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3)
2023(3519)
2022(2838)
2021(2967)
2020(2447)
2019(5691)
2018(5982)
2017(8906)
2016(6635)
2015(8020)
2014(8417)
2013(7205)
2012(6804)
2011(6729)
2010(7108)
2009(6104)
2008(5862)
2007(5651)
2006(5590)
2005(5483)
作者
(15258)
(12315)
(12271)
(12188)
(8096)
(6092)
(5989)
(5135)
(5097)
(4673)
(4522)
(4372)
(4068)
(4035)
(4023)
(3965)
(3906)
(3803)
(3734)
(3723)
(3628)
(3478)
(3203)
(2968)
(2931)
(2894)
(2836)
(2821)
(2664)
(2601)
学科
教育(21396)
中国(12363)
管理(11113)
图书(10261)
书馆(9734)
图书馆(9734)
(8075)
经济(8055)
教学(7872)
理论(7510)
(7074)
工作(6343)
(6214)
(5063)
企业(5063)
思想(4494)
政治(4401)
(4249)
思想政治(4186)
政治教育(4186)
治教(4186)
研究(4178)
学校(4176)
德育(4146)
学法(3914)
教学法(3914)
读者(3878)
(3756)
发展(3687)
改革(3633)
机构
大学(83481)
学院(73185)
教育(31215)
研究(27726)
(26385)
师范(26315)
师范大学(21493)
图书(20993)
书馆(20494)
图书馆(20493)
(20488)
管理(19675)
(16470)
科学(15885)
理学(15148)
职业(14945)
中国(14818)
(14798)
理学院(14720)
北京(14426)
管理学(14089)
技术(13920)
管理学院(13862)
经济(13805)
(13784)
(13406)
中心(12822)
教育学(12139)
研究所(11892)
职业技术(10284)
基金
研究(40913)
项目(39100)
科学(31236)
教育(29382)
成果(25175)
编号(23129)
基金(21848)
社会(20931)
社会科(19283)
社会科学(19281)
课题(18958)
(17486)
(17184)
(16897)
(16531)
国家(16131)
项目编号(14986)
研究成果(14784)
(13578)
规划(13384)
科学基金(12898)
(12305)
(11115)
年度(10977)
(10421)
(10358)
(10320)
阶段(10297)
基金项目(10203)
重点(10050)
期刊
教育(56835)
研究(35745)
中国(31375)
图书(28271)
书馆(23273)
图书馆(23273)
(20025)
经济(20025)
职业(14050)
技术(11113)
学报(11059)
(10188)
论坛(10188)
大学(9429)
技术教育(8834)
职业技术(8834)
职业技术教育(8834)
(7771)
高等(6735)
情报(6701)
成人(6409)
成人教育(6409)
(6369)
科学(6115)
管理(5960)
(5923)
金融(5923)
高等教育(5820)
(5698)
发展(4880)
共检索到149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文章对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浅显的论证,分析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与原因,提出诚信道德人格的培养及开展诚信道德教育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玉清  王琳  肖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延强  吴学仕  
作为未来实业界主力与引领者的中职学校学生,其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决定各个领域的道德水准。加强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应然之需,也是提升中职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更是中职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指出了中职学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文军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其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应准确把握正面引导、心理保护、可接受性、循序渐进和整体协调等教育原则并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法容  
事业单位法人管理,是我国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法人管理,诚信道德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可谓多项管理的基础、核心,是治本之策。事业单位法人在社会机构整体框架中,担负着特殊职责,要求事业单位法人正确处理“两种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方针;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强化为公共利益提供优质服务的诚信意识;正确处理一时的效应与夯实基础的关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玉琴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不仅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而且也是一种能够被投入经济运行过程并增进社会财富的道德资本。诚信道德资本的生成 ,一方面是市场法则作用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也在于完善的市场经济能够产生诚信道德资本的自动供给机制。诚信道德资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投入与运作能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巧莉  
概括了会计诚信的核心内容 ,对当前会计诚信失缺的现象和危害进行了阐述。根据现行刑法、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分析比较了不同法律对会计诚信失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 ,提出解决会计诚信失缺的方法应该是建立市场法则、法律法则和道德规范的三位一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真真  
中华民族素享“礼仪之邦”之美誉。孝敬父母是子女善事父母的美好德行。它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是保证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伦理基础,也是今天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汹涌而入的现代思潮的挑战与冲击,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在新旧价值观的转换过程中面临着艰难的考验。无论在城乡,都有虐待父母、侵害老人合法权益、不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或在精神上怠慢父母等不道德行为。父母在世不厚养,死后搞厚葬等陋俗死灰复燃,屡见不鲜。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在积极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养老等福利保障事业的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弘扬孝敬父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祁晓敏  
本文论述了图书馆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优势,应采取的对策、方式,以及齐市图书馆少儿部在这次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活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沈金  
本文提出要增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观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用文明的服务方式 ,完善服务内容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作用 ,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韶刚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价值澄清学派提倡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价值的道德教育,到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提倡建立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新认识。如何正确处理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人类或社会核心价值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反思西方道德教育的这种转向有助于改进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华启和  
本文试从伦理的视角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呼唤生态道德、呼唤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应从塑造理性生态公民等三个方面来展开,其根本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可持续发展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会娟  
当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重专业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体系,轻实际等问题。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彰显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提升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情感性。通过开展劳模访谈、劳模进校园、建立劳模育人基地和开通劳模育人微博等形式可以改善当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