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3)
- 2023(8346)
- 2022(6567)
- 2021(5967)
- 2020(4912)
- 2019(11207)
- 2018(10908)
- 2017(20218)
- 2016(10817)
- 2015(11823)
- 2014(11527)
- 2013(11245)
- 2012(10260)
- 2011(9336)
- 2010(9713)
- 2009(9451)
- 2008(8555)
- 2007(7590)
- 2006(7259)
- 2005(6814)
- 学科
- 济(39214)
- 经济(39161)
- 管理(27694)
- 业(27002)
- 融(26013)
- 金融(26013)
- 企(23655)
- 企业(23655)
- 银(23638)
- 银行(23608)
- 行(22967)
- 中国(20482)
- 制(15875)
- 财(13992)
- 方法(12974)
- 业经(11758)
- 数学(11266)
- 中国金融(11084)
- 数学方法(11046)
- 地方(10937)
- 农(10925)
- 体(10077)
- 体制(8730)
- 务(8524)
- 财务(8507)
- 财务管理(8488)
- 学(8366)
- 企业财务(8176)
- 理论(8149)
- 度(7585)
- 机构
- 大学(143453)
- 学院(142888)
- 济(59349)
- 经济(57896)
- 研究(56990)
- 中国(50491)
- 管理(47806)
- 理学(39301)
- 理学院(38835)
- 管理学(38001)
- 管理学院(37743)
- 科学(34159)
- 财(31840)
- 京(31697)
- 所(30047)
- 农(29385)
- 中心(27444)
- 研究所(27026)
- 江(23566)
- 财经(23297)
- 农业(23048)
- 业大(21704)
- 经(21131)
- 院(20799)
- 北京(20780)
- 银(20122)
- 银行(19344)
- 经济学(19336)
- 州(19263)
- 省(19041)
- 基金
- 项目(91559)
- 科学(70441)
- 研究(66234)
- 基金(64565)
- 家(58392)
- 国家(57868)
- 科学基金(47732)
- 社会(40875)
- 社会科(38771)
- 社会科学(38754)
- 省(36375)
- 基金项目(32750)
- 划(31308)
- 自然(30397)
- 教育(30371)
- 自然科(29672)
- 自然科学(29654)
- 自然科学基金(29133)
- 资助(27008)
- 编号(25941)
- 成果(22574)
- 重点(21953)
- 发(21258)
- 课题(19903)
- 部(19792)
- 创(19771)
- 创新(18614)
- 科研(17686)
- 性(17637)
- 计划(17481)
共检索到244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柯永曶 丁家友 周涵潇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各领域期待以图博档为代表的传统社会数据资源保障机构提供更细粒度化的知识服务。文章从数据基础设施视角切入,利用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的方式梳理各类“基础设施”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解构融合基础设施的概念意涵与发展特征;结合现实条件,图博档三馆的发展理念与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不谋而合,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正在趋向成熟,数据基础设施逐渐嵌入图博档机构为其成为完整的融合基础设施奠定基础。为此,文章试图提出图博档机构在成为融合基础设施过程中的变革导向,以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数据基础设施 融合基础设施 图博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峰 耿欣
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的特征,使其在重塑信用形成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弥补金融功能不足方面具有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金融基础设施。同时,区块链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其体系完善程度不足,技术要求高等难点仍需解决与克服。
关键词:
区块链 金融基础设施 信用 交易成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雅茹 龙理敏
基于中国2008—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在测度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度及双循环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内循环发展水平以良好态势提升,而外循环发展水平较低且增速缓慢,抑制了双循环协调发展水平提升。实证结果表明,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能够显著促进双循环协调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升级是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赋能双循环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双循环协调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效应值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特征,但在东北地区不显著。
关键词:
传统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 双循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焦勇 王韧 李成友
本文通过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和融合绩效二维测度框架,具体考察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基础设施,并利用中国2003—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基础设施对两化融合的影响,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阻碍了融合程度的提升,对融合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ICT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融合程度和融合绩效的提升。结果背后折射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快于信息化的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工业化的弹性值大于对信息化的弹性值,而ICT基础设施对工业化的弹性值小于对信息化的弹性值,所以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让原本就处于较高水平的工业化得以更快发展,导致信息化与工业化偏离均衡、和谐的耦合状态,ICT基础设施促进信息化更快发展,有利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解佳
<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普及率不断上升的背后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作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系统运行的基础技术架构,其范围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更新。2020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新型基础设施”以信息网络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董凌轩 刘友华 朱庆华 朱学芳
在分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各自信息化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技术、管理、人员和法律四个方面分析图博档数字化融合服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图博档数字化融合服务的流程构建信息安全管理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红力
两岸银行业合作发展正进入历史机遇期《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金融MOU)的签订与实施,为拓展两岸贸易投资往来和强化经济金融合作开辟了巨大空间,对于蓄势待发的两岸银行业而言,更是提供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为两岸业务合作交流的大发展注入了强劲助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晓芬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作为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困境。结合基层实践,从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及应用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提出现行制度条件下推进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路径:以"四个一核心"为建设主线和行进路线,通过"一套编码体系、两级数据库建设、三大推进步骤"的制度设计,围绕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最终建成包括统一的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平台且高效对接社会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凯明 王藤桥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它不仅拉动了总需求,而且在供给侧影响了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基础设施投资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展示了基础设施投资从价格效应、投资效应和收入效应渠道影响产业结构转型,从集约边际效应和广延边际效应渠道影响生产率提高的经济机制。本文使用上述理论模型量化分析1981-2017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服务业比重上升,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速。本文建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提高生产率,但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应当做出调整,向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基础设施投资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思宇 李杨 杨莉
2012年4月,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正式发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更加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监管和运营标准。2015年以来,区块链(Blockchain)迅速受到全球科技界的高度关注,以"去信任"、"去中心化"的革新理念正在为全球金融业带来新变化,其中,金融基础设施司职的交易后处理被视为区块链技术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一时间,境内外众多金融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区块链在金融资产登记存管、清算交收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有关金融监管机构也积极研究将区块链纳入监管范围。但受到各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剑锋
现有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严重依赖于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尚未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对地方政府依赖性强,金融风险凸显。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应转变原来的投资拉动型,更加强调融资对投资的约束效应,突出融资的持续化、市场化、公开化。为此,本文提出了"三个创新改革、两个深化合作、一个大胆设想"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融资变革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础设施融资 融资模式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剑锋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对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但现有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严重依赖于土地红利、人口红利,尚未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对地方政府依赖性强、金融风险凸显。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融资模式要转变原来的投资拉动型,更强调融资对投资的约束效应,突出融资的持续化、市场化、公开化,提出了"三个创新改革、两个深化合作、一个大胆设想"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融资变革思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基础设施融资 融资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矢野裕儿 郑可人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有关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相互融合问题的研究日益提上日程。之前,人们大多将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对立起来,担心网络销售会削弱店铺销售的销量,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融合。但现实中存在的很多实例表明,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相互促进。有研究发现,进行网络购物的顾客多数也会在实体店铺购物,且顾客在进行网络购物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在实体店铺购物的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网络销售与店铺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将多种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店铺销售中发挥网络的优势,如何为顾客提供综合服务。为更好地推动网络店铺与实体店铺共享各种信息,实现网络店铺与实体店铺的有机融合,其首要条件就是建...
关键词:
物流基础设施 网络销售 店铺销售 融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小君 林晓言
为寻求最佳的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疏散管理机制,本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对应急疏散交通流的特性进行总结,并从分析被疏散个体的行为特征入手,在前景理论和时空经济分析框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描述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疏散管理过程中群体决策行为(GDB)的概念模型。同时,结合群体在疏散过程中的理性程度与实时信息供给(TIS)的技术手段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应急疏散管理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管理部门或运输服务供给企业应引导被疏散个体正确认知时间及空间价值分布特征,通过实时信息供给手段来降低群体非理性行为发生概率,以期实现理性的疏散路径选择。以2008年初"南方雪灾"中的京珠高速湖南段交通疏散过程为例,验证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静 付金存
如何定位和协调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分工,是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自然垄断理论的研究进展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松规制提供了有效支撑。规制理论经历了"强化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的发展阶段,研究主题也由"市场失灵与政府矫正措施"过渡至"政府规制效果检验",并进一步向"规制框架下竞争机制引入"的方向演进。受这一理论演进的影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管理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向政府与市场并存的模式转变。相应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由二元对立走向互补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应在保障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塑造规制与竞争互补融合的格局,进而实现规制最小化与竞争最...
关键词:
政府规制 市场竞争 二元对立 互补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