之急是遵循“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确定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公司化运作,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费和土地流转期限,以促进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锡根  
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陈锡根农村城市化,必然有大片农田转向非农化。以上海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伴此而来的是大批农田转为非农用途。1991~1995年的5年间,政府批准的征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而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受到种种侵害,因此为了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探讨土地流转情况下农民利益的保障问题迫在眉睫。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陶若伦  陈祖卫  
本文论述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的种种表现,认为土地制度上的缺陷是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农民利益要求实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锡斌  温兴琦  龙长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扬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和使用 ,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现在的“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演变情况说明 ,我国土地制度变化多 ,且权属不清 ,致使农民的土地使用常遭侵犯 ,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从法制的角度予以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迟福林  王景新  唐涛  
我国农村从1984年开始的第一轮土地承包15年不变的期限,目前已陆续到期。许多地方按照中央的精神,正在开展“延长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30年”的政策,是加快农村经济改革,长期稳定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慧  张丽  
当前,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而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金额偏低,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由征地引发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土地产权制度出发,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现状展开分析,明确指出农地产权不明晰是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而改革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设立和实施农地发展权,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宝玉  
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尽管中央明令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自愿、有偿进行,但实际运作中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制性流转,并任意截留补偿,以地生财,与民争利。不仅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造成了农民利益大量流失;而且也损害了政府形象,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善山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的相关利益未能得到合理补偿,他们大多数人失地后进而成为“失业”者,成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的社会服务机制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原芳  廖红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恩平  何澄  
我国现行法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规定不明确,这是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一个基本原因。理论界对于赋予集体土地所有权以不同主体的四种方案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弊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农地使用权是一种典型的用益物权,确立农地使用权并推动农地产权交易可以从长远角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天津滨海新区的土地改革也可以采用此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玉媚  贾宪威  付新禾  
在农村调查中 ,农民们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一些基本权利和利益保障问题。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农民利益保障应该得到重视 ,尤其应该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