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0)
- 2023(10683)
- 2022(9323)
- 2021(8608)
- 2020(7448)
- 2019(17229)
- 2018(17049)
- 2017(33765)
- 2016(18649)
- 2015(21141)
- 2014(21416)
- 2013(21072)
- 2012(19942)
- 2011(18194)
- 2010(18451)
- 2009(17591)
- 2008(17732)
- 2007(16146)
- 2006(14236)
- 2005(13012)
- 学科
- 济(75620)
- 经济(75517)
- 管理(58822)
- 业(54486)
- 企(44474)
- 企业(44474)
- 方法(32623)
- 数学(28834)
- 数学方法(28476)
- 财(24163)
- 农(22727)
- 制(20092)
- 中国(19684)
- 学(16482)
- 业经(16171)
- 贸(15166)
- 贸易(15162)
- 易(14775)
- 农业(14321)
- 地方(14295)
- 务(14140)
- 财务(14097)
- 财务管理(14059)
- 银(13459)
- 银行(13432)
- 企业财务(13312)
- 体(12992)
- 行(12802)
- 策(12587)
- 融(12335)
- 机构
- 学院(270928)
- 大学(270843)
- 济(114282)
- 经济(111767)
- 管理(103883)
- 研究(92396)
- 理学(88370)
- 理学院(87386)
- 管理学(85946)
- 管理学院(85418)
- 中国(71964)
- 财(57549)
- 京(56954)
- 科学(55095)
- 所(47396)
- 农(46932)
- 财经(44024)
- 江(43422)
- 中心(43233)
- 研究所(42457)
- 经(39702)
- 业大(39684)
- 农业(36900)
- 北京(35821)
- 经济学(35243)
- 范(34464)
- 师范(34147)
- 州(33426)
- 院(33419)
- 财经大学(32232)
- 基金
- 项目(173140)
- 科学(136210)
- 研究(128084)
- 基金(125475)
- 家(108552)
- 国家(107649)
- 科学基金(91783)
- 社会(80943)
- 社会科(76699)
- 社会科学(76675)
- 省(67522)
- 基金项目(65971)
- 教育(59139)
- 自然(58650)
- 自然科(57206)
- 自然科学(57187)
- 划(57094)
- 自然科学基金(56177)
- 编号(52931)
- 资助(51730)
- 成果(44546)
- 部(39520)
- 重点(39172)
- 发(37168)
- 课题(36989)
- 制(36243)
- 创(35568)
- 教育部(33719)
- 性(33445)
- 创新(33395)
- 期刊
- 济(130310)
- 经济(130310)
- 研究(81877)
- 中国(57137)
- 财(46334)
- 农(42891)
- 学报(39963)
- 科学(38214)
- 管理(37668)
- 大学(30427)
- 学学(28728)
- 融(28554)
- 金融(28554)
- 农业(28087)
- 教育(27478)
- 技术(22877)
- 财经(22204)
- 业经(21180)
- 经济研究(20356)
- 经(19014)
- 问题(17389)
- 贸(14645)
- 业(14544)
- 技术经济(13412)
- 理论(13356)
- 版(12922)
- 统计(12319)
- 现代(12201)
- 国际(12076)
- 实践(11971)
共检索到414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代盛 李春兰 胡豪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方法揭示了土地“撂荒”的原因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当前农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不能有效供给以及政府主导性不足和农业非正式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导致了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和“种田能手”与“撂荒人”之间的交易不能达成 ,使得“撂荒”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情况下产生。本文认为当前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益 ,并使“撂荒人”与“种田能手”之间契约达成 ,以遏制“撂荒”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土地 撂荒 成本收益 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学 李秀彬 宋恒飞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撂荒问题开始显现。本文剖析了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和关键驱动因素,提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等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少民
一、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鸣锣开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希望,是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有效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由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经营者汇入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撂荒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应树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综合运用财政补贴、政府贴息担保、部门项目
关键词:
土地撂荒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方利 林忠 熊云清
我国存在的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使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经济实惠后,却大都荒废了家乡的土地,也使本来就匮乏的土地资源雪上加霜。同时,土地大面积撂荒也势必影响到农业的稳定以及我国13亿人口的粮食供给问题。鉴于此,本文从人口学以及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就撂荒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农民 土地撂荒 对策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毅 周其明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缩小。与此同时,农村耕地的减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的省内转移和跨地区流动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户籍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却成为制约人力资源移转的“瓶颈”,对宏观经济的良性、稳健发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文章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户籍制度与人力资源流动的冲突与矛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 人力资源 产权,民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廷华 马玉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承包经营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虽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内在制度缺陷已经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在比较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承包经营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梁流涛
本文从经济理论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并对近年来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与外出务工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影响我国特殊国情下农民撂荒耕地行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认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农户撂荒耕地现象的影响要远大于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从土地利用制度、政府宏观战略调控和经济方面提出解决我国农户耕地撂荒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户 撂荒 经济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必良 万燕兰 洪炜杰 钟文晶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农地撂荒现象愈发突出。本文结合数理模型讨论了农业服务外包、土地细碎化和农地撂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我国9个省区2704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会加剧农地撂荒的发生率;农业服务外包能够显著抑制农户对农地的撂荒行为;农业外包服务市场的发育能够显著降低因为土地细碎化而引发的农地撂荒的比率。因此,化解农地撂荒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通过土地整治与地块互换推进农户土地经营的连片化;鼓励农户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服务外包市场的发育以满足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与规模经营的支持政策,强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组织化与生产性服务专业化。
关键词:
农地撂荒 农业服务外包 土地细碎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葛霖 高明 胡正峰 韩晓飞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团结乡的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从农户视角探讨了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结果表明,山区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有: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户劳动力缺乏。调查范围内39%的农户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而不愿意种地;24%的农户认为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导致撂荒;22%的农户由于缺少劳动力导致撂荒;15%的农户将资本投资于土地以外的对象导致撂荒。其次,三废污染、农户不合理利用土地、农业资金欠缺也是加速山区耕地撂荒的原因。
关键词:
户视角 山区 耕地撂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旭海 胡霞 罗崇佳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程度的提高将显著促进耕地撂荒,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2)通勤成本在非农就业对耕地撂荒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与地块特征和地域特征相比,家庭特征对耕地撂荒的影响更为明显,由此印证了耕地撂荒通常是兼业农户应对耕地边际化局面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议从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引导耕地流转和托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降低兼业农户通勤成本四方面精准施策,以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和挖掘保供潜力。
关键词:
非农就业 耕地撂荒 兼业农户 通勤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静婷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受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迟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地流转率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困境,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流转 制度经济学 农村土地产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陈志刚 於冉 李璐璐
文章基于土地制度对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分析,认为土地制度主要通过外部性内部化、激励与约束、资源配置等方式影响经济发展,据此,阐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以来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将土地出让制度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初步评价了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实施与改革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中国土地出让制度自实施以来所产生的制度绩效相当于2011年当年GDP的6.58%。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也影响了中国土地出让制度运行对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贡献,文章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财政"支柱"机制、城市重点重大项目回报机制、土地产权主体的城镇化红利分享机制等后土地经济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国土地出让制度 绩效评价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江海,彭珂珊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万物存在的基础。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民族素质提高、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大计。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保护耕地资源,控制人口数量,集中力量办好农业,实现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