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0)
- 2023(9625)
- 2022(8647)
- 2021(8223)
- 2020(6910)
- 2019(16256)
- 2018(16353)
- 2017(31652)
- 2016(17406)
- 2015(19806)
- 2014(19798)
- 2013(19488)
- 2012(17925)
- 2011(16124)
- 2010(16045)
- 2009(14500)
- 2008(14145)
- 2007(12105)
- 2006(10601)
- 2005(9025)
- 学科
- 济(67413)
- 经济(67330)
- 管理(48981)
- 业(46034)
- 企(38960)
- 企业(38960)
- 方法(34278)
- 数学(29443)
- 数学方法(28957)
- 学(17545)
- 农(17100)
- 中国(15858)
- 财(15835)
- 业经(14608)
- 地方(13344)
- 理论(12531)
- 和(11806)
- 农业(11530)
- 贸(11329)
- 贸易(11324)
- 易(10950)
- 环境(10800)
- 技术(10736)
- 制(10520)
- 务(10482)
- 财务(10419)
- 财务管理(10398)
- 企业财务(9846)
- 教育(9738)
- 划(9589)
- 机构
- 大学(251329)
- 学院(247565)
- 管理(101085)
- 济(91265)
- 经济(89112)
- 理学(88591)
- 理学院(87573)
- 管理学(85779)
- 管理学院(85358)
- 研究(81695)
- 中国(58226)
- 科学(54499)
- 京(54199)
- 所(41614)
- 农(40644)
- 财(40483)
- 业大(39725)
- 研究所(38554)
- 中心(36140)
- 江(34630)
- 北京(34153)
- 范(34058)
- 师范(33750)
- 财经(33493)
- 农业(32135)
- 经(30415)
- 院(29778)
- 州(28571)
- 师范大学(27554)
- 技术(26295)
- 基金
- 项目(176805)
- 科学(138412)
- 基金(128149)
- 研究(127015)
- 家(112394)
- 国家(111493)
- 科学基金(95383)
- 社会(77283)
- 社会科(73106)
- 社会科学(73083)
- 基金项目(68782)
- 省(68751)
- 自然(64597)
- 自然科(63089)
- 自然科学(63073)
- 自然科学基金(61908)
- 划(58811)
- 教育(58257)
- 资助(53502)
- 编号(51949)
- 成果(42241)
- 重点(39309)
- 部(38584)
- 发(36670)
- 创(36321)
- 课题(35576)
- 科研(34228)
- 创新(33834)
- 计划(32739)
- 大学(32630)
共检索到344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波 赵钢 周启龙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电力工程图纸进行细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通过实验获得了符合要求的细化图像。对于某些细化后会产生空洞、断点的原始图像,需要对细化后的图像运用闭运算进行填充以保持细化后图像的连通性。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结构元素 细化 闭运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慧芳 许有鹏 徐光来 张兴奇
河流连通性对流域水文过程特征、水环境条件以及河湖蓄泄能力等有较大影响。平原河网地区是河流高度发育并受到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的区域,并且区域内水系结构破坏、河流连通受阻已成为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通过对现有的河流连通评价方法的分析,尝试建立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的平原河网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并以鄞东南平原河网为例开展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的河流连通性比1990年的明显减小。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几种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基于水流阻力与水文过程的河流连通性评价方法能较好的评价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评价结果优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平原河网区河流连通性定量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丹 王烜 李春晖 蔡宴朋 刘强
水文连通性对湖泊水资源调节、水质净化和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因而厘清水文连通性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对于开展水文连通性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广泛的文献调研,介绍了水文连通性的定义与内涵,分别综述了水文连通性对湖泊水文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水文连通性通过改变水文水动力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路径:一是直接改变生境面积、植被格局和生物迁移繁殖特征,二是通过改变水质和沉积物特征而作用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体内污染物累积转化过程。最后,对水文连通性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1)加强对垂向连通性的研究以及拓展不同维度连通性耦合转化研究;(2)借助水动力-水质-水生态耦合模型研究水文连通性变化下的生态环境效应;(3)开展水文连通性的生态环境风险研究,并基于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权衡确定适宜的水文连通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阳阳 张杰铭 余新晓 贾国栋 丁兵兵 李泽东
【目的】量化我国海河山区水沙连通的可能性大小,从景观格局角度反映海河主要产水区径流和泥沙输移的状态和空间分布,为海河流域水沙再分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植被因子、归一化植被指数两种方式得到权重因子计算连通性指数(分别记为IC_1、IC_2),进一步得到海河山区滦河流域的水文连通性,探讨流域土地利用等因子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及其空间尺度效应。【结果】(1)2019年滦县水文站控制流域IC_1和IC_2的平均值分别为-1.38和-2.28,水文连通性指数都与流域的年输沙模数和径流深度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水文连通性具有差异,各土地利用类型水文连通性大小顺序依次为水体<湿地<灌木林地<草地<乔木林地<农田<建筑用地<裸地;(3)水文连通性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流域IC_1平均值及其中位数、IC_2平均值及其中位数均与流域面积呈对数函数关系。【结论】连通性指数对滦河流域内输沙产流能力表征良好。流域上游整体水文连通性最低,中部连通性高于上游,下游连通性最高。流域内部连通性表现出沟谷大,坡面小,靠近河道大,远离河道小的情况。湿地、灌木林地、草地这3种植被覆盖下的区域超过80%的水文连通性值小于0,具有良好的拦截水沙、保持水土的能力。随着流域面积的增加,流域水文连通性先快速降低,后逐渐趋于平缓,在流域面积超过10 000 km_2后,连通性趋于一定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霞 何健文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峰 吕慧华 许有鹏
针对平原区城镇化背景下水系减少及连通受阻等下垫面变化引起的洪涝加剧问题,综合考虑水系结构和水力特性等因素,建立满足行洪排涝需求的平原水系连通度量方法,并以浙东沿海平原河网区为例,分析了城镇化下平原水系特征变化及其对河网连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20a来研究区水系数量和结构复杂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减少20%和30%左右,水系尤其是低等级河道的减少导致河网结构趋于骨干化;2河网连通度受水面率等数量特征和水系空间连接结构的共同影响,在水系数量持续减少情况下,整个河网连通度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了骨干河道工程对水系空间结构特征的优化,可缓解水系减弱对河网连通的负面效应;3建立的河网连通度方法合理反映了水系数量和结构变化下的河网连通度演变规律,以及水系变化下区域排涝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具有操作性强特点。
关键词:
水系变化 水系连通 平原河网 城镇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南南 陆珉 宗康
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从局部和全局两个角度对不同攻击模式和应对策略下网络的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网络在节点随机攻击下的抗毁性较强,而在选择攻击下,网络的连通性较差;对于提高航线网络连通性,甩港策略的效果要更优于重要港口保护策略.同时,不同测度下,对网络连通性影响较大的港口多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介数较高的港口,在对网络进行连通性优化时,可根据介数确定各个港口在网络中的重要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星根 李云良 张奇
三角洲通常位于河流与湖泊、海洋等大型地表水体的过渡带,分布全球约8%人口。受地势低缓、流域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等多因素作用,三角洲系统被认为是诸多地表类型中高度敏感和脆弱的地带。近年来,地表水文连通性成为三角洲水文水动力领域新的热点问题。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系统阐述了水文连通性概念、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性组成以及三角洲形态和水文连通性的联系。研究表明: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性可分为结构连通性、功能连通性和过程连通性;基于图论方法的结构连通性仅表征河网在三角洲水文连通性的作用,而功能连通性和过程连通性反映水文水动力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气象等环境要素的耦合关系,但亟需有效的野外观测和调查数据;三角洲形态与水文连通性存在一定联系,部分形态指标可用于刻画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程度。因三角洲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和复杂地形地貌等特点,从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未来应综合采用野外观测、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当前快速变化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叶华 李志威 沈小雄
江湖水系连通是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和提高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但有关城市内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动态连通性定量评价不够完善。基于岳阳城区芭蕉湖-南湖连通工程方案,从长江引水至芭蕉湖通过王家河流域新开挖河道自流至南湖,以改善王家河和南湖水质状况与修复水生态功能。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分别模拟汛期和非汛期时6、12和24 m~3/s的流量条件下,南湖出口最低控制水位为25.86 m和26.06 m的12种工况,分析不同引水条件下两湖的连通性,并提出一个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引水初期流量取24 m~3/s和控制南湖出口最低水位为25.86 m时,汛期和非汛期连通性均达最佳状态,此时换水周期分别缩短至5.59、5.17 d。从连通性指数的变化来看,"引江济湖"和"两湖连通"增强了水系连通性,可提高水体自循环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扬 陈雯 陈韵宇 任冬欢
基于我国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2013—2018年的GDP、人口、建成区面积、城市行政等级等数据,运用修正的四维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城市流强度等方法,对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三大城市群内部及之间的连通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2013—2018年三大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程度都呈上升趋势,城市群内部的连通性趋于均衡化与网络化。其中,上海、武汉、成都等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强经济联系城市。同时,由于区位优势等原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等指标数值比中西部城市群高,表明其综合对外服务能力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而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连通性较弱,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阻碍国内大循环的通畅运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晨光 赵继新
鉴于产学研创新主体自由合作的交互关联,从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构建了随机交互网络连通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分析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模型有效性,并结合仿真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机制与效果。研究表明: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地域子网连通阈值低于角色子网连通阈值;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角色特点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具有突出的支撑作用,远高于企业间合作对网络连通的贡献;"塔式"效应是支撑跨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性的重要因素;保护中等度数创新主体的策略能够有效抵御合作失灵风险,且连接概率大于65%时随机交互连通效果最佳。本文研究对于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连通状态下创新结构调整,以及动态监控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健壮性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鹏凯 李圣法 刘尊雷 金艳 姜亚洲 张辉 张翼
为了研究东海和黄海南部近海小黄鱼群体的空间连通性,于2019年5—6月在东海至黄海南部近海的4个区域采集了当年生的小黄鱼幼鱼,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定了耳石边缘和近核区的耳石元素与Ca的比值(Sr:Ca、Ba:Ca、Mn:Ca和Mg:Ca),应用非参数的单因素统计方法和非参数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随机森林分类和无监督的随机森林聚类方法,分析了采样点间小黄鱼幼鱼样本的空间连通性,并评估它们的出生地来源。采样点间小黄鱼幼鱼耳石边缘元素比值呈极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随机森林分类的总分类准确度为63%,各采样点的分类准确度在50%~75%之间,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差异主要由Mn、Ba等元素的差异引起的。基于耳石近核区元素比值的无监督随机森林聚类的结果显示小黄鱼幼鱼的出生源主要来自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近海的产卵场,主要由Ba驱动了小黄鱼幼鱼出生源的空间差异。不同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扩散范围是有限的,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小黄鱼种群连通性表现出种群隔离的趋势。
关键词:
小黄鱼 幼鱼 耳石微化学 空间连通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邱志萍 秦淑悦
关于国际贸易增长问题的探讨,现有研究大多忽视了国际海运的影响。鉴于此,基于2006~2020年联合国LSBCI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海运连通性的贸易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尽管全球海运连通性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海运连通性显著促进出口增长,在考虑贸易零值问题、动态面板分析和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海运连通性的出口促进效应随双边经济水平、贸易自由度和港口环境差距的缩小而扩大,海运连通性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海运连通性将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市场引力来实现出口额增长。文章有助于明悉全球海运连通性的特征事实,揭示海运连通性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机制,并为重新解释国际贸易增长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江会 陈雷 朱敏
本文将区位对公司IPO折价影响的研究从区位"属性"特征扩展到区位"外联"特征,进一步强调了区位对公司IPO行为的重要性。基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IPO数据,通过构建"复杂网络模型"计算网络连通性指标,衡量区位的对外联系特征,本文发现:(1)如果公司嵌入在有较高网络连通性的区位,会有助于降低公司IPO折价,这一结论无论对于公司驻地区位还是对于公司上市地区位都适用;(2)金融中心的网络连通性越高,越有利于发挥自身信息制造与金融辐射功能,从而更好地编译、传递公司信息,降低IPO成本;(3)区位连通性能够抑制地理距离对公司IPO折价的负面影响,但并不足以完全抵消地理距离对IPO折价的负面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亦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钮潇雨 陈伟 俞肇元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基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数据库,论文综合集成组团识别、核心—边缘轮廓、视差滤波等网络中尺度分析方法,构建探索贸易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和连边双维度揭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时空格局、拓扑关系以及连通性演化,以期能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增加、网络密度不断提升、贸易规模分布空间异质性突出,逐步形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层级结构明显、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贸易网络格局;(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5个贸易组团,组团结构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地理距离在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演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化,极化效应凸显;(4)“一带一路”贸易骨干结构不断拓展和丰富,呈现出向核心国家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国为绝对核心,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为次核心的骨干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格局以及提升贸易网络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