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0)
- 2023(2938)
- 2022(2385)
- 2021(2214)
- 2020(1911)
- 2019(4117)
- 2018(4254)
- 2017(7170)
- 2016(4329)
- 2015(4922)
- 2014(5226)
- 2013(4719)
- 2012(4520)
- 2011(4073)
- 2010(4204)
- 2009(3776)
- 2008(3715)
- 2007(3483)
- 2006(2970)
- 2005(2671)
- 学科
- 济(10974)
- 经济(10948)
- 管理(10010)
- 业(7583)
- 学(6713)
- 企(5684)
- 企业(5684)
- 制(4854)
- 体(4839)
- 农(4619)
- 中国(4428)
- 理论(3534)
- 财(3394)
- 银(3110)
- 教育(3103)
- 银行(3074)
- 行(2999)
- 融(2945)
- 金融(2938)
- 方法(2891)
- 地方(2883)
- 农业(2780)
- 和(2669)
- 体制(2663)
- 业经(2607)
- 物(2423)
- 教学(2272)
- 植(2185)
- 度(2147)
- 制度(2146)
- 机构
- 学院(59432)
- 大学(58347)
- 研究(25675)
- 科学(19037)
- 农(18519)
- 中国(18373)
- 济(17383)
- 管理(17271)
- 经济(16766)
- 所(14986)
- 农业(14726)
- 京(14127)
- 理学(14020)
- 研究所(13875)
- 理学院(13792)
- 业大(13472)
- 管理学(13344)
- 管理学院(13248)
- 中心(11112)
- 江(10708)
- 省(10530)
- 技术(10184)
- 院(9823)
- 农业大学(9289)
- 财(9164)
- 室(9160)
- 北京(8998)
- 范(8406)
- 州(8310)
- 师范(8197)
- 基金
- 项目(41758)
- 科学(30057)
- 研究(27787)
- 基金(26981)
- 家(26280)
- 国家(26046)
- 科学基金(19792)
- 省(17918)
- 划(15283)
- 社会(14476)
- 自然(13917)
- 基金项目(13916)
- 自然科(13547)
- 自然科学(13536)
- 社会科(13467)
- 社会科学(13465)
- 自然科学基金(13264)
- 教育(12857)
- 编号(11628)
- 资助(11298)
- 成果(10195)
- 重点(10111)
- 科技(9897)
- 计划(9787)
- 体(9507)
- 课题(9466)
- 发(9141)
- 创(8316)
- 科研(8144)
- 农(8067)
共检索到96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邹双全 何碧珠
以圆齿野鸦椿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组培繁殖育苗技术,以筛选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激素种类和含量对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不同,BA含量为0.5-2.5 mg.L-1时,种子的成活率随BA含量的升高而下降,而NAA对其影响不大,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BA+0.3 mg.L-1N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2)在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芽的增殖系数随着生长素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S+1.0 mg.L-1BA+0.5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培...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成熟种子 组培育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碧珠 何官榕 邹双全
以圆齿野鸦椿茎段继代繁殖或种子继代繁殖的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培育苗试验,建立叶片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在WPM+1.0 mg.L-1N6-异戊烯基腺嘌呤(2ip)+1.0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形成黄绿色的愈伤组织,3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5.7%;丛生芽的增殖系数随2ip和NAA含量的增加而加大,2ip含量为1.5 mg.L-1,NAA含量为0.3 mg.L-1时,增殖系数达3.5,WPM+2.0 mg.L-12ip+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是最适的增殖培养基;...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叶片 快速繁殖 植株再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李妍 杨宏光 崔文山 王亚斌
研究以风信子Gipsy queen的鳞片及幼叶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生成,结果表明:Gipsy queen单鳞片、双鳞片的初代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5.0mg·L-1+NAA0.1mg·L-1,且双鳞片诱导效果好于单鳞片,诱导率达100%,增殖系数达10;幼叶外植体初代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mg·L-1+NAA0.2mg·L-1,幼叶作为外植体比鳞片诱导效果好,诱导率达100%,增殖系数达26.2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5mg·L-1+KT0.2mg·L-1,增殖系数达2.91;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0.2m...
关键词:
风信子 离体快繁 鳞片 幼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地周 罗微 曹逊 姜云天 朱俊义
The tender buds of Phyllodoce caerulea were used as explants for this experiment.The most suitable culture media were screened for shoots regeneration directly from bases of the tender buds,rooting and germplasm preservation in vitro with a uniform desig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R+TDZ4.00 mg?L-1was...
关键词:
松毛翠 种质试管保存 均匀设计 根皮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重益 傅术琳 程智慧
以日本木立芦荟(A.arborescensMill.)茎尖和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结果表明,茎尖在MS+6-BA3.0mg/L+NAA0.2mg/L培养基上形成的不定芽数最多,达21个;而茎段在MS+6-BA4.0mg/L+NAA0.1mg/L培养基上诱导的不定芽数最多,为8.1个。MS+6-BA3.0mg/L+B9100mg/L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好,平均每个芽可增殖不定芽11.5个。1.0mg/LNAA和2.0mg/LIBA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生根,生长延缓剂CCC也具有促进生根作用。将组培苗移栽到体积比组成为2份有机厩肥+1份园田土或2份蛭石+1份园田土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
关键词:
木立芦荟 离体快繁 器官发生 组织培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晨 张俊红 张苗 许雯婷 楼雄珍 童再康
【目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外植体丛芽分化能力强而芽伸长不足。为探索分段培养过程中的柳杉不定芽诱导与增殖、伸长培养及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建立柳杉分段培养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20年生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段培养的组培体系。柳杉外植体分段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生根及移栽等步骤。【结果】(1)在3种基本培养基(MS、DCR和WPM)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及水解酪蛋白(CH),3个柳杉无性系均能诱导出不定芽,但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以WPM+1.00 mg·L-16-BA+0.10 mg·L-1IBA中不定芽诱导率(100%)和增殖系数(9.13)最高。(2)高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与低质量浓度激素培养基交替分段培养方式对柳杉无性系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效果良好,有效枝条增长率可达到456.87%。(3)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DCR+0.10 mg·L-1 IBA,且3个无性系生根率最高可达100%。(4)生根的无菌苗移栽至V(泥炭)∶V(蛭石)=1:1的混合基质,经过15-20 d炼苗,成活率高达96.70%,繁殖潜能达3 865株·母株-1·a-1。【结论】柳杉分段培养的组培模式极大提高了柳杉组培再生效率,有助于柳杉优良品种的工业化育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蕾 黄闰玲 邱亚铁 陈景新 张雅萍 姚诗茹 邹双全 倪林 蔡文杰 胡亚林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中的活性物质isobiflorin和biflorin,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及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超声提取圆齿野鸦椿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6 min、乙醇体积分数62%、液料比15∶1;isobiflorin和biflorin总提取率模型的预测值为0.601%.通过试验验证发现,在此最佳提取工艺下,总提取率为(0.602±0.002)%,与预测值接近,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17%,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的圆齿野鸦椿果皮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维红 赖慧灵 陈泽明 张晓华 兰思仁 邹双全
以3年生圆齿野鸦椿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含量多效唑(0、250、500、750、1 000 mg·L~(-1))对圆齿野鸦椿不同截干高度(30、55、80 cm)的矮化效果及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0 cm截干,随着多效唑含量的提高,圆齿野鸦椿幼树株高、节间距和枝条矮化显著;55、80 cm截干,多效唑含量为750、1 000 mg·L~(-1)时矮化效果显著;30、80 cm截干,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多效唑含量的提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500 mg·L~(-1)多效唑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30 cm截干,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500、1 000 mg·L~(-1)多效唑处理时MDA含量降至最低;500 mg·L~(-1)多效唑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最高.综合考虑圆齿野鸦椿的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截干30 cm, 1 000 mg·L~(-1)多效唑处理可通过调节圆齿野鸦椿幼树的生物量分配、细胞渗透性和抗氧化等,有效改善其生长和生理状况,得到株型娇小、观赏价值高的植株.
关键词:
圆齿野鸦椿 多效唑 截干 矮化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博伦 喻苏琴 姜雪茹 涂淑萍
【目的】探究生长调节剂NAA+IBA对圆齿野鸦椿插穗生根及其氧化酶(POD、PPO、IAAO)活性和内源激素(IAA、ABA、GA_3、ZR)含量的影响,初步揭示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的生化机理,为促进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3月圆齿野鸦椿腋芽开始萌动时剪取1年生的成熟枝条制备插穗,并分成两组进行处理。处理Ⅰ:插穗基部在150 mg/LNAA+150 mg/LIBA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 h;处理Ⅱ:插穗基部置清水中浸泡2 h作为对照(CK)。处理结束后立即进行取样,扦插后每隔15 d取样1次,观察记载其生根过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不同取样时期插穗基部长2 cm的皮层内氧化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圆齿野鸦椿插穗以愈伤组织生根型为主。处理Ⅰ与处理Ⅱ相比,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可提早15 d左右,不定根的形成时间可提早30 d左右。扦插第0天,处理Ⅰ和处理Ⅱ相比,插穗POD和PPO活性显著升高,而IAAO活性显著降低;IAA、GA_3和ABA含量显著升高,ZR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两个处理插穗POD和PPO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且处理Ⅰ在扦插后第30天达到峰值,而处理Ⅱ的峰值出现在扦插后第45天;在整个生根过程中,IAA含量处理Ⅰ均显著高于处理Ⅱ。【结论】圆齿野鸦椿属扦插生根较困难树种。插穗经150 mg/L NAA+150 mg/L IBA混合溶液浸泡处理2 h可加快其生根进程。提高插穗皮层内POD和PPO活性,降低IAAO活性,以及提高IAA含量及其与ABA、GA_3、ZR的比值,有利于促进圆齿野鸦椿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 林智熠 周文娟 潘镇泽 傅佳蕊 陈景新 倪林 邹双全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8R, 7′R, 8′R)-isolariciresinol-9-(6-tris-p-coumaroyl)-O-β-D-glucopyranoside(1)、(7R, 8R)-threo-7, 9, 9′-三羟基-3, 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α-L-鼠李糖苷(2)、4-氧代芝麻素(3)、tetraketide(4)、19α-羟基熊果酸(5)、紫檀芪(6)、evofolin B(7)、豆甾醇(8).其中,除化合物4、5、7外,其他成分均为本课题组首次从野鸦椿属分离所得.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4、5、7对辣椒疫霉病菌均具有中等抑制活性,其有效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1.285、0.300、0.906μmol·L~(-1).辣椒疫霉病菌经19α-羟基熊果酸处理后,菌丝干重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多,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这说明19α-羟基熊果酸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有效抑制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如意 郭崇炎 王志龙 陈秋红 胡方志
为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蓝莓快繁体系,以南高丛蓝莓‘南金’的幼嫩枝条为试验材料,取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分别进行外植体消毒、丛生芽诱导、组培苗继代增殖、组培苗生根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用5%Na Cl O溶液消毒10 min、用0.1%Hg Cl2溶液消毒7 min时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最好;蓝莓茎段诱导形成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WPM+ZT 4.0 mg/L,增殖倍数达3.86,平均芽高为19.4 mm;组培苗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改良WPM+ZT 1.0 mg/L,增殖倍数为1.82,平均株高达4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春 郑勇平 罗蔓 周芳勇 余琼芳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一种名贵药用植物,野生资源亟待保护,必须通过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需要。通过不同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进行种子发芽试验,不同消毒方法对茎尖进行存活率试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对不定芽、原球茎和壮苗及根系的诱导试验的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胚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 MS(Murashigeand Skoog)+添加物A+25 g.L-1蔗糖;4种消毒方法中最佳消毒方法为B,外植物茎尖存活率可达76.2%。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2 MS+1.5 mg.L-16-苄基腺嘌呤(BA)+0.25 mg.L-1萘乙酸(NAA),诱导倍数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祺 贾桂霞
为优化百合组培快繁体系,以东方百合‘索邦’、野生淡黄花百合及新铁炮百合‘雷山3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外植体诱导分化、组培苗继代增殖和鳞茎增大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种子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0.01 mg/L NAA+60 g/L蔗糖;适宜‘索邦’、‘雷山3号’鳞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MS+2.0 mg/L 6–BA+0.3 mg/L NAA和MS+0.5 mg/L 6–BA+0.2 mg/L NAA;适宜这3种百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适宜‘索邦’无菌苗鳞茎增大的培养基为3MS+0.5 g...
关键词:
百合 再生体系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双双 陆顺教 冷青云 王存 杨光穗
【目的】建立茎段诱导丛生芽途径的树兰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树兰种苗生产及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方法】以树兰当年生分蘖苗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BA、NAA和IBA组合对树兰茎段丛生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6-BA和NAA组合对树兰茎段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均有显著影响,树兰茎段丛生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Mg/L NAA,诱导率最高达到73.13%;增殖最适宜培养基为MS+3.0Mg/L 6-BA+1.0Mg/L NAA,增殖系数最高达到5.2。不同质量浓度NAA和IBA组合对树兰组培苗生根有显著影响,生根最...
关键词:
树兰 茎段 丛生芽 诱导与增殖 组织培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曾琪瑶 王春胜 郭俊杰 曾杰
【目的】探究油榄仁组培快繁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及硅酸钾对苗高整齐度的影响,建立油榄仁高质量组培快繁体系,为油榄仁良种繁育和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油榄仁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消毒方法以及增殖和生根阶段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探讨硅酸钾对增殖苗整齐度的调控方法,分析不同处理间种子消毒效果、增殖质量以及生根情况的差异,确定适宜的消毒方法以及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结果】合适的种子消毒方法为:油榄仁种子经浓硫酸浸泡7 h后,应用0.1%升汞溶液消毒种胚8 min,无菌胚萌芽率超过80%。增殖培养中,6-BA与IBA质量浓度比值为10,且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MS培养基的2倍和1.5倍时,油榄仁的增殖效果最好,表现为增殖系数高且生长状态好,接种培养30 d其增殖系数、增殖苗高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可达5.6、3.75 cm和2.51 mg·g~(-1)。油榄仁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5 mg·L~(-1)和740 mg·L~(-1))+1.0 mg·L~(-1) 6-BA+0.1 mg·L~(-1) IBA+30 g·L~(-1)蔗糖。硅酸钾可以提高增殖苗的整齐度,其最佳浓度为1.5 mmol·L~(-1),整齐度比对照高2.63倍。通过生根培养筛选出最佳生根配方为WPM+0.2 mg·L~(-1) NAA+20 g·L~(-1)蔗糖,生根率达94%以上。【结论】构建了油榄仁的组培快繁体系,尤其是通过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硅酸钾可改善油榄仁组培苗的整齐度。该体系不仅可获得优质组培苗,还能提高组培苗的整齐度,降低育苗成本,为油榄仁优良种质组培苗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油榄仁 高整齐度 基本培养基 硅酸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