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2)
- 2023(18129)
- 2022(15576)
- 2021(14482)
- 2020(11995)
- 2019(27706)
- 2018(27867)
- 2017(52363)
- 2016(28997)
- 2015(32540)
- 2014(32764)
- 2013(32007)
- 2012(29885)
- 2011(26996)
- 2010(27548)
- 2009(25519)
- 2008(25144)
- 2007(22185)
- 2006(20013)
- 2005(18387)
- 学科
- 济(113676)
- 经济(113513)
- 管理(81268)
- 业(76622)
- 企(63352)
- 企业(63352)
- 方法(42683)
- 数学(35548)
- 中国(35188)
- 数学方法(35120)
- 农(32408)
- 财(29670)
- 地方(28943)
- 制(27626)
- 业经(27610)
- 学(25565)
- 融(21910)
- 金融(21902)
- 银(21634)
- 银行(21583)
- 农业(21191)
- 贸(20927)
- 贸易(20911)
- 行(20777)
- 易(20228)
- 理论(20151)
- 体(19482)
- 和(18606)
- 环境(18439)
- 技术(17957)
- 机构
- 大学(405838)
- 学院(403610)
- 济(159149)
- 经济(155438)
- 管理(152951)
- 研究(145452)
- 理学(129635)
- 理学院(128059)
- 管理学(125931)
- 管理学院(125186)
- 中国(109993)
- 京(89822)
- 科学(88666)
- 财(78852)
- 所(74797)
- 农(67944)
- 研究所(67222)
- 江(66464)
- 中心(65083)
- 财经(60171)
- 业大(59032)
- 北京(57269)
- 范(56724)
- 师范(56129)
- 经(54432)
- 院(53069)
- 农业(52809)
- 州(50791)
- 经济学(46880)
- 师范大学(45413)
- 基金
- 项目(265770)
- 科学(207648)
- 研究(198288)
- 基金(189217)
- 家(165274)
- 国家(163591)
- 科学基金(138794)
- 社会(122562)
- 社会科(115871)
- 社会科学(115840)
- 省(105158)
- 基金项目(99756)
- 教育(91446)
- 自然(88586)
- 划(88211)
- 自然科(86410)
- 自然科学(86388)
- 自然科学基金(84808)
- 编号(82082)
- 资助(77492)
- 成果(69379)
- 重点(60073)
- 发(59650)
- 课题(58631)
- 部(58434)
- 创(54952)
- 创新(51285)
- 制(50337)
- 项目编号(50107)
- 科研(49908)
共检索到636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桂兰
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同俄专家研究所建立中俄体制改革课题基金1996年5月27日,应邀来华访问的俄罗斯工企协会专家研究所代表团同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的代表,经协商达成一致:两个科研单位共同筹集资金,建立中俄体制改革课题基金,以保证联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洁
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是吉林大学和珲春市联合开办的科研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址在珲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该所成立于1994年10月。研究所的办所宗旨是以中共"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吉林省建设发达边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国来
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对蒙古进行学术访问1995年12月中旬,应蒙古国家发展委员会(原国家计委)副主席、蒙古图们江开发国家工作组组长德姆贝瑞尔先生的邀请,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所长朱显平同志为首的代表团一行2人,对蒙古...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树福 徐连生 黄昌洙
中朝俄图们江地区开发形势及法律环境的比较研究任树福,徐连生,黄昌洙TumenRiverValley:DevelopmentandInvestmentEnvironment¥Abstract:ByRenShufuandOthersUnderthestr...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树福 徐连生 黄昌洙
正确地认识图们江下游地区多国开发的客观形势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是珲春提高开放层次,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多国竞争,争取主导权及主导地位的基础。 一、图们江地区多国开发的客观形势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动下,中、俄、朝三国多边合作,共同开发图们江下游地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中俄朝三国原则同意各自出租部分土地,作为联合开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成奎 ,孙玉麟 ,连燕华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改变科研经费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鼓励人员流动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方面取得一些成效,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移。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是在理论和实践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任树福 徐连生 黄昌洙
正确地认识图们江下游地区多国开发的客观形势和开放的法律环境,是珲春提高开放层次,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多国竞争,争取主导权的基础。本文拟从图们江地区多国开发的形势和开放的法律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正确认识珲春在多国开发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一、图们江地区多国开发的客观形势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动下,中、俄、朝三国多边合作,共同开发图们江下游地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中俄朝三国原则同意各自出租部分土地,作为联合开发用地;同意由中俄朝蒙韩五国组成一个图们江地区政府间的专门委员会和中俄朝三国组成一个图们江地区委员会;同意组建一个国际性公司,具体参与这一地区的开发与管理;同意组建一个...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瑞明
一谈到科技体制改革,往往一下子就联想到扩大研究所的自主权,这不是简单的联想而正是说明了它们的密切关系。历史的经验表明,各项改革都是围绕着促进权力合理分配而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给研究所扩大自主权。这主要是因为,过去长期以来,由于旧的科技体制的束缚,其综合部门及主管单位对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管得太多,统得过死,致使研究所没有自主科研和经营管理的权力,从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加之技术不值钱,知识型产品——科技成果得不到合理公正的价值,以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弊病等等,严重地影响了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兴海
图们江的国际合作开发,关键是解决好交通运输瓶颈问题。建立中俄朝图们江自由路港区是解决交通运输瓶颈的惟一正确选择。所谓图们江自由路港区,就是在图们江下游地区,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将海上航线、港口、陆路运输线、口岸设施及通关查验结成一体化,实行统一的自由口岸通关查验制度和交通运输制度,实现商品、运输工具、人员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从目前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分析看,已具备建立自由路港区的条件,因此,建立中俄朝自由路港区,将加快图们江区域的国际合作开发进程。
关键词:
建立 图们江 路港区 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式毅
1991年10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向世界宣布:用10~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在中、俄、朝三国毗连的10万平方公里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兴建一个特别的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使其成为世界第二个鹿特丹或第二个香港。该区将使东北亚地区的3亿人口从中受益。从此,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震动了全世界,成为当今联合国出面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国联合区域开发的范例。珲春处于该地区开发的极核位置,区位十分重要,本文试对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条件和模式的分析,探讨我国在未来时期里将如何参与对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蒙古参与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的新动向朱显平1995年12月,"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开发协商委员会协定"等文件由中、俄、蒙、朝、韩等5国代表签字。蒙古成为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的当事国。正值5国代表签字之际,吉林大学──珲春市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庆昌
经过吉林省专家学者的多年研究论证,两次出海考察和多次国际会议讨论,举世公认,位于东北亚地区中枢部位的图们江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开发价值,本文就今后如何实现图们江地区开发设想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隋清江,朱显平
图们江国际开发中的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隋清江,朱显平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称合作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特区办批准设立的,是珲春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它位于吉林省珲春平原南部,地处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带,濒临日本海,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计划开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丽筠 ,李觉晓
一、改革拨款制度以来,研究所的经济动态经费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是研究所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自1985年改革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研究所经费的分类管理以来,技术开发型研究所的经济状况如何?经济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机械工业52个直属所的调查,得到如下的基本情况。1、研究所的收入有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85~1987年52个所的年均收入为3.66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68%。人均毛收入由1984年的0.6万元,增加到1987年的1.07万元,其中,取消事业费的试点所由0.65万元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