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
- 2023(2096)
- 2022(1754)
- 2021(1825)
- 2020(1575)
- 2019(3461)
- 2018(3166)
- 2017(5983)
- 2016(3413)
- 2015(3754)
- 2014(3923)
- 2013(4060)
- 2012(3592)
- 2011(2942)
- 2010(3107)
- 2009(3035)
- 2008(3280)
- 2007(2718)
- 2006(2441)
- 2005(1978)
- 学科
- 财(18966)
- 管理(13414)
- 济(11802)
- 经济(11792)
- 财政(11372)
- 业(10386)
- 企(9236)
- 企业(9236)
- 政(8965)
- 务(7372)
- 财务(7370)
- 财务管理(7332)
- 企业财务(7024)
- 方法(5553)
- 地方(4657)
- 制(4623)
- 中国(4034)
- 农(4000)
- 制度(3826)
- 度(3826)
- 数学(3677)
- 数学方法(3660)
- 体(3349)
- 理论(3224)
- 策(3152)
- 体制(3066)
- 业经(2994)
- 及其(2929)
- 政策(2861)
- 方针(2763)
- 机构
- 学院(44696)
- 大学(42173)
- 财(18242)
- 管理(16335)
- 济(14897)
- 经济(14521)
- 理学(13640)
- 理学院(13484)
- 管理学(13296)
- 研究(13230)
- 管理学院(13210)
- 中国(11505)
- 财经(10015)
- 游(9343)
- 旅(9328)
- 旅游(9218)
- 经(8878)
- 科学(8680)
- 京(8510)
- 财政(7518)
- 江(7340)
- 范(7176)
- 师范(7129)
- 财经大学(6982)
- 所(6583)
- 政(6507)
- 中心(6057)
- 师范大学(5756)
- 州(5726)
- 省(5720)
共检索到73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永新 薛健 陈晓
本文将委托理财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可操控现金"与委托理财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若给定"可操控现金",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委托理财收益率越高。这一结果说明,"可操控现金"越多,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对管理层代理问题的约束力越强。研究还发现国外同类研究常用的"自由现金流"变量不能捕捉这一现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于蓉
委托理财业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金融行业之一,但目前的相关文献很大程度上只是侧重于业务方面的调查研究、品种设计,没有形成一个解释这一行业存在的根据及其内在运行机理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综述与委托理财业有关的资产组合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接着讨论能够融合不同理论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委托理财理论框架的可能的切入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锐
本文在率先发现委托理财案件存在着司法成本以及该成本持续上升状况的同时,从全新角度解说了这一现状的成因正是法律的确定性不清所引起的法律关系混淆。我国《信托法》没有很好地发挥信托信号机制的积极作用,通过信托信号区分信托关系与代理等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因而导致委托理财关系法律性质难以认定,并催生出保底条款这一畸形做法,给法院审理案件带来困难并进一步加大了司法解释出台的难度。
关键词:
委托理财 保底条款 信托 委托代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燎原
本文通过对深市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特征的分析,发现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对委托理财行为缺乏有效的监控、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受托方的诚信风险较大等问题。建议从强化披露、完善公司治理与相关法规、鼓励上市公司发展主业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和疏导。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委托理财 公司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展飞
我国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业务开始于1996年,2001年上半年达到了高潮。但从2001年下半年股市的大幅下跌使笼罩在委托理财上的光环顷刻间烟消云散。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2003年进行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接近100家,但是到2004年1月为止,公布在委托理财方面取得收益的上市公司只有1/10。但尽管如此,仍有相当多上市公司频频进行委托理财,越来越突显的委托理财弊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既然实践已证明委托理财行为并不符合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要求,甚至与之背道而驰,为什么还有上市公司屡败屡战,不断重蹈覆辙呢?本文试图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晓方
文章选取2012—2018年有参与委托理财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委托理财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银行管理度和企业盈利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委托理财规模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存在负影响、对综合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存在正影响。银企关联度与企业盈利对二者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银企关联度或盈利水平越高,委托理财对债务资本成本的负影响越强,同时委托理财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正影响越弱。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成领
目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委托理财现象,如银行推出的人民币或外币理财产品,证券公司推出的集合受托投资管理、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保险理财、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委托理财在一定意义上对金融创新和分散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圈钱市"一直都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恶名。如何让中国股市告别"圈钱市",猴年伊始,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女士即给股市提出了《恢复中国股市的基本功能》的建议。根据刘姝威的定义,中国股市的基本功能,一是企业直接融资,二是投资者购买股票要获得比国债无风险收益更多的投资收益。如果真的恢复了这两个基本功能尤其是投资功能,将意味着中国股市向"圈钱市"的告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健 文雯 袁蓉丽 石玉凝
本文以2001—2013年沪深A股主板非金融业13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Heckman(1979)两阶段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进行委托理财业务对盈余波动性的影响。委托理财能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波动性,起到稳定公司业绩的作用。本文提供了关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与盈余波动性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内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为上市公司管理委托理财业务、监管层监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委托理财 公司治理 盈余波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齐鲁壮 梁琳 梁鹏
本文匹配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将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抑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少超额银行信贷、降低金融回报率、缩减影子银行规模,从而抑制企业委托理财;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企业内部风险较低、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国有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中,该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增凡
文章以2011—202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委托理财和多元化战略对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多元化战略在委托理财与资本配置效率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委托理财与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多元化战略与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间显著正相关;多元化战略显著增强委托理财与资本配置效率间的负相关程度。研究可以提升制造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规范委托理财行为、发挥委托理财“蓄水池”效应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战略提供证据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