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5)
2023(12148)
2022(10248)
2021(9192)
2020(7431)
2019(16760)
2018(16442)
2017(30792)
2016(16734)
2015(18634)
2014(18751)
2013(18407)
2012(17467)
2011(16011)
2010(16349)
2009(15220)
2008(15108)
2007(13824)
2006(12605)
2005(11752)
作者
(49330)
(41608)
(41225)
(39144)
(26317)
(19835)
(18616)
(15930)
(15910)
(14936)
(14441)
(14067)
(13703)
(13286)
(13275)
(12897)
(12147)
(12112)
(11926)
(11922)
(10612)
(10317)
(9988)
(9513)
(9376)
(9330)
(9267)
(9219)
(8419)
(8140)
学科
(72743)
经济(72643)
管理(48635)
(42685)
(33121)
企业(33121)
中国(25010)
地方(24090)
(22051)
方法(19108)
业经(18786)
(18226)
(17143)
数学(15731)
(15605)
数学方法(15503)
农业(14824)
(13922)
金融(13919)
(13744)
银行(13723)
(13374)
(13352)
环境(13159)
地方经济(12550)
(12066)
(11396)
贸易(11380)
技术(10925)
(10902)
机构
学院(237490)
大学(235438)
(95074)
经济(92716)
研究(89782)
管理(83541)
中国(69753)
理学(69077)
理学院(68099)
管理学(66878)
管理学院(66431)
科学(54582)
(53316)
(47640)
(46080)
(41837)
研究所(40976)
中心(40895)
(40433)
财经(35332)
(34670)
师范(34325)
业大(34183)
北京(34148)
(33612)
农业(32259)
(32094)
(31750)
(31056)
经济学(28702)
基金
项目(152040)
科学(119302)
研究(113800)
基金(107167)
(93902)
国家(93067)
科学基金(78753)
社会(72205)
社会科(68343)
社会科学(68329)
(61293)
基金项目(56489)
教育(51469)
(51305)
自然(48758)
自然科(47505)
自然科学(47496)
自然科学基金(46591)
编号(46454)
资助(42205)
成果(38951)
(38574)
重点(35312)
课题(34858)
(32693)
(32312)
(31569)
发展(30971)
(30425)
创新(29764)
期刊
(123226)
经济(123226)
研究(77625)
中国(64241)
(41020)
(36803)
学报(36385)
科学(35257)
管理(34554)
教育(32496)
大学(27889)
农业(27660)
(26787)
金融(26787)
学学(25814)
技术(21617)
业经(21494)
经济研究(18223)
财经(17939)
问题(16047)
(15498)
(14372)
图书(12843)
资源(12639)
(11832)
(11488)
科技(11446)
现代(11261)
(11215)
论坛(11215)
共检索到39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龙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土地"三维"空间(即地表、地下、地上)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形态越来越多,在获取显著效益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相关法律制度滞后或缺失等问题。在对相关问题展开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基层普遍希望国家加快相关法律制度供给。土地"三维"空间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土地空间权,是指对土地的地表、地下、地上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占有和开发利用的权利。土地空间权属于不动产财产权,以此为标准,可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龙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土地"三维"空间(即地表、地下、地上)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形态越来越多,在获取显著效益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相关法律制度滞后或缺失等问题。在对相关问题展开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基层普遍希望国家加快相关法律制度供给。土地"三维"空间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土地空间权,是指对土地的地表、地下、地上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占有和开发利用的权利。土地空间权属于不动产财产权,以此为标准,可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迅雷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实现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空间,成为城市管理主体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法律制度的规范化发展成为确保城市空间能够被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薄燕娜编著的《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法律问题研究》一书,围绕有关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问题展开探究,解析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法制建设的相关要求与路径。
关键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蓝天尧  
自《海岛保护法》实行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当前,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制度仍然面临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性质及内涵不明、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模式存在不足、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健全以及违法用岛行为惩罚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当继续推进无居民海岛相关立法,完善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规制,保障无居民海岛的有序利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海群  
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现行著作权法律制约的一些表现及其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按照效率原则建设更加高效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若干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碧霞  姜栋  
研究目的: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空间利用法律制度的设计模式,讨论中国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构建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的立体化,导致了一些国家土地权利观念和土地立法模式的转变;中国也面临着土地空间利用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挑战。研究结论:中国在土地空间制度立法、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相邻权利人权利的限制与扩张等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地空间利用法制设计的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婷婷  吴次芳  周翼虎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经济学主导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形象表述,该学说能很好解释实践中农地流转现象。但经济学界对于"三权分置"实施可行性的解释,主要以西方产权理论为基础,以权能分离理论为指导思想。这种经济学逻辑并不符合当前的法律逻辑。法学界针对经济学界权能分离理论的"三权分置"展开了批判,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事实上是对农地所有权用益权能的再分割,有悖所有权的整体性特征。但法学界"基于文本寻找解释"的研究思路,决定了其无法对现实当中大量存在的违背规范性土地承包、农地流转的现象做出解释。在分析经济学和法学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理论解读的基础上,设定土地承包权为成员权,创设具有物权效力的土地经营权取代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土地产权制度符合物权分离逻辑,能够在法权构造上自洽,在立法技术和修法成本上具有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婷婷  吴次芳  周翼虎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经济学主导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形象表述,该学说能很好解释实践中农地流转现象。但经济学界对于"三权分置"实施可行性的解释,主要以西方产权理论为基础,以权能分离理论为指导思想。这种经济学逻辑并不符合当前的法律逻辑。法学界针对经济学界权能分离理论的"三权分置"展开了批判,提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事实上是对农地所有权用益权能的再分割,有悖所有权的整体性特征。但法学界"基于文本寻找解释"的研究思路,决定了其无法对现实当中大量存在的违背规范性土地承包、农地流转的现象做出解释。在分析经济学和法学关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春雨  
土地划拨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土地划拨制度在认识上有误区。有观点认为,划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土地要素可以完全通过市场手段配置,政府行政手段必然会导致权力寻租,而且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土地应当全面采取市场配置,取消划拨供地制度。然而,事实证明,"市场失灵"是普遍存在的,既有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划拨用地作为弥补市场之不足,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另一种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大鹏  杨佳妮  
美国为了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城市污染、耕地锐减、环境保护等问题,逐渐创设了土地发展权制度。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从最初的借鉴德国,到师法英国,到最后的自成一体。美国土地发展权见证了美国的土地权利体系从过去强调私人权利向注重公共利益转向,制度的发展最终服务于现实社会。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在防止耕地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旭华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申请人竞得土地后,拟成立新公司进行开发建设,应在申请书中明确新公司的出资构成、成立时间等内容。出让人可以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结果……也可按约定直接与新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该规定为土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丽媛  
我国房地产热背后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未受关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已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虽然我国已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法律制度,如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标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等,但其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需要从源头真正地予以贯彻落实。其中,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强制性的环境利益考量及公众参与制度的保障是重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夏云娇  
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无疑对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协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践操作及制度建设,需要从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建立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资金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存鸽  
现阶段,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化发展建没加快,政府对土地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现行的土地政策下,农民由土地而派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引发了许多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构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实矛盾,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并对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折,深入研究探讨了构建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法律制度的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志鑫  
研究目的:探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政策是否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需求与挑战,寻求相应的应对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政策不仅具有转化为法律制度的需求,而且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管制要素从生态环境转向生态空间,管制权利从旁落转向衡平,管制体系从管理转向治理。研究结论:在借鉴国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法律应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将"自然生态空间"概念及其用途管制政策转换成具体法律制度的应对路径:(1)树立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空间的法律理念,以支撑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2)制定《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法》,以保障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相关机制的顺利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