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2)
- 2023(3420)
- 2022(2781)
- 2021(2722)
- 2020(2274)
- 2019(5067)
- 2018(4811)
- 2017(8956)
- 2016(5197)
- 2015(6034)
- 2014(5973)
- 2013(6180)
- 2012(5930)
- 2011(5056)
- 2010(5150)
- 2009(4795)
- 2008(4987)
- 2007(4511)
- 2006(3989)
- 2005(3612)
- 学科
- 财(20937)
- 管理(19217)
- 济(16910)
- 经济(16798)
- 业(15620)
- 企(13474)
- 企业(13474)
- 财政(12025)
- 政(9675)
- 务(8389)
- 财务(8351)
- 财务管理(8308)
- 企业财务(7954)
- 方法(7050)
- 中国(7022)
- 制(6865)
- 数学(6056)
- 数学方法(5975)
- 农(5947)
- 学(5368)
- 度(4967)
- 制度(4963)
- 体(4658)
- 地方(4454)
- 策(4267)
- 体制(4124)
- 及其(4072)
- 出(3591)
- 银(3571)
- 银行(3549)
- 机构
- 大学(71325)
- 学院(69812)
- 研究(28201)
- 济(26519)
- 经济(25855)
- 财(23087)
- 管理(22480)
- 中国(21953)
- 科学(18829)
- 理学(18727)
- 理学院(18479)
- 管理学(18037)
- 管理学院(17945)
- 农(16215)
- 所(16088)
- 京(16043)
- 研究所(14129)
- 财经(13458)
- 农业(12998)
- 江(12338)
- 中心(12336)
- 省(12172)
- 经(12123)
- 业大(11943)
- 北京(10352)
- 院(10247)
- 财经大学(9711)
- 部(9363)
- 州(8929)
- 财政(8824)
- 基金
- 项目(44109)
- 科学(32980)
- 基金(31288)
- 研究(29612)
- 家(28901)
- 国家(28640)
- 科学基金(23041)
- 社会(17752)
- 省(17224)
- 社会科(16592)
- 社会科学(16584)
- 基金项目(15897)
- 自然(15829)
- 自然科(15423)
- 自然科学(15411)
- 自然科学基金(15133)
- 划(14925)
- 资助(13800)
- 教育(13601)
- 编号(11148)
- 重点(10542)
- 成果(10451)
- 部(9698)
- 计划(9287)
- 科研(9122)
- 发(8976)
- 课题(8790)
- 创(8678)
- 性(8435)
- 创新(8207)
共检索到122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军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做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要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都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宝顺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南宁市财政保障民生持续改善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南宁市财政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的对策建议:一是多措并举做大财力"蛋糕",提高民生支出保障能力;二是精准优化民生支出结构,确保基本民生持续改善;三是突出抓好民生支出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快民生财政领域改革,强化各级事权和支出责任;五是加大民生资金监管力度,严防违法和违规行为发生。
关键词:
新时代 财政保障 民生改善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加快推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大力支持保障改善民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财政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阳
民生是为政之要,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思路,不断努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水平。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总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补短板、强弱项难免存在困难挑战。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才能在爬坡过坎中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持续不断改善民生,就是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也是推进国家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志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喆#副教授
财政支出结构的转型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首先,要明确民生型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首要地位,并明确各级政府的民生型财政支出责任;其次,要确保各级地方政府有履行民生型财政支出责任的财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财政制度的改革督促政府官员树立公共财政理念。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民生 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柳青 杨晓程
2011年是新疆的"民生建设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实施涉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保障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等22项重点民生工程80件实事。为了给"民生建设年"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青海省财政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十件实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省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占每年支出75%左右,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日益凸显,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一、坚持财力下移方针,不断提升基层保障能力为了提升基层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能力,多年来,青海省财政坚定不移地贯彻省委、省政府坚持财力下移方针,持续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始终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一、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表明,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日益加强,宏观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何至于此,可以说这既是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2017年3月8日—10日,2016年度全国财政系统人事教育统计报表培训班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人事教育部门从事统计报表工作的同志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财政部对2016年度全国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进一步充实了财政系统干部人事信息,客观反映了我国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统计数
关键词:
财政 财政金融 人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2017年3月8日—10日,2016年度全国财政系统人事教育统计报表培训班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人事教育部门从事统计报表工作的同志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财政部对2016年度全国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进一步充实了财政系统干部人事信息,客观反映了我国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统计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良初
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杨良初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社会统筹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两个阶段,各级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的参与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还刚刚起步,尽管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仍不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照英
一、广西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基本情况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社保专户"),是指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存储和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的专用计息账户。不同于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在国库开设的用于单独核算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的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专户(以下简称"补助专户")。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包括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