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1)
- 2023(13018)
- 2022(11407)
- 2021(10804)
- 2020(9110)
- 2019(20732)
- 2018(20887)
- 2017(39225)
- 2016(21868)
- 2015(24762)
- 2014(25070)
- 2013(24205)
- 2012(22547)
- 2011(20203)
- 2010(20259)
- 2009(18644)
- 2008(18183)
- 2007(16027)
- 2006(14005)
- 2005(12275)
- 学科
- 济(81361)
- 经济(81261)
- 管理(62615)
- 业(54368)
- 企(45592)
- 企业(45592)
- 方法(36222)
- 数学(30584)
- 数学方法(30125)
- 学(23043)
- 农(22587)
- 中国(21679)
- 财(19835)
- 业经(17963)
- 地方(17060)
- 理论(16194)
- 制(16105)
- 环境(15993)
- 和(14684)
- 农业(14666)
- 贸(13871)
- 贸易(13865)
- 易(13434)
- 教育(13221)
- 划(12957)
- 银(12810)
- 银行(12753)
- 技术(12493)
- 务(12412)
- 融(12342)
- 机构
- 大学(307086)
- 学院(305863)
- 管理(117407)
- 济(110968)
- 经济(108141)
- 研究(106320)
- 理学(101280)
- 理学院(100001)
- 管理学(97945)
- 管理学院(97404)
- 中国(78121)
- 科学(70669)
- 京(67776)
- 所(55199)
- 农(53910)
- 财(51037)
- 研究所(50683)
- 业大(49258)
- 中心(47778)
- 江(45426)
- 范(43215)
- 北京(43119)
- 师范(42731)
- 农业(42382)
- 财经(40650)
- 院(39246)
- 州(37045)
- 经(36848)
- 技术(35433)
- 师范大学(34482)
- 基金
- 项目(212609)
- 科学(164654)
- 研究(153474)
- 基金(151080)
- 家(133478)
- 国家(132355)
- 科学基金(111788)
- 社会(92116)
- 社会科(86836)
- 社会科学(86813)
- 省(83729)
- 基金项目(80637)
- 自然(74890)
- 自然科(73044)
- 自然科学(73026)
- 自然科学基金(71653)
- 划(71231)
- 教育(70520)
- 编号(63754)
- 资助(62483)
- 成果(52057)
- 重点(47987)
- 部(45425)
- 发(44881)
- 课题(44491)
- 创(43250)
- 科研(40786)
- 创新(40288)
- 计划(39491)
- 大学(38987)
共检索到44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彭自然 何文辉 高佳慧 于亚男
生态修复技术在水体环境治理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投放食藻虫控藻,提高水体透明度,继而采取以恢复沉水植被为重点的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修复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食藻虫控藻引导水域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在以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圆明园凤麟洲于2007年9月至11月,方河、鉴碧亭、玉玲珑馆3个景观水体于2008年4月至6月分别实施了食藻虫控藻引导的水域生态修复工程。对生态修复过程中与实施后水质状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等主要水质指标均有极大改善。修复后,水体浊度仅为1~2NTU,COD为6~11 mg/L,TN为0.28~0...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食藻虫 水质 圆明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原 刘玉英 邱金梅 肖佳佳 成仿云
圆明园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重大议题,其中植物景观的恢复与建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园内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探讨了圆明园植物景观的现状以及在恢复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结论包括:1)圆明园开放区域共有植物169种,分属64科128属,与盛期相比主要缺少常绿乔灌木、温带果树和农作物;2)植物景观的现状与盛期相比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有较大差距;3)恢复植物景观是保护圆明园的重要内容,要与周边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在恢复原本的整体基调和局部特色的同时,也要体现时代特点,适当应用一些新的植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毁于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之手的圆明园,是一个牵动亿万中国人心绪的地方。也许正是由于她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遭遇,当73岁的民营企业家徐文荣宣布,将以1:1的比例在浙江横店真材实料地仿建鼎盛时期的圆明园时,引得舆论一片哗然。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圆明园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还在于圆明新园计划的200亿元投资和6165亩的占地规模。尽管发起人徐文荣一再强调:圆明新园不要国家补助一分钱,不要银行贷款一分钱,不向企业摊派一分钱,土地的使用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决不越雷池一步。人们却仍心存疑虑,在目前的形势下,规模、占地如此之大的圆明新园项目,其土地和资金如何保证?圆明新园建设如何运作下去?请看报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传康 于英士
关于修复圆明园西洋楼的建议陈传康(北京大学)于英士(北京旅游学会)在圆明园西北部营建该园的缩微公园,这样的人工景点开发,会重演南口老北京城景点开发的"误区",因为北京的古建和古典园林的真情实景很多,营建圆明园缩微公园的格调,不可能有更多的差别。人们喜...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根鼎 江敏 李利 黄央央 吴昊 邢斌
于2006年5-10月间对上海杨浦区部分景观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现状进行了评价。评价过程中,重点对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修正,对传统的评价因子、权重及算子的选择都进行了修正;将频率统计法用于评价因子的选择,克服了传统选择法的感性和不科学性;对权重的选择进行了创新性的修正,采用"相对距离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使之更为科学。选择了3种算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最终的算子,避免了偶然性,使结果更为准确。评价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区域内景观水体水质总体不容乐观,多数采样点以Ⅳ类和Ⅴ类水为主,分别占14.29%和80.95%;总体上,Ⅴ类水出现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公园水...
关键词:
景观水体 模糊综合评价法 水质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车生泉
在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景观生态格局进行了分析,从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格局和景观的廊道效应出发,分别结合城乡一体化中的问题做了论述,旨在探讨如何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秋芬 有小娟 张艳 毛玉泽 焦海峰
象山港地处浙江中部沿海(121°25′122°03′E,29°05′29°46′N),港内平均水深20 m左右,最深达55 m。近年来,象山港网箱养殖规模不断增大,陆源污染加重,导致象山港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找到象山港网箱养殖环境的有效修复方法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海带和龙须菜等大型藻类对象山港中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境修复,同时应用总DNA提取、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及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网箱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沉积环境中细菌群落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象山港网箱养殖区细菌种类丰富,由7个门的细菌组成。生境修复使网箱养殖区细菌多样性有增加趋势,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旭阔 姚媛博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是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途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汉城湖2012—2017年的投入与产出进行生态效率测定及分析;利用STATA 12.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各影响因素对生态效率的作用。结果显示:(1)相较于传统水源来讲,引入再生水后汉城湖的生态效率涨幅提高了三倍;(2)非期望产出冗余是导致生态效率不足的主要原因;(3)产业结构和游客接待量正向影响生态效率,投资水平和环境政策反之。研究表明: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水平、扩大游客接待规模及规范环境政策可以提高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生态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云中 杨成建
景观水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恶化问题。由于景观水体水质污染的特殊性,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景观水体水质稳定技术均是通过复氧和混合上下水层的原理来强化景观水体的自净能力。喷泉不但能给人以美感,而且具有扰动强度大、曝气量高两大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本文提出了生态喷泉的设计构想,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生态喷泉运用于景观水体水质稳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景观水体水质稳定技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生态喷泉 景观水体 水质稳定 可行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耘 邱立疆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吉红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系统中维持碳氮比为20︰1、水温(26.0±2.3)℃、pH7.2~7.8,24 h不间断供氧以形成生物絮团,监测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总氮(TN)、总固体悬浮物(TSS)浓度、碱度的动态变化及分析生物絮团的营养组分,并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生物絮团的原核及真核微生物组成和动态变化。养殖水体TN变化范围为6.65~11.15 mg/L,第9天达到峰值(10.11±1.05)mg/L,第12天后和第0天时的T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SS浓度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419.67±11.5)mg/L,第15天后TSS稳定维持在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倩 王忠君 吴殿廷
从空气负离子和游憩规划结合的角度,在整理和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圆明园公园为例,于2009年春夏两季,选取公园内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对环境空气负离子进行全天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评定;对公园内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公园不同游憩活动的空间规律;根据空气负离子的浓度及其分布提出公园的游憩规划建议,划定公园的适游区域和适游季节,给出了34、5、月份空气负离子健康大道线路以及游憩功能分区。对游客的游憩活动及圆明园公园的空间利用及规划管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可为城市公园的游憩规划和管理提供思考途径。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游憩规划 圆明园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红艳
<正>圆明园建筑风格独特、艺术价值丰富,将江南园林的清丽俊秀、柔和优美与北方园林的宏伟壮观、大气磅礴融为一体,形成了集山水、建筑、文化、艺术、植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艺术,因此,圆明园不仅是一座极具艺术氛围和历史文化气息的园林,还是清代皇家文化与封建文明的象征。由何重义和曾昭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圆明园园林艺术》一书,从文化和艺术的视角出发,以圆明园为中心介绍了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详细分析了清代皇家园林造园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孝飞 邓绍坡 龙涛 黄耀
[目的]研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施工过程中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揭示其主要影响因子和变化规律,为农药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大气二次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农药化工类退役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依托,基于对场地土壤污染和修复施工工程的综合分析,在整个施工期间,对场地大气进行采样检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场地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场地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包括苯乙烯、甲苯、乙苯、二氟二氯甲烷、氯仿、1,4-二氯苯、1,3-二氯苯、氯代甲苯、环己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蒋晓菲
为揭示小麦籽粒蛋白质在制麦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探讨籽粒蛋白质对麦芽品质影响的机理,以皖麦38、扬麦13和小偃6号3个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澳大利亚啤酒大麦品种Stilling为对照,系统分析了参试材料在降温发芽过程中的蛋白质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总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小,仅变化了2.09%;可溶性氮在制麦过程中变化较大,制麦前后相比可溶性氮增加了约4.8倍;隆丁区分的高分子氮变化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约为48%),中分子氮变化不大(约为7%),而低分子氮在40%~48%变化。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制麦地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差异较大,揭示其制麦工艺应与啤酒大麦有所不同。
关键词:
小麦 小麦啤酒 小麦制麦 蛋白质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