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
2023(738)
2022(611)
2021(585)
2020(559)
2019(1187)
2018(1163)
2017(1677)
2016(1302)
2015(1276)
2014(1194)
2013(1264)
2012(1316)
2011(1159)
2010(1274)
2009(1098)
2008(1128)
2007(1032)
2006(852)
2005(762)
作者
(6556)
(5564)
(5512)
(5287)
(3516)
(2762)
(2400)
(2232)
(2172)
(2037)
(2032)
(2001)
(1976)
(1905)
(1874)
(1769)
(1748)
(1683)
(1682)
(1667)
(1575)
(1510)
(1461)
(1352)
(1316)
(1261)
(1255)
(1243)
(1221)
(1217)
学科
(3985)
(2149)
(2105)
植物(2063)
(1437)
经济(1437)
生态(1353)
生态学(1153)
(1151)
森林(1151)
水产(1104)
(1100)
(1097)
(1029)
(979)
(926)
理学(923)
生物(891)
(881)
(828)
(794)
虫害(790)
及其(783)
防治(751)
(749)
农业(748)
(721)
管理(715)
动物(689)
病虫(675)
机构
大学(18309)
学院(18241)
(12288)
研究(11203)
科学(11034)
农业(10051)
业大(8669)
(8042)
研究所(7767)
中国(6920)
农业大学(6503)
(6337)
实验(6285)
实验室(6059)
(5868)
重点(5725)
(5365)
(4815)
林业(4587)
(4455)
技术(4314)
科学院(4286)
中心(4145)
研究院(3953)
科学研究(3852)
(3619)
(3548)
(3489)
资源(3431)
生物(3323)
基金
项目(16840)
(12412)
国家(12340)
科学(10524)
基金(10516)
科学基金(8324)
自然(7757)
自然科(7519)
自然科学(7510)
(7507)
自然科学基金(7369)
科技(6820)
(6630)
研究(6182)
计划(6022)
基金项目(5532)
资助(5074)
(4796)
专项(4786)
重点(4533)
科研(3925)
技术(3824)
(3798)
农业(3750)
(3675)
(3095)
创新(3021)
(2508)
(2410)
教育(2368)
期刊
学报(12538)
(11090)
科学(8325)
大学(8310)
学学(8271)
农业(7426)
业大(4630)
林业(4605)
(4366)
中国(3712)
农业大学(3434)
(2805)
自然(2722)
研究(2607)
(2560)
经济(2560)
自然科(2419)
自然科学(2419)
科技(2238)
中国农业(2156)
科技大(2104)
科技大学(2104)
农林(2079)
(2079)
(1983)
渔业(1542)
西南(1514)
水产(1313)
农学(1304)
华北(1304)
共检索到26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碧珠  何官榕  邹双全  
以圆齿野鸦椿茎段继代繁殖或种子继代繁殖的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培育苗试验,建立叶片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在WPM+1.0 mg.L-1N6-异戊烯基腺嘌呤(2ip)+1.0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形成黄绿色的愈伤组织,3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5.7%;丛生芽的增殖系数随2ip和NAA含量的增加而加大,2ip含量为1.5 mg.L-1,NAA含量为0.3 mg.L-1时,增殖系数达3.5,WPM+2.0 mg.L-12ip+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是最适的增殖培养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邹双全  何碧珠  
以圆齿野鸦椿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组培繁殖育苗技术,以筛选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激素种类和含量对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不同,BA含量为0.5-2.5 mg.L-1时,种子的成活率随BA含量的升高而下降,而NAA对其影响不大,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BA+0.3 mg.L-1N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2)在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芽的增殖系数随着生长素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S+1.0 mg.L-1BA+0.5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瑞芬  李天然  李堃  石慧芹  张颖力  贾利敏  
以4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草莓茎尖诱导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又以4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对诱导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通过进一步试验,以MS+B5有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 BA2 253mg/L、IAA1 752mg/L,探讨草莓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外植体对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较高频率的芽再生系统,也为基因的转化找到一个较好的受体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孙雁霞  王晓蓉  廖彬  陈莉  
为了建立一套川芎Lis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快速繁殖技术。以川芎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研究6-BA、2,4-D、NAA、IAA、和IBA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不定根产生的影响,找出相应的最佳激素组合。结果表明:川芎最佳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6-BA0.5mg·L-1+2,4-D2mg·L-1;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mg·L-1+NAA0.5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0.5mg·L-1+IBA0.5mg·L-1。组培苗移栽后,生长健壮,成活率达1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阮慧泽  李珍  任燕燕  邬枭楠  邵于豪  潘飞翔  夏国华  
为了建立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保护和开发利用半蒴苣苔这一民间植物药资源,以MS(Murashige and Skoog)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苄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组合对叶片愈合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增殖和壮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半蒴苣苔快繁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叶片诱导愈合组织困难,但在叶片基部或切口处可直接诱导分化出不定芽,且随着6-BA和NAA质量浓度的升高,芽的分化率先上升后降低,以MS+0.5 mg·L-16-BA+1.0 mg·L-1NAA+1.5 g·L-1活性炭(AC)分化率最高,达到67.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启鑫  黄美连  吴晓萍  庄东红  
【目的】建立君迁子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转基因操作奠定基础。【方法】以君迁子幼叶为外植体,研究适合其再生植株的叶片部位、放置方式、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暗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叶片基部上表面朝下接种于1/2MS+ZT5.0mg·L-1+IBA0.01mg·L-1的培养基,先期暗培养5周后转移至正常光照下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分别为100.0%、85.3%和2.8±0.6个。再生芽接种于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MS培养基上,30d时生根率达100%,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达5.4条和3.7cm。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30d时成活率达98.5%。【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蕾  黄闰玲  邱亚铁  陈景新  张雅萍  姚诗茹  邹双全  倪林  蔡文杰  胡亚林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中的活性物质isobiflorin和biflorin,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及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超声提取圆齿野鸦椿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6 min、乙醇体积分数62%、液料比15∶1;isobiflorin和biflorin总提取率模型的预测值为0.601%.通过试验验证发现,在此最佳提取工艺下,总提取率为(0.602±0.002)%,与预测值接近,两者的相对误差为0.17%,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的圆齿野鸦椿果皮中isobiflorin和biflorin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维红  赖慧灵  陈泽明  张晓华  兰思仁  邹双全  
以3年生圆齿野鸦椿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含量多效唑(0、250、500、750、1 000 mg·L~(-1))对圆齿野鸦椿不同截干高度(30、55、80 cm)的矮化效果及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0 cm截干,随着多效唑含量的提高,圆齿野鸦椿幼树株高、节间距和枝条矮化显著;55、80 cm截干,多效唑含量为750、1 000 mg·L~(-1)时矮化效果显著;30、80 cm截干,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多效唑含量的提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高于对照;500 mg·L~(-1)多效唑处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30 cm截干,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500、1 000 mg·L~(-1)多效唑处理时MDA含量降至最低;500 mg·L~(-1)多效唑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最高.综合考虑圆齿野鸦椿的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截干30 cm, 1 000 mg·L~(-1)多效唑处理可通过调节圆齿野鸦椿幼树的生物量分配、细胞渗透性和抗氧化等,有效改善其生长和生理状况,得到株型娇小、观赏价值高的植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博伦   喻苏琴   姜雪茹   涂淑萍  
【目的】探究生长调节剂NAA+IBA对圆齿野鸦椿插穗生根及其氧化酶(POD、PPO、IAAO)活性和内源激素(IAA、ABA、GA_3、ZR)含量的影响,初步揭示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的生化机理,为促进圆齿野鸦椿扦插生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3月圆齿野鸦椿腋芽开始萌动时剪取1年生的成熟枝条制备插穗,并分成两组进行处理。处理Ⅰ:插穗基部在150 mg/LNAA+150 mg/LIBA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 h;处理Ⅱ:插穗基部置清水中浸泡2 h作为对照(CK)。处理结束后立即进行取样,扦插后每隔15 d取样1次,观察记载其生根过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不同取样时期插穗基部长2 cm的皮层内氧化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圆齿野鸦椿插穗以愈伤组织生根型为主。处理Ⅰ与处理Ⅱ相比,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可提早15 d左右,不定根的形成时间可提早30 d左右。扦插第0天,处理Ⅰ和处理Ⅱ相比,插穗POD和PPO活性显著升高,而IAAO活性显著降低;IAA、GA_3和ABA含量显著升高,ZR含量则无明显变化。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两个处理插穗POD和PPO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先升后降”,且处理Ⅰ在扦插后第30天达到峰值,而处理Ⅱ的峰值出现在扦插后第45天;在整个生根过程中,IAA含量处理Ⅰ均显著高于处理Ⅱ。【结论】圆齿野鸦椿属扦插生根较困难树种。插穗经150 mg/L NAA+150 mg/L IBA混合溶液浸泡处理2 h可加快其生根进程。提高插穗皮层内POD和PPO活性,降低IAAO活性,以及提高IAA含量及其与ABA、GA_3、ZR的比值,有利于促进圆齿野鸦椿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形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  林智熠  周文娟  潘镇泽  傅佳蕊  陈景新  倪林  邹双全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鉴定为(+)-(8R, 7′R, 8′R)-isolariciresinol-9-(6-tris-p-coumaroyl)-O-β-D-glucopyranoside(1)、(7R, 8R)-threo-7, 9, 9′-三羟基-3, 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7-O-α-L-鼠李糖苷(2)、4-氧代芝麻素(3)、tetraketide(4)、19α-羟基熊果酸(5)、紫檀芪(6)、evofolin B(7)、豆甾醇(8).其中,除化合物4、5、7外,其他成分均为本课题组首次从野鸦椿属分离所得.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4、5、7对辣椒疫霉病菌均具有中等抑制活性,其有效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1.285、0.300、0.906μmol·L~(-1).辣椒疫霉病菌经19α-羟基熊果酸处理后,菌丝干重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多,其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倒"V"型变化趋势.这说明19α-羟基熊果酸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有效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会琴  刘忠华  马岚  万文  盛德策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再生率为91.7%;叶片培养最佳取材部位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第l~3片叶;培养基添加0.5mg/LGA3,芽增殖系数高达8.22,芽有一定的伸长生长;附加低浓度的6-BA0.3mg/L,芽明显伸长,长为3.89cm,得到壮苗,可直接用于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添加NAA1.0mg/L,诱导生根的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珊  石大兴  王米力  麦苗苗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regeneration plantlets were successfully induced from leaves of Euphorbia cotinifolia by tissue culture. The highest callus induction rate was 57.2% on MS medium with 6-BA 1.0 mg?L~ -1 ,NAA 0.5 mg?L~ -1 and 2,4-D 0.01 mg?L~ -1 . Embryonic callus could be induced on MS mediu...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路  丁晗  桂和荣  
以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添加了300 mg·L~(-1)水解酪蛋白的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伴矿景天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并建立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00 mg·L~(-1)2,4-二氯苯氧乙酸(2,4-D)+0.30 mg·L~(-1) 6-苄基腺嘌呤(6-BA)组合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艳玲  张琳  谭运德  王聪  罗俊  王方艳  
以云实当年生嫩叶为试材,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基配方,获得体细胞胚并诱导不定芽;筛选最佳生根培养基,获得完整无菌植株并移栽成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1/2MS+TDZ 0.5 mg.L-1+IBA0.3 mg.L-1,且该培养基也适合云实叶片愈伤组织再分化出芽;添加0.1%活性碳能抑制褐化,同时促进体细胞胚发生和不定芽产生;1/2MS+NAA 0.1 mg.L-1最适宜云实无菌苗生根,其根系数量质量均优于其他生根培养基组合;移栽采用蛭石∶珍珠岩∶草炭灰(1∶1∶1)基质,成活率达8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