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1)
- 2023(349)
- 2022(267)
- 2021(293)
- 2020(285)
- 2019(632)
- 2018(595)
- 2017(815)
- 2016(474)
- 2015(522)
- 2014(487)
- 2013(529)
- 2012(504)
- 2011(486)
- 2010(517)
- 2009(418)
- 2008(455)
- 2007(272)
- 2006(248)
- 2005(185)
- 学科
- 济(1088)
- 经济(1087)
- 管理(920)
- 审计(857)
- 业(832)
- 企(791)
- 企业(791)
- 各类(663)
- 财(616)
- 中国(536)
- 务(529)
- 财务(529)
- 财务管理(528)
- 企业财务(496)
- 学(417)
- 方法(400)
- 数学(363)
- 数学方法(335)
- 制(334)
- 理论(293)
- 教育(250)
- 地方(208)
- 教学(208)
- 工作(205)
- 世界(180)
- 和(170)
- 图书(151)
- 研究(151)
- 融(150)
- 金融(150)
- 机构
- 大学(5237)
- 学院(5007)
- 济(1867)
- 经济(1832)
- 研究(1728)
- 管理(1720)
- 中国(1633)
- 会计(1597)
- 理学(1504)
- 财(1504)
- 理学院(1491)
- 管理学(1447)
- 管理学院(1436)
- 京(1168)
- 财经(1104)
- 经(1035)
- 财经大学(843)
- 所(812)
- 江(805)
- 北京(789)
- 科学(787)
- 中心(753)
- 范(744)
- 师范(738)
- 学会(705)
- 院(684)
- 教育(677)
- 会计学(664)
- 会计学院(641)
- 技术(635)
共检索到10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师丽梅
人生不过是百年旅途,而百年的人生却是各不相同。辉煌的、平凡的,雍容的、恬淡的。而平凡中的伟大是胜过辉煌的,恬淡中的雍容是最华贵的。我的恩师李修宇先生,就是这样一个集恬淡、雍容、华贵于一身的至尊学者。在我们华夏这片天地之间,在我们这百年之间,李修宇先生在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图书馆学研究、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玉茹
恩师吴承明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先生走后的日子,每每念及先生,都会翻开先生为我书写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语、我赴东瀛访学先生写给我的信与贺年卡、博士研究生阶段先生指导我读书学习的信件、先生为我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手稿、为我的博士论文和个人文集撰写的序言,看着先生娟秀的笔迹,在先生指导下学习的过往历历在目,仿佛昨日;翻开相册看到昔日的照片,和先生一起品美食、小酌聊天,听先生讲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镇上牙科诊所的镶牙的人如何从一脸盆的假牙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倪晓建
今年7月29日下午,在我去北医三院的路上,接到朱先生女婿石顺科的电话,说先生已驾鹤而去。当我赶到时,整容师正在为先生整理面部,我手扶先生的颈部,抬高枕头,并与小石一起将先生放入冷冻箱。此时,除了悲痛,先生的许多教诲与往事不时在脑海中闪现。从1975年到今年的端午节,在近40年的从业生涯中,先生一路指点迷津,教我如何学习,怎样教学,教我做人做事,教我敬业求新,先生的离去再有疑难可问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国新
人的一生有许多遗憾。对我而言,恐怕要成为终生遗憾之一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7月29日。当日上午,我收到倪晓建师兄的短信,告朱天俊先生因病入住北医三院治疗。下午,我和爱人匆匆赶往北医三院探望。在北医三院急诊重症病房区,见到了在这里值守的先生女婿(我们习惯上称为"小石")。重症病房区门卫管理非常严格,我们和小石一起和门卫好说歹说,最终还是没被允许进入病房。不过当时据小石介绍,先生入住三院后,经过两天的紧急治疗,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病情已有好转,正在联系转入普通病房。由于当天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明哲
前言从就读博士班时期的马里兰大学,到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再到现在的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离乡赴美转眼已三十余年,教学与教育始终是我的核心工作,教过的学生超过万人且遍及世界各地与各行各业。每一年,学校都例行性地迎新送旧,我也经常收到毕业学生的回馈,但是,每当有学生告诉我,当年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念或某一段
关键词:
企业家 教育家 教育理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良伟
余绪缨教授离世已十年有余,但作为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外会计交流的使者以及注重立身与为学之道的学界典范,他始终常驻人心,不曾被人遗忘。余教授一生学贯中西、卓然有成,在30多部专著、教材和译著及150多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汇聚了许多对我国会计学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是他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突破创新,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成果为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了他作为我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重要地位。他历经10年艰辛,建立起适合我国不同层次需要的管理会计教材体系,培养博士、博士后近50名,其中包括我国第一名外籍博士研究生。他的"文章千古事""甘坐冷板凳""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是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缅怀和纪念这位会计大师,我们邀请了数位余教授的学生或追忆往昔或品评余教授的文章,共同感受他"发白未懈青云志""无求无愧在杏坛"的大师风范。
关键词:
经济效益 余绪缨 会计思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太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在我的学业与学术生涯中,有几位学界老前辈曾给予我深刻的影响,汪敬虞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我虽然不是汪老的授业弟子,而且在与汪老交往的近三十年间也仅有一次机会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但在我心灵深处,我一直将汪老视为恩师。如今,当记忆的阀门再次徐徐开启,往事历历在目,令我心动。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届进入厦门大学历史系求学的。1981年底完成本科学业后,随恩师陈诗启先生攻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983年夏,我和同学曾山一道,经上海赴京查阅资料,并遵照行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科
2014年3月14日您今晨六时走了,我原本是没想过流泪的,但还是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因为您真的走了,没有什么人、什么高科技可以留住您!您走了,我怎能不流泪——在您辞世时,还托梦和我说:"汪科,再见……"——虽然您还是这么不愿我离开您。其实,我有很多话没有和您说、无法和您说、来不及和您说,您让我怎能舍得您?我敬您、爱您、怨您,怨您、爱您、敬您。对您,我有缕不断的心情和思绪,因为您是我这秘书十四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1985年夏,我博士研究生毕业,离开了求学七年的厦门大学,离开了韩国磐、傅衣凌两位恩师。自此之后,每每打算写回忆恩师的文字,但动笔之时,恩师的音容笑貌就出现在眼前,不禁心潮澎湃,难以自已,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总想把恩师当年对我的谆谆教诲和倾心栽培,完好地呈现给世人,但是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手中的笔似有千钧之重。因此之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未能写完回忆文字。到了今天,两位恩师已离开我们多年了,我也年过古稀,往事往往记一漏万。
关键词:
经济史研究 社会经济史 明清社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