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9)
- 2023(12858)
- 2022(11314)
- 2021(11024)
- 2020(9013)
- 2019(20790)
- 2018(21123)
- 2017(39113)
- 2016(22117)
- 2015(24947)
- 2014(24797)
- 2013(23565)
- 2012(21466)
- 2011(19168)
- 2010(19115)
- 2009(17149)
- 2008(16003)
- 2007(13705)
- 2006(11864)
- 2005(10057)
- 学科
- 济(73522)
- 经济(73441)
- 管理(56170)
- 业(51187)
- 企(42508)
- 企业(42508)
- 方法(33903)
- 数学(29118)
- 数学方法(28722)
- 中国(24112)
- 教育(22898)
- 农(21338)
- 学(18793)
- 财(18108)
- 业经(17062)
- 理论(16936)
- 地方(16828)
- 农业(14212)
- 贸(13468)
- 贸易(13460)
- 技术(13033)
- 易(13004)
- 和(12698)
- 环境(12300)
- 制(12133)
- 务(11543)
- 财务(11477)
- 财务管理(11459)
- 教学(11270)
- 企业财务(10712)
- 机构
- 大学(290822)
- 学院(288063)
- 管理(111043)
- 济(100308)
- 经济(97663)
- 理学(96790)
- 理学院(95603)
- 研究(95433)
- 管理学(93753)
- 管理学院(93226)
- 中国(64743)
- 京(63509)
- 科学(61119)
- 范(48767)
- 师范(48450)
- 所(46946)
- 财(45004)
- 研究所(43141)
- 中心(42919)
- 业大(42616)
- 农(42438)
- 江(41973)
- 北京(40498)
- 师范大学(39537)
- 教育(38418)
- 财经(36644)
- 院(35240)
- 技术(34878)
- 州(34725)
- 经(33227)
- 基金
- 项目(201542)
- 科学(158753)
- 研究(154643)
- 基金(141523)
- 家(121756)
- 国家(120579)
- 科学基金(103462)
- 社会(92673)
- 社会科(87337)
- 社会科学(87314)
- 省(80849)
- 教育(77120)
- 基金项目(75975)
- 划(69400)
- 编号(67362)
- 自然(67082)
- 自然科(65448)
- 自然科学(65434)
- 自然科学基金(64194)
- 资助(57201)
- 成果(55922)
- 课题(47883)
- 重点(45746)
- 部(44709)
- 发(43652)
- 创(42142)
- 项目编号(41234)
- 年(39935)
- 创新(38921)
- 教育部(38897)
共检索到415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先军
在新文化史学影响下,西方图像史学兴起。图像史学为解读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它运用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体现了一种整体史观。图像所包含的意蕴是复杂的。解读图像需要回到图像产生的历史场景,并了解图像的制作者;给予图像与文本同等地位;关注图像所表达的内在意蕴。通过对图像的解读,进而获得对历史的理解。荷兰研究者利用历史图像,开展了教育史研究。研究者结合当时荷兰的社会背景,及其时代的教育理念,详细解读图像中所包含的教育意蕴。借鉴荷兰图像教育史学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图像教育史学研究,增加对教育历史的解读力度。
关键词:
图像史学 教育史学 新文化史学 历史解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先军
受微观史学、心态史学、人类学等影响,20世纪70、80年代新叙事史学产生。新叙事史学有着与传统叙事史学、科学化史学以及新史学不同的特点。它更关注具体个人的生存意义,注重微观的历史叙事,重视研究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历史研究中,叙事有着独特的价值。叙事有利于人的身份建构,知识的合法性来自叙事,历史需要通过叙事来表现。新叙事史学对教育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在于,加深对人受教育过程的理解,促进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升研究者的反省意识。教育史研究者运用历史叙事时,应关注历史中"人"的生存境遇,进行差异叙事与批判性的反思。
关键词:
后现代叙事 叙事史学 教育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申国昌 周洪宇
作为历史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史学应拓宽视野、放眼世界。参照当代世界史学发展趋势,结合教育史学的自身特点,可以看到,教育史学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将呈现出文化形态史观导引下的多元化,年鉴学派与新史学影响下的整体化,研究主客体及学科发展的群体化以及教育本性呼唤下的民间化的新走向,这些新的走向为教育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界。
关键词:
史学 教育史学 新史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英美两国教育史学同属一个学术传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修正派教育史学的兴起,两国的教育史研究趋于成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美国教育史学界热衷于争论教育史研究的范围,批评、颠覆之风十分盛行;英国教育史学家则侧重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英国教育史学的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式的;另外,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都强调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但在具体研究中,英国教育史学比美国的更富有洞见。
关键词:
修正派 阶级分析 方法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教育生活史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的情境下,以教育参与者自身所经历的事件,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以"跨界视角"体现个体的价值生命,呈现教育生活的鲜活内容,它是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拓展和升华。教育生活史是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教育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史料、研究方法还是学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教育生活史研究所必须重视的因素。教育生活中所流淌的人生感悟,历来受到教育亲历者的重视。教育生活史研究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够融合众多学科的学术研究特点,突出表现在它的"鲜活的微观世界",在一个"跨界"的视野上,去窥视教育生活中个体生命的"浪花...
关键词:
教育生活史 普通人 教育活动史 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正伟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关键词:
教育近代化 留学生 教育交流 心态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晨曦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党史学习教育已成为高校财务部门党建工作的特色与亮点,并与财会业务形成深入融合,对高校财会业务的开展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对此,高校财务部门应积极创新“党建+业务”工作模式,推进高质量财会队伍建设,提升财会服务质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采
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传统史学转向新史学,另一次是叙述史学的复兴,形成今天传统史学、新史学和新新史学"三足鼎立"的格局,这种状况对战后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自下而上的"西方教育史学发展的国际史学背景,并从比较教育史视角述评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自下而上的教育史学。
关键词:
视角转移 自下而上 战后西方教育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益 林伟 罗小连 孙碧
本研究旨在探讨2000年以来的英国教育史学科进展情况。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英国教育史学会通过年会、出版物、资料库和学术奖项等一系列活动推进了学科发展。基于对《教育史》杂志刊登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归纳出英国教育史研究在关注时间段、地域和主题等方面的特点。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是英国教育史研究的重镇,近年来在团队建设、课程和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稳固进展。总的来说,近年来英国教育史学科体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研究范围和主题不断扩大;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创新理论和方法;注重学科反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采
研究当代史学趋势时首先应了解与其相关联的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念。西方史学的发展经历了数次重大转折。在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上,史家们力图弥合现代与后现代史学理论,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科学性与哲学性相结合,认为史学的未来出路在于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与文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当代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教育史研究有诸多启发。教育史研究者应关注世界史学发展前沿,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诸如教育史学观念的更新、教育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教育史编纂方法的多元化等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
当代史学 趋势反思 教育史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雪翠
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一股新的史学潮流。微观史学的兴起源于对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的质疑,其学术思想与法国年鉴学派、文化人类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克思历史观具有深厚的渊源。微观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史扩大研究对象、转移研究重心、拓展史料运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史学科的性质、功能以及论与史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教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教史学科发展的重要出路在于联系高教改革的实际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构建高教史的学科体系提出了初步看法与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锋
中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尚未走出理论与现实的困境。我们需要克服学科本身范畴纠葛的因素,澄清国际上普遍的由这门学科的属性、功能、意义而导致的问题,以及教育学本身不成熟与不独立导致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则应在理论上针对中国现实形成他者视域,更好地定位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属性,并在对象、方法、主题、风格上有所突破;在实践上需要更有效地拓展和整合各种资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再探刘海峰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笔者曾于1992年12月撰写《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初探》一文,初步论述了高教史学科的性质、地位、作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前文的基础上,主要从中国高教史的角度,进一步论述研究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会平 周洪宇
教育史学的功能可分为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学术功能包括记载、寻真、传承历史文化和发展教育科学四个方面;社会功能涵盖借鉴、育人、指导、优化教育科研能力四个层次。学术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学术功能的有无、大小、性质制约甚至决定着社会功能的有无、大小、性质;社会功能是学术功能的自然归属与延伸,社会功能引导或规定着学术功能的作用方向和趋势;社会功能还是衡量和检验其学术功能的重要尺度。
关键词:
教育史学 学术功能 社会功能 相互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