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2)
2023(11931)
2022(9928)
2021(8989)
2020(7221)
2019(16424)
2018(16074)
2017(30434)
2016(16565)
2015(18772)
2014(19000)
2013(18629)
2012(17506)
2011(16097)
2010(16560)
2009(15464)
2008(15555)
2007(14495)
2006(13161)
2005(12397)
作者
(48580)
(40596)
(40336)
(38227)
(25859)
(19366)
(18363)
(15716)
(15527)
(14810)
(14015)
(13781)
(13387)
(13027)
(12977)
(12525)
(11903)
(11829)
(11728)
(11612)
(10356)
(9969)
(9779)
(9475)
(9192)
(9176)
(9175)
(9052)
(8340)
(7923)
学科
(76087)
经济(75988)
管理(51300)
(45148)
(36071)
企业(36071)
中国(25197)
地方(21808)
(21706)
方法(21669)
(19637)
业经(18645)
(18414)
数学(18123)
数学方法(17961)
(15094)
金融(15092)
(14891)
银行(14875)
(14472)
(14422)
农业(14032)
(13603)
(12642)
环境(12320)
(12163)
贸易(12146)
技术(11789)
(11685)
地方经济(11316)
机构
学院(239465)
大学(237665)
(100870)
经济(98554)
研究(88016)
管理(87497)
理学(72207)
理学院(71301)
中国(70354)
管理学(70210)
管理学院(69753)
(53047)
(51703)
科学(50023)
(44464)
中心(40598)
(40080)
研究所(39122)
(39049)
财经(38593)
(34812)
北京(34436)
(32971)
师范(32665)
(32372)
业大(31931)
(31846)
经济学(31078)
农业(29837)
(29431)
基金
项目(147434)
科学(116317)
研究(113123)
基金(104532)
(89945)
国家(89103)
科学基金(76275)
社会(72237)
社会科(68382)
社会科学(68367)
(58770)
基金项目(54398)
教育(51724)
(48813)
编号(46618)
自然(46144)
自然科(44989)
自然科学(44979)
自然科学基金(44158)
资助(42292)
成果(39437)
(37218)
课题(34407)
重点(33879)
(32796)
(32594)
(30757)
发展(30404)
(29877)
国家社会(29657)
期刊
(129541)
经济(129541)
研究(80582)
中国(64323)
(40819)
(38122)
管理(36544)
科学(33130)
学报(33049)
教育(32906)
(30657)
金融(30657)
大学(26243)
农业(25372)
学学(24255)
业经(22184)
技术(21961)
财经(20483)
经济研究(19477)
(17694)
问题(16573)
(12845)
(12735)
世界(11736)
图书(11567)
国际(11464)
技术经济(11264)
理论(11244)
现代(11222)
(11202)
共检索到402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中民  
本文认为,所有制改革论与市场整合改革论分歧的实质是,如何正确协调产权制度改革与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即使在当前市场体系不健全、价格双轨制的情况下,明确产权对于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西欧市场体系发育的史实,论证了明确产权是促进市场发育的必要前提条件。文章引用科斯定理说明,在非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明确产权能校正“市场失灵”。文章指出,中国当前的经济属于产权不明确的第二类非均衡经济,只有明确产权,才能向第一类非均衡经济过渡,并逐步趋近于均衡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毅夫  杨建平  
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农民对负担过重的呼声之高,是过去少有的,这是收入增长停滞的直接反映。收入增长停滞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动摇着农业的基础地位,引起了各方面的严重关注,也引发了我国对其深层原因的思考。 农民收入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源于农村产品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恩格尔系数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激励农户租入土地的积极性;(2)农户租出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对土地租出决策具有微弱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不安全性成为制约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重要产权因素,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万朋  薛天祥  
中国当前的教育市场发育面临着来自产权的种种障碍,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教育产权制度。而要突破来自产权的障碍,就必须深化教育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教育产权制度创新。教育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面对三方面的任务:即明确界定教育产权;切实保护教育产权;在教育产业中确立产权规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长青  周寅康  彭补拙  
产权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在分析产权制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差距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可持续土地利用为目标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伟   东野光亮   张凤荣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婉丽  佟绍伟  刘燕萍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议,为决策层和立法机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存在两种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种类不丰富、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应对两种土地产权给予平等的保护;细化土地使用权的类型,增加土地使用权的层次;完善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登记的法律效力;依法保护土地财产权;成立专门的土地争议调处机构,加大对土地争议的调处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玉波  
研究目的:以制度创新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切入点、路径、动力所在及关键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应该重点放在对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和完善上;以土地承包制度的改善为基本切入点;以增强集体土地的要素作用、促进集体土地产权流动为基本目的;其关键点在于区分和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变革与绩效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过去4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从农业集体化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度变革~([1]),经历了从农民对农地产权的博弈与国家的还权于民,到国家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与实行农地确权的过程~([2])。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离不开完善的产权制度。明晰的财产权利,是公民、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基础。这种追求的合力将形成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题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最近,由中国土地学会地籍分会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主办的地籍管理专家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围绕如何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对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产权服务、按时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保证数据真实性等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限于篇幅,仅摘取其中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世勇  李伟群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在农村农业经营用地流转基础上的又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在土地要素跨城乡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内部矛盾从更深的层次上展现出来。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之间(农户、集体和管理者)的博弈将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中,要以股份合作制产权变革为契机,结合中国区域差异化特征走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多元化制度变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