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2)
- 2023(8648)
- 2022(7177)
- 2021(6758)
- 2020(5477)
- 2019(12550)
- 2018(12626)
- 2017(23640)
- 2016(13141)
- 2015(14410)
- 2014(14509)
- 2013(13839)
- 2012(12686)
- 2011(11547)
- 2010(11882)
- 2009(11317)
- 2008(11631)
- 2007(10199)
- 2006(9427)
- 2005(8711)
- 学科
- 济(51354)
- 经济(51270)
- 管理(42244)
- 业(35643)
- 企(30825)
- 企业(30825)
- 制(17515)
- 方法(16464)
- 财(15938)
- 农(14586)
- 中国(14087)
- 数学(13692)
- 数学方法(13451)
- 业经(12819)
- 体(12720)
- 学(12362)
- 体制(10860)
- 土地(10044)
- 银(9909)
- 银行(9891)
- 行(9520)
- 融(9419)
- 金融(9415)
- 农业(9227)
- 务(8882)
- 财务(8856)
- 财务管理(8829)
- 企业财务(8427)
- 理论(8407)
- 地方(8263)
- 机构
- 大学(185960)
- 学院(184773)
- 济(74395)
- 经济(72788)
- 管理(67781)
- 研究(66226)
- 理学(57394)
- 理学院(56679)
- 管理学(55688)
- 管理学院(55327)
- 中国(50990)
- 财(40399)
- 京(39959)
- 科学(39336)
- 所(33666)
- 农(30844)
- 财经(30476)
- 研究所(30161)
- 江(30139)
- 中心(29457)
- 经(27545)
- 业大(26414)
- 范(25507)
- 师范(25250)
- 北京(25013)
- 院(24648)
- 农业(23892)
- 经济学(23339)
- 州(22897)
- 财经大学(22523)
- 基金
- 项目(120020)
- 科学(95152)
- 研究(89947)
- 基金(87191)
- 家(76370)
- 国家(75734)
- 科学基金(64334)
- 社会(57856)
- 社会科(54687)
- 社会科学(54672)
- 省(46484)
- 基金项目(45574)
- 教育(42425)
- 自然(40243)
- 划(39736)
- 自然科(39245)
- 自然科学(39232)
- 自然科学基金(38535)
- 编号(36198)
- 资助(34480)
- 成果(31397)
- 制(28510)
- 重点(27941)
- 部(27639)
- 课题(26749)
- 发(25766)
- 创(25371)
- 国家社会(24208)
- 性(24031)
- 创新(23838)
共检索到291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荣
研究目的:探寻中国土地产权及其流转制度的改革的路径。研究方法:通过Williamson4个层次的分析框架,分析1949年以来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及其流转制度的变迁过程。研究结果:中国土地产权和流转制度的变迁,不仅是法律问题,还受到文化、治理、经济行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结论:农村和城市内部的改革虽然在时序上不同,但它们在路径选择逻辑上的共性,可以为各自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娜 杨宏
土地流转信托化对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化具有一定实践基础、政策基础和良好条件,但其也面临着土地流转信托化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农民认知程度偏低、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缺乏收益保障机制等问题。文章认为,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化发展应完善其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利益保障机制、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信托 河北省 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昂
本文阐述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内涵及其特点,从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业务的信托当事人风险、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等角度揭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给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服务平台的功能等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制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信托 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炜 丁延武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土地要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的制度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改革任务艰巨、法律制约突出、现实问题较多、潜在风险较大等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问题。本文在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建立农村现代产权制度和实现生产要素城乡之间合法、有序、自由流动的目标,提出了以开放式改革为基本方式争取国家保护、以组织形态创新为突破口降低交易成本、以股份制为路径运用提升产权改革成果、以农民自主和仲裁制度为核心健全产权保护机制等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改革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改革经历了林业"三定"时期、两次集体林改过渡时期和新一轮集体林改时期。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权流转是集体经济组织和林农流出的过程,流入方注入新的生产要素与经营理念,集体林经营的资本密集度渐增;集体林权流转主体不断增多,每个时期都有主要的集体林权流转参与主体,且从单向流转向多向流转转变;政府部门从禁止集体林权流转转向鼓励和支持集体林权流转,林地收益是集体林权流转的保障,多异质性主体和林农非林就业机会增多是集体林权流转的必要条件;集体林权流转从木质产权交易演化到木质与非木质并重的产权交易,生态价值得以体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小农和村集体将继续向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等流转集体林权。为实现集体林权有序流转和保障各方利益,有必要进一步强化集体林确权工作,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平台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政策法规,明确生态公益林等林业区划原则,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红云
本文认为继续现行农地制度将导致农地资源的持续低效利用,并将进一步加大制度运行成本。实行将农地所有权归国家,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归农民的国家与农民混和所有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既不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背离、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同时又能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改革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而建立民主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是这一产权制度改革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强化市场型政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骐瑛
土地作为农村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对我国农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而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手段与必然要求,而纵观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演进路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存约束因素,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演进路径 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建
农村土地产权的不明晰造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本文从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出发阐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然性,通过分析现行几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环城市相对发达农村区域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股份制,在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实行土地私有化到人(户),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土地制度 私有化 股份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锋
农地流转实践在促进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同时,也使现有农地法律制度的规范能力捉襟见肘。无论转包、抵押、转让,还是入股和出租均不能解决土地流转实践中农户利益和农业企业利益的冲突与对立,均无法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属性与财产属性的矛盾,迫切需要新的法权形式出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经营权是破解农地流转难题的正解。三权分置视阈下,转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仍有存续必要,且转让条件应保持严苛。应区分转包与出租,转包的客体应为物权性的土地经营权,而出租的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权,放宽接包方资格条件,使其涵盖所有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锋
农地流转实践在促进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同时,也使现有农地法律制度的规范能力捉襟见肘。无论转包、抵押、转让,还是入股和出租均不能解决土地流转实践中农户利益和农业企业利益的冲突与对立,均无法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属性与财产属性的矛盾,迫切需要新的法权形式出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经营权是破解农地流转难题的正解。三权分置视阈下,转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仍有存续必要,且转让条件应保持严苛。应区分转包与出租,转包的客体应为物权性的土地经营权,而出租的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权,放宽接包方资格条件,使其涵盖所有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占锋
农地流转实践在促进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同时,也使现有农地法律制度的规范能力捉襟见肘。无论转包、抵押、转让,还是入股和出租均不能解决土地流转实践中农户利益和农业企业利益的冲突与对立,均无法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社会保障属性与财产属性的矛盾,迫切需要新的法权形式出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经营权是破解农地流转难题的正解。三权分置视阈下,转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仍有存续必要,且转让条件应保持严苛。应区分转包与出租,转包的客体应为物权性的土地经营权,而出租的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权,放宽接包方资格条件,使其涵盖所有市场主体。抵押应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土地经营权抵押两种类型,前者应满足转让所规定的条件要求。政府应支持农户之间的土地抵押实践,以消解对金融机构的路径依赖。入股应衡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保属性与《公司法》的股东出资要求,出资形式应仅为土地经营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我国的农村改革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确立 ,实现了土地的经营权与经营主体——农户的重新结合 ,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集体所有”的制度设计却弱化了产权的激励作用。而土地合作社则能够实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 ,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小军
本文利用现代产权理论,从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三个方面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缺乏土地物权性让渡权是制约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要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发挥更大的制度绩效,需要保护农户和集体现有的权利,更合理地界定收益权,并逐步让农户获得物权性让渡权;改革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和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分地区、分阶段的进行。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方向 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燕 王欢
为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农村土地信托是发展现代农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创新。结合实践创新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农村土地信托在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价值功能,明确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所面临的制度供给不足、市场化信托机构短缺及监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继而从实践、政策、法律协调发展层面提出健全农村土地信托登记制度,构建公益信托机构,建立所有权人监管制度等建议,努力创建"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机制,以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村土地信托 农业规模化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佳飞 杨继瑞
以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所处的耕地保护红线、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研究了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市场化配置的三种策略:城乡土地流动、耕地资源异地占补平衡和"飞地工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土地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路径: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PPP模式,发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引擎作用,宅基地有限市场化配置和市场化思路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最后,提出政府在土地改革制度环境建设中的四个功能:科学规划、搭建市场交易平台、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和风险评估管控。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市场化 土地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