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3)
2023(8006)
2022(6814)
2021(6354)
2020(5215)
2019(11829)
2018(11970)
2017(22241)
2016(11569)
2015(12236)
2014(11567)
2013(11006)
2012(9928)
2011(8988)
2010(9071)
2009(8349)
2008(8165)
2007(7168)
2006(6479)
2005(5760)
作者
(29031)
(24822)
(23907)
(22836)
(15306)
(11583)
(10877)
(9294)
(9263)
(8388)
(8377)
(8287)
(7792)
(7757)
(7571)
(7401)
(7203)
(7005)
(6945)
(6628)
(5966)
(5835)
(5682)
(5641)
(5447)
(5337)
(5284)
(5173)
(4729)
(4680)
学科
(48936)
经济(48891)
管理(36964)
(34932)
(31353)
企业(31353)
技术(15713)
(14741)
方法(14204)
中国(13449)
地方(13344)
数学(11969)
技术管理(11944)
(11913)
数学方法(11866)
业经(11703)
(11420)
(11292)
(10448)
银行(10439)
(10160)
(10052)
金融(10051)
体制(9167)
(8776)
地方经济(8153)
土地(8147)
农业(7567)
理论(7155)
(6961)
机构
学院(147669)
大学(146449)
(64364)
经济(63093)
管理(60072)
研究(52102)
理学(51125)
理学院(50539)
管理学(49963)
管理学院(49644)
中国(41480)
(30630)
(30625)
科学(29151)
(24663)
中心(24043)
(23798)
财经(23193)
研究所(22169)
(21177)
(20649)
(19991)
师范(19857)
(19840)
经济学(19317)
北京(19158)
业大(18745)
(18561)
财经大学(17247)
经济学院(17147)
基金
项目(100355)
科学(82106)
研究(77997)
基金(72915)
(62968)
国家(62463)
科学基金(55114)
社会(51725)
社会科(49185)
社会科学(49173)
(40863)
基金项目(39132)
教育(35806)
(33823)
自然(33503)
自然科(32754)
自然科学(32748)
自然科学基金(32219)
编号(31112)
(27833)
资助(26644)
创新(24970)
成果(24562)
(23045)
重点(22938)
课题(22376)
(22369)
国家社会(21841)
(21292)
教育部(19532)
期刊
(75467)
经济(75467)
研究(48335)
中国(38987)
管理(25170)
(23025)
教育(22001)
科学(19783)
(18649)
(17710)
金融(17710)
学报(16871)
技术(14018)
大学(13753)
业经(12836)
学学(12623)
经济研究(12191)
农业(12154)
财经(11366)
(9972)
科技(9816)
问题(8978)
技术经济(7978)
(7742)
论坛(7742)
(7156)
资源(7133)
商业(7004)
国际(6916)
职业(6844)
共检索到234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建成   黎婉玉   黄丹蕾   张莉  
当科技进步的组织方式向基于知识创新联合生产的模式演进时,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了中央基于审批权限的土地“放管服”改革如何导致地区间企业合作创新效率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合作伙伴所属区位的政府获取土地审批权限后,显著促进了本地与不同地区间的企业合作创新专利总量、合作企业数量增加以及平均合作创新效率提升。机制上,土地审批改革通过降低土地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技术比较优势行业规模等直接渠道为本地企业赢得合作优势。间接渠道上,一方面,土地审批改革加强了本地在技术空间中的知识溢出,强化了企业通过合作将知识溢出内部化的动机;另一方面,在土地审批改革前地区间比较优势行业的差异下,改革推动了地区间相同或相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而产生差异化的技术需求。最后,本文讨论了在合作关系空间联动下实现地区间共同繁荣的可能,发现两个地区均能从因土地审批权改革引致的合作增长中获益,获益程度因伙伴区位土地审批权限变化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评估研究》课题组  吴景松  
"放管服"改革引领高校管理由"集权"向"分权"、由"掌控"向"共治"、由"审批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型。要以中央综合政策统筹"放管服"改革布局,提高省级政府统筹地方高等教育改革能力,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自主发展水平,健全高校教育监管体系与评价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胜利  
科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其规律和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政府必须对科技创新进行宏观治理,但这种治理的前提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实现"放管服"改革,通过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宏观治理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明惠  陈刚  
国际产业转移、对外产业转移与国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表明,中国构建和延伸以己为主的NVC可实现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集群在GVC上的攀升,然而其重中之重是按产品内分工原则加强东中西部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以往研究主要从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具体行为实现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内涵、系统、绩效、模式、运作机制和政策。未来研究应以中国构建和延伸以己为主NVC的更广阔视角,展开对东部沿海和中西部产业集群产品内分工原则下创新合作与协同的研究。本文对以往相关研究分别作出述评,并提出东中西部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今后的研究重点和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耕  
国家高新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共享、产业分工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都要求国家高新区深化跨区域合作。面对行政区经济政策阻隔、产业同质化、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阻碍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问题,应该建立健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体系、构建多方共赢的区域合作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探索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共建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相林  
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有效的支撑。其中,跨区域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跨区域合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积极借鉴美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秀芳  
以提高通关效率为核心的我国各省区市之间的口岸跨区域合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而诞生,并在天津口岸的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下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在阐明中国国内省市区陆路口岸跨区域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晖  许玉乾  
对影响中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实践发展的各种政策进行了层次划分和政策演变以及政策影响的分析,重点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多种层次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政策要点、相关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效果,并对国家的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政策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平静  
欧洲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欧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分析其成功经验,跨区域合作模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特色聚焦1975年2月,欧洲各国部长级委员会决定成立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负责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佛朝晖  
由于合作历史、行政体制、思维模式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以实现教育公平为主,政府行政命令性强,处于合作的浅层和初期阶段;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是国家间的合作,以增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吸引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开放协调的合作机制,实现合作的标准化、可比化、终身化和全纳化。借鉴欧洲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经验,我国应加强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将其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内容中;将目标具体化并有序推进;形成多方参与、市场调节的协调机制;建立顶层设计,完善学分互认、质量保障和就业准入等相关制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鹏  王艳艳  
在内地与香港的共同努力下,两地的跨区域科技合作日益频繁,成为当今中国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的重要源泉。基于共生网络的研究视角,以内地与香港在环境科技领域的项目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区域的层面对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进行中心性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测度;并对内地与香港环境科技创新合作网络进行奇异值(SVD)分析,以探索两地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心性指标较高的参与机构对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的稳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网络中的核心-边缘结构依旧存在。地理因素不再是创新合作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锋  梁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倡导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合作也面临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重开放"的挑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加快区域合作与相关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新常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锋  梁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倡导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合作也面临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重开放"的挑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加快区域合作与相关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新常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和成  胡双钰  
跨区域协同创新是经济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不可跨越的阶段,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跨区域协同创新主体功能、多维邻近性及知识与技术转移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和政府分别定位于技术需求者、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软环境的提供者;邻近性则主要用于测度知识溢出效用;知识与技术转移具有单向性特点。最后,就跨区域协同创新机理、政府间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若干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