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5)
- 2023(10011)
- 2022(8880)
- 2021(8383)
- 2020(7006)
- 2019(16160)
- 2018(16299)
- 2017(31472)
- 2016(17104)
- 2015(19375)
- 2014(19372)
- 2013(19258)
- 2012(17618)
- 2011(15701)
- 2010(15303)
- 2009(13828)
- 2008(13233)
- 2007(11230)
- 2006(9691)
- 2005(8319)
- 学科
- 济(68026)
- 经济(67959)
- 管理(51623)
- 业(49368)
- 企(40895)
- 企业(40895)
- 方法(32731)
- 数学(28360)
- 数学方法(28059)
- 农(19015)
- 学(17050)
- 技术(16485)
- 中国(15970)
- 财(15009)
- 业经(14739)
- 地方(12904)
- 农业(12845)
- 理论(11504)
- 贸(11443)
- 贸易(11438)
- 易(11114)
- 和(10992)
- 环境(10923)
- 制(10002)
- 务(9684)
- 财务(9618)
- 划(9606)
- 财务管理(9603)
- 技术管理(9231)
- 教育(9138)
- 机构
- 大学(241925)
- 学院(240449)
- 管理(101581)
- 济(92372)
- 经济(90310)
- 理学(88841)
- 理学院(87900)
- 管理学(86443)
- 管理学院(86022)
- 研究(78548)
- 中国(56836)
- 京(52326)
- 科学(51063)
- 农(41487)
- 业大(39648)
- 所(39145)
- 财(38420)
- 研究所(36099)
- 中心(35814)
- 江(33599)
- 农业(32721)
- 北京(32678)
- 财经(31952)
- 范(31617)
- 师范(31337)
- 经(29236)
- 院(28783)
- 州(27418)
- 技术(26656)
- 经济管理(26094)
- 基金
- 项目(173154)
- 科学(135835)
- 研究(126466)
- 基金(125197)
- 家(109460)
- 国家(108575)
- 科学基金(93242)
- 社会(77893)
- 社会科(73814)
- 社会科学(73793)
- 基金项目(67808)
- 省(67697)
- 自然(61942)
- 自然科(60438)
- 自然科学(60427)
- 自然科学基金(59326)
- 教育(57204)
- 划(57000)
- 编号(52359)
- 资助(50797)
- 成果(40913)
- 重点(38233)
- 部(37952)
- 创(36560)
- 发(36288)
- 课题(35031)
- 创新(34095)
- 科研(33015)
- 教育部(32097)
- 大学(31893)
共检索到33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召旗 林郁
通过对1980~2007年粮食自给率的研究,运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可能影响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履行了对世界的承诺,表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另外,中国粮食方面的大国效应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量完全可以解决中国人口增量的需求;土地对于中国粮食自给率的影响不显著,表明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主要来自于粮食亩产的提高,土地贡献率不大,原因在于中国不断增加的投入。因此,通过政策增加投入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才能保障中国粮食产量,确保中国粮食自给率。
关键词:
粮食自给率 大国效应 投入 粮食产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佳 李丰 何玉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党中央治理国政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了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因而,提高粮食的安全生产能力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1999—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单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安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大量优质劳动力被转移到二三产业之中,与农业技术结合时并未有效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甚至还出现抑制生产的现象。为此政府应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农村科技教育素质水平、扎实推进粮食主产区的空间合作,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技术进步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2—2022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及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明显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其中,技术变化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及地形更为崎岖的丘陵地区,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促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水平提升进而间接作用于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的实现。以此为基础,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开妍 杨锦秀 曾建霞
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2~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还能通过对劳动力的替代和释放效应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且在不同区域间,农业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入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政府应注重农业技术的发展,重视农民科技素养的提升,推动农业机械化普及,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粮食产量 农民收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黄世成
采用熵权法测度数字技术,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以考察数字技术何以影响粮食单产。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显著。从异质性来看,数字技术在粮食非主产区对粮食单产的促进作用更强。从作用机制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田间管理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数字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渠道,农业经营规模在数字技术赋能粮食单产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门槛效应来看,数字技术作用于粮食单产的过程中存在农村教育水平门槛。拓展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政策有助于数字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泽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朱泽一、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粮食安全(或不安全)状况可以通过一定的数量指标反映出来,因此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首先涉及到指标的选择。如同粮食安全的定义一样,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的标准,人们在衡量粮食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强
本文对"耕地面积决定中国粮食产量"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粮食产量与诸多因素有关,耕地面积仅是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同时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从几个方面指出近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并不严重。最后提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禁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璐 高云龙
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重大政策举措,以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然而,粮食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在粮食种植面积、粮农生产积极性、气候、农业基础设施、国际粮食市场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流通的特点和粮食商品自身的特性,要求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结构,以保障粮食流通各环节的顺利对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行业结构优化与否与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消费保障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粮食行业结构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行业结构对粮食商品流通和粮食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粮食行业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行业结构 流通效率 粮食安全 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忠潮,车自力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陕西省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差异的分析,探讨粮食增量占人均粮食增量的份额及其地域差异,对因地制宜调控人地粮关系与保障粮食安全提出战略性对策。
关键词:
人均粮食 变化 差异 分布 安全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红
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快速增加,对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粮食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等问题,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在梳理我国粮食贸易现状、净进口依存度和进口来源集中度问题基础上,研究了当前粮食进口格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粮食进口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粮食进口 粮食安全 市场化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