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9)
- 2023(4440)
- 2022(3844)
- 2021(3688)
- 2020(3067)
- 2019(7137)
- 2018(7289)
- 2017(14372)
- 2016(7548)
- 2015(8596)
- 2014(8258)
- 2013(8388)
- 2012(7974)
- 2011(7298)
- 2010(7178)
- 2009(6243)
- 2008(6120)
- 2007(5408)
- 2006(5062)
- 2005(4446)
- 学科
- 济(25875)
- 经济(25727)
- 业(19956)
- 管理(19553)
- 企(14200)
- 企业(14200)
- 方法(12568)
- 中国(11117)
- 图书(10588)
- 书馆(10009)
- 图书馆(10009)
- 数学(9326)
- 数学方法(9272)
- 工作(8846)
- 财(7978)
- 和(7805)
- 制(7597)
- 农(7332)
- 业经(7250)
- 学(7101)
- 服务(6620)
- 银(5985)
- 银行(5981)
- 理论(5902)
- 行(5804)
- 地方(5269)
- 贸(5243)
- 贸易(5236)
- 易(5115)
- 融(4974)
- 机构
- 大学(102122)
- 学院(94379)
- 管理(39027)
- 济(38995)
- 经济(37940)
- 理学(32466)
- 理学院(32088)
- 管理学(31678)
- 管理学院(31426)
- 研究(31316)
- 中国(25568)
- 图书(22684)
- 书馆(22083)
- 图书馆(22082)
- 京(21610)
- 财(19993)
- 科学(17014)
- 江(15355)
- 财经(15346)
- 中心(15331)
- 范(14888)
- 师范(14816)
- 所(14638)
- 经(14074)
- 北京(13838)
- 州(12904)
- 研究所(12900)
- 经济学(12365)
- 师范大学(11933)
- 财经大学(11470)
- 基金
- 项目(63257)
- 研究(50942)
- 科学(50080)
- 基金(46677)
- 家(39173)
- 国家(38811)
- 社会(35434)
- 科学基金(33766)
- 社会科(32406)
- 社会科学(32393)
- 基金项目(24699)
- 编号(22798)
- 省(22380)
- 教育(22173)
- 成果(21184)
- 划(19007)
- 自然(18670)
- 自然科(18278)
- 自然科学(18274)
- 自然科学基金(18004)
- 资助(17867)
- 项目编号(15907)
- 部(14865)
- 国家社会(14780)
- 一(13968)
- 教育部(13491)
- 人文(13352)
- 重点(13341)
- 发(13330)
- 课题(12985)
共检索到163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传夫 秦顺 陈一
[目的/意义]中国图书馆行业全面参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可充分提升文化自信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实践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贡献与基本经验。[结论/发现]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普惠均衡的服务体系,加快布局数字化转型,勇担公共文化服务历史责任与使命,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主要贡献表现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图书馆发展需继续面向时代重大需要,注重民生需求,突出文化内涵,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价值]挖掘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充分增强图书馆发展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经验之源。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 全面小康社会 图书馆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要成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发展壮大。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条块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经验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央主导,自上而下协同推进;保障经费,中央小投入撬动地方和社会资本大投入;实施全国文化惠民工程,统一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项琳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是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创新了"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了实体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贡献表现为: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缩小了城乡和地区间的文化鸿沟,拓宽了文化惠民服务的广度;促进了文化和科技更好融合,带动了"互联网+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特殊时期公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需要加强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创新数字资源样态,深化智能化、一体化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推进"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文化实体体验空间建设,利用社会化平台打造线上服务品牌和"粉丝"文化社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具体体现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通过品质化、智慧化、体系化、社会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划时代提升;"你选书我买单"将传统上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转向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真正做到"我的阅读我做主",引发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的中国变革;图书馆跨界合作以"阅读服务+"引领全民阅读新生态,彰显以制度优势实现公共阅读空间快速布局、纳入总分馆体系统筹协调、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中国路径;扫码看书听书、网上预约社区投递、图书转借、"书来书往"社会大藏书流通体系、信用服务等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和物流技术,形成了互联网应用的中国引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快速推进中呈现出政府主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体系开放包容、向基层专业化拓展延伸的中国特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具体体现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通过品质化、智慧化、体系化、社会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划时代提升;"你选书我买单"将传统上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转向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真正做到"我的阅读我做主",引发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的中国变革;图书馆跨界合作以"阅读服务+"引领全民阅读新生态,彰显以制度优势实现公共阅读空间快速布局、纳入总分馆体系统筹协调、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中国路径;扫码看书听书、网上预约社区投递、图书转借、"书来书往"社会大藏书流通体系、信用服务等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和物流技术,形成了互联网应用的中国引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快速推进中呈现出政府主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体系开放包容、向基层专业化拓展延伸的中国特色。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党组中心组第四季度学习会于11月17日、18日在北京怀柔举行。会议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研究审计工作贯彻落实措施。18日,人民网对学习会进行了在线直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磊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九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期间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浙江会计工作也要提高标杆,务实担当,勇立潮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法治统领发展与"十二五"纲要相比,《纲要》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磊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九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期间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浙江会计工作也要提高标杆,务实担当,勇立潮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具体而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法治统领发展与"十二五"纲要相比,《纲要》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纲要》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将站到一个新的平台上,使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纲要》的目标年限是2020年,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年份。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我们进入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的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做强,改革做强,把改革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今后几年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基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命题,落实到教育上,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其当然的意涵。(一)现代化命题:从面向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需要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支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需要现代化国家为依托。十八大报告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教育规划纲要》的凝练、丰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壮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宏伟目标关键是"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水平,认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差距。其次,通过社会结构理论工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因此,亟需加强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结构来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社会结构 五位一体 社会建设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其仔
中国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对工业化也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广义的工业化,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狭义的工业化,而是一种新型工业化,是一种高质量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工业化,其特点是,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传统经济与新经济融合发展、资源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和创新贡献不断提高,是一种包容性的工业化。自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之所以能够成功成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建立了一种包容性学习与创新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祁祥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条就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在解决这些矛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想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PPP 社会主要矛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甲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高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革新,不断增强服务全面建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