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1)
2023(13216)
2022(10716)
2021(9745)
2020(7950)
2019(17954)
2018(17313)
2017(32892)
2016(17802)
2015(19996)
2014(19742)
2013(19436)
2012(17697)
2011(16199)
2010(15833)
2009(14699)
2008(14420)
2007(12795)
2006(11495)
2005(10519)
作者
(54175)
(45461)
(45409)
(42955)
(28804)
(21707)
(20201)
(17812)
(17461)
(15950)
(15675)
(15229)
(14660)
(14361)
(14184)
(13986)
(13490)
(13224)
(13103)
(13085)
(11236)
(11153)
(11063)
(10250)
(10232)
(10039)
(9972)
(9750)
(9135)
(9027)
学科
(81922)
经济(81847)
管理(51260)
(50763)
(38916)
企业(38916)
方法(34821)
数学(31526)
数学方法(31359)
中国(24893)
(23820)
(17924)
贸易(17913)
(17543)
(17342)
业经(17054)
技术(16815)
(16563)
农业(15099)
(14493)
(12373)
(12361)
金融(12361)
银行(12321)
环境(12023)
地方(11994)
(11894)
(11329)
(10617)
产业(10567)
机构
大学(265722)
学院(262614)
(120901)
经济(119041)
管理(99916)
研究(98056)
理学(86455)
理学院(85500)
管理学(84250)
管理学院(83777)
中国(75882)
科学(58772)
(57137)
(52306)
(50959)
(50417)
研究所(46124)
中心(43661)
业大(43175)
财经(41789)
农业(41574)
经济学(39131)
(38502)
(37791)
北京(36051)
经济学院(35460)
(34872)
(31785)
财经大学(31444)
师范(31352)
基金
项目(179696)
科学(142502)
基金(134985)
研究(124831)
(121614)
国家(120719)
科学基金(101969)
社会(84342)
社会科(80314)
社会科学(80290)
基金项目(70764)
(66257)
自然(66013)
自然科(64615)
自然科学(64594)
自然科学基金(63504)
(57739)
教育(56105)
资助(54787)
编号(46245)
重点(41239)
(41169)
(38901)
(38023)
国家社会(37502)
成果(35981)
创新(35931)
教育部(34914)
科研(34336)
中国(34103)
期刊
(126616)
经济(126616)
研究(78046)
中国(54501)
(47025)
学报(46812)
科学(44160)
(36931)
管理(36908)
大学(34948)
学学(33385)
农业(32055)
(24874)
金融(24874)
经济研究(22430)
技术(22093)
财经(21697)
教育(21245)
业经(19033)
(18894)
(18408)
问题(17448)
(16488)
国际(15021)
技术经济(15019)
世界(14851)
科技(13473)
理论(13063)
(12567)
统计(12101)
共检索到39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爱栋  蓝菁  马贤磊  许实  
土地价格市场化是中国要素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工业用地相对价格变动对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投入调整和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东部地区工业用地相对价格上升抑制了工业用地需求,并诱致了非土地要素对工业用地的替代,但在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并没有显著观察到土地要素相对价格变动的短期诱致替代效应;长期内,工业用地价格上升诱致了能源与物质资本节约型和知识资本使用型技术的使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特征仅在东部地区得到了显著支持,在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都不显著,这与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工业用地价格市场化改革特征密切相关。未来中国应以土地价格市场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小马  邢建武  黄鑫  周雯  
针对以往关于中国能源替代问题的研究未考虑价格扭曲因素的不足,本文以超对数成本函数为基础,对中国工业部门要素价格扭曲进行测度,并计算要素自价格弹性及要素间替代弹性。研究发现,能源的相对价格存在严重扭曲;能源自价格弹性在2004年前为正,其原因是价格管制与市场不完善阻碍了其调节功能的发挥;资本与能源间并不存在确定的替代关系,劳动与能源间在近期表现为替代关系,而其他投入与能源间表现为互补关系。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钱震杰  武康平  
本文讨论我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决定因素问题。在标准的新古典要素分配份额模型中,本文引入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以及企业目标函数的差异,建立了要素分配份额的决定模型。根据这个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表明,垄断能力越高,资本收入份额越高,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资本收入份额存在明显差异,国有企业的资本收入份额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各类经济性质企业的资本收入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法人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传统新古典分配模型考虑的技术因素,包括要素投入比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要素分配份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欣泽  黄凯南  
本文构建了包含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异质性多部门资源配置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使用1980—2014年中国工业二位行业数据,测算了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系数。同时,分析三个时间段(1980—2000年、2001—2009年和2010年至今)中国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的变迁状况。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呈现出"高错配、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二,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始终面临正向补贴,两者的错配程度一直小于轻工业,并且国企占比较高的垄断性行业的劳动与资本要素错配程度最为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明放  韩先锋  安立仁  
利用中国工业部门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在考虑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的情况下,采用超越对数型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异质效应。研究发现:当前较低的贸易自由化水平并不利于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但贸易自由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即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负向效应有"度"的限制,当贸易自由化水平超过一定强度时,则会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技术密集度较低,规模较大和污染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博  温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出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以此来衡量工业技术进步,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工业整体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部门,利用行业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我国不同工业部门就业的相应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庞瑞芝  王卢羡  张泉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1994-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偏低,工业增长模式依旧粗放,重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为此,应建设节能降耗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将能耗与环境污染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政府垄断的能源定价方式,改革能源管理体制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邵军  管驰明  
本文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全要素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部样本行业的能效均值基本维持在50%至60%水平之间,能效水平总体不高。能源使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行业间差异,采掘业能效水平均值要高于轻工业和重工业。总体能效水平以2002年为拐点,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轨迹。采掘业能效水平在考察期内有所波动,但基本能够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重工业呈缓慢上升态势,而轻工业则在2002年以后出现了大幅下降。通过计算标准差,我们也未发现能效出现行业趋同。企业平均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强度的降低、外资规模的增加对行业能效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险峰  
利用2001-2014年间中国工业39个行业消费8种主要能源和电力数据,运用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法对各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活动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估算。研究表明:产出增长是导致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长最重要的原因,能源强度是碳减排最重要的因素,能源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工业部门碳排放水平,部门结构的变化在大多数年份增加了碳排放量,且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结合市场需求-供给比率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指数,并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由于生产过程中效率损失与市场供大于求,中国工业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有15个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产能过剩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盲目过量投资,为解决就业压力增加劳动投入、不重质量只求数量的吸引外资、为提升生产效率增加的创新投入、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等都会恶化产能过剩现象。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需要优化创新方向,并在提升产品质量、完善收入分配与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青松  
迄今为止尽管中国工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工业部门的改革仍不尽人意,但改革前经济生活中那种令人窒息的死气沉沉的懒散状态已经被沸沸腾腾的商海潮一扫而光。城市里一幢幢花样翻新的写字楼和贸易大厦高悬着醒目的商业广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这一切不仅令俄罗斯人,而且今西方人赞叹不已。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确实正在结出硕果。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估改革以来中国工业效率变动的走势以及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之间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效率走势和造成差异的原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涓  刘长信  孙平  
本文首先采用修正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分析了1994年-2007年中国工业及分工业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了差异原因。然后,基于退耦理论深入研究了工业部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状态和减排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最后,对各分工业部门的减排潜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①工业产出是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正向影响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主要的负向影响因素,它们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为357.20%和-248.67%;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机械工业和其它工业的碳排放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而石油、电力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增加最多;②1994年-2007年和2000年-2007年工业部门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刘军虎  徐志霖  
本文认为,既有的许多有关中国工业部门研发行为的研究文献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进行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效率的角度,重新设计了量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行为的指标与变量,并对中国35个工业部门的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若干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毓春  袁礼  王林辉  
探寻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对于解决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问题尤为关键,本文先从行业结构视角剖析工业部门要素收入份额变化,再利用CES生产函数下的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法,估计1985—2011年工业部门要素替代弹性,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路径由技术进步偏向性所主导,行业结构的作用有限;整体而言,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朝偏向于资本的方向发展,引致资本收入份额的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其中1985—1996年工业和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劳动,带动劳动收入份额分别提升0.0504和0.0570,1997—2011年工业和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鄢杰  李秋林  
基于完全计划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为0%,完全市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为100%的假定,文章以四川宜宾为例,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产品市场化、要素市场化、价格体制市场化等方面对工业部门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度,结论认为四川丘陵工业部门市场化程度为40%~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