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0)
- 2023(11139)
- 2022(9794)
- 2021(9390)
- 2020(7521)
- 2019(17665)
- 2018(17524)
- 2017(33881)
- 2016(18475)
- 2015(20823)
- 2014(20828)
- 2013(20456)
- 2012(18477)
- 2011(16538)
- 2010(16296)
- 2009(14769)
- 2008(14152)
- 2007(12129)
- 2006(10473)
- 2005(8955)
- 学科
- 济(72320)
- 经济(72244)
- 管理(51023)
- 业(48184)
- 企(40347)
- 企业(40347)
- 方法(34291)
- 数学(29366)
- 数学方法(28913)
- 农(19512)
- 中国(19241)
- 学(18452)
- 财(16327)
- 业经(16294)
- 地方(14873)
- 农业(13247)
- 理论(12596)
- 贸(12363)
- 贸易(12353)
- 和(12167)
- 易(11997)
- 制(11708)
- 环境(11533)
- 技术(11112)
- 务(10430)
- 财务(10364)
- 财务管理(10344)
- 教育(10300)
- 划(10209)
- 企业财务(9788)
- 机构
- 大学(257476)
- 学院(256317)
- 管理(105469)
- 济(95922)
- 经济(93680)
- 理学(92109)
- 理学院(91080)
- 管理学(89352)
- 管理学院(88913)
- 研究(83699)
- 中国(60870)
- 京(55588)
- 科学(54330)
- 财(42020)
- 所(41706)
- 农(40598)
- 业大(40194)
- 研究所(38327)
- 中心(37823)
- 江(35952)
- 北京(35000)
- 范(34660)
- 财经(34653)
- 师范(34383)
- 农业(31837)
- 经(31520)
- 院(31126)
- 州(29619)
- 师范大学(27773)
- 经济学(27571)
- 基金
- 项目(183414)
- 科学(143869)
- 研究(134389)
- 基金(132081)
- 家(115017)
- 国家(114043)
- 科学基金(98116)
- 社会(82768)
- 社会科(78289)
- 社会科学(78266)
- 省(71954)
- 基金项目(70675)
- 自然(64811)
- 自然科(63250)
- 自然科学(63238)
- 自然科学基金(62042)
- 教育(61283)
- 划(60835)
- 编号(56044)
- 资助(54143)
- 成果(44817)
- 重点(40444)
- 部(39600)
- 发(38698)
- 课题(38212)
- 创(37810)
- 创新(35113)
- 科研(34899)
- 项目编号(34451)
- 大学(33831)
- 期刊
- 济(102660)
- 经济(102660)
- 研究(73021)
- 中国(48018)
- 学报(41119)
- 科学(39364)
- 农(37186)
- 管理(37042)
- 大学(30829)
- 教育(29841)
- 财(29529)
- 学学(28986)
- 农业(26343)
- 技术(22308)
- 业经(17845)
- 融(17323)
- 金融(17323)
- 经济研究(15508)
- 财经(15425)
- 图书(14636)
- 问题(13350)
- 科技(13235)
- 经(13001)
- 理论(12930)
- 业(12600)
- 资源(12447)
- 技术经济(12271)
- 实践(12139)
- 践(12139)
- 版(11900)
共检索到361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卫东
本文通过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理论阐释,提出土地上产生的任何一种物质对于人类需要的短缺或过量,而又无法替代或消除,都可以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障碍,成为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的根据。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可以通过资源、环境和生产三大途径进行,其中生产途径最重要,土地生产力的准确计算是关键。
关键词:
土地人口承载力 土地生产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海霞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山西省人增地减的矛盾日趋突出。该文分析了山西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利用相关统计模型计算了山西省土地资源绝对承载力与相对承载容量,明确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经济人口容量必将高于自然人口容量。因此,山西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土地资源的人口的承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琼 杨可晗 买英
本文根据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计算模型 ,确定在不同生活水平要求下塔里木灌区适当的人口规模 ,为塔里木灌区农业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塔里木灌区 土地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丹 陈爽
城市承载力分区以城市系统为分区对象,从资源环境与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和地理学理论,在分析城市承载力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类型承载区。城市承载力分区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在由无序蔓延向有序发展转变时期的特殊需要。本文对城市承载力分区的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基于城市承载力"状态-压力-响应"概念模型提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分为高、中、低3个承载区,进一步按承载力制约因素将低承载区分为可调控区及不可调控区。在此基础上,将城市承载力分区方法应用于常州,通过实例研究对承载力分区方法进行补充,并将研究结果作为常州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空间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海玲 杜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增长,可以预计未来天津市人口规模也会不断扩张,因此,科学预测未来天津市人口增长规模,合理确定适度人口数量,使得经济、资源以及城市建设等控制在最优人口承载力范围之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用系统工程中的可能-满意度方法,通过构建天津市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可能度和满意度函数,对天津市当前和未来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在尚可接受的情况下,所有因素中水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约束最强,而经济对人口承载力的约束最弱。
关键词:
可能-满意度 人口承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艾更之
1 当前我国人口的严峻性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1990年7月1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160017381人(其中大陆人口1133682501人)。自1982年至1990年8年中,平均每年净增1568.8万人,年度增长率14.8‰。当前正面临第三次生育高峰的严重挑战。此高峰期自1986年开始,可延续到1998年前后,与前两次生育高峰相比,持续时间更长,第一次高峰(1950~1958年)维持8年,第二次高峰(1962~1972年)维持10年,第三次生育高峰则可维持12年之久。建国以来的三次人口生育高峰随着人口基数的膨胀,惯性越来越大。第三次“浪潮”则更是来势凶猛,气势逼人。从育龄妇女人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永胜
本文着重探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性质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并提出考察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看法。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性质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人口正常繁衍的前提下,在其所占有的土地上能够负担的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85%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国民收入的75%,财政收入的75%以及80%的外汇收入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农业。同时云南省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加而更加突出,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备受注目。如何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云南省各种自然资源,并结合人口、技术、食物营养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分析、研究云南省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能力,寻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和措施,探讨经济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国宏
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问题也就是生存空间问题,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历来受学术界的注目。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曾主持了一项大型的发展中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的研究,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也主持了一项大型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相应地还有一系列有关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和人口承载力问题的探讨。本文从中国人地关系变化的角度介入这一讨论,分析中国远期的土地资源是否超载的问题。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人地比率 人口承载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耀辉 马惠兰
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即要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塔吉克斯坦粮食自给率很低,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线性回归模型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了塔吉克斯坦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耕地少,人口超载严重,粮食短缺严重,粮食安全保障低。在耕地供给约束下,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邦学
针对人—地关系这一主要矛盾,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卡萨姆(Kassam)公式测算,并积极考虑人对土地的影响作用,科学计算土地生产潜力。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土地承栽人口的最佳容量和提高土地承载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德成
森林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探讨森林承载力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防护林森林资源为对象,以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项实物指标作为经济指标,以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多少作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地区的森林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防护林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承载力,并探讨提高山东沿海地区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和森林环境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承载力 人口 环境 资源 沿海防护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玉江,吴玉麟,李新运,张晓青,王忠山
本文在定性、定量分析各种食物生产现状、预测未来产出总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活标准人均所需食物消费量,模拟测算出不同方案下黄河三角洲人口承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